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武术教学的创新改革研究

2021-06-10郭利利

决策探索 2021年8期
关键词:创新改革课程思政

郭利利

【摘要】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各学科也开始进行教学改革。武术作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体育项目,蕴含着丰富的傳统文化。充分挖掘武术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可以不断发扬中国武术精神,实现传统武术文化与当前核心思想政治理论的有机结合。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点,以及课程思政理念下武术教学创新改革的意义,从而探究课程思政理念下武术教学创新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武术课程;创新改革

开展课程思政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形势下的武术课程教学目标不仅是强健学生体魄,发扬武术文化,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因此课程思政理念下武术教学的创新改革势在必行。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特点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顾名思义是要将思想道德品质、价值观、精神追求、政治理论等融合、渗透进每一门科目中去,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各科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

(二)课程思政的特点

开展课程思政是要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传授给学生,其本质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成果不是一纸试卷或者短期的测验就可以检验出来的,而是要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慢慢培养、慢慢学习。在我国高校教育中,传道授业解惑和育人育才同等重要。课程思政理念下要求各科教学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以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其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课程思政的提出也是为了其他课程能够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同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武术教学创新改革的意义

武术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岁月长河中,武术汲取了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讲究内外兼修。除了有高超的武术技巧外,习武之人也注重内在品行的修炼。在新时代背景下,武术课程要紧跟时代潮流,在传承儒家思想精华的同时,与当前的课程思政融合起来。

(一)有利于贯彻课程思政的理念

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精华。武术中蕴藏着大量的思政元素。例如,习武之人要讲武德,学生在武术学习过程中,也会有礼教和武德的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开展武术教学,一方面可以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新时代的思想道德理论,为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能够为武术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让武术运动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武术文化。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武术是一种身体力行的运动,学习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也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品质。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开展武术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感受武术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体会到新时代下国家的强大和昌盛。两相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坚毅的人格。在武术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武德教育与立德树人理念相符合,在武术练习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我价值,培养良好的内在品质,更好地修身养性。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新媒体时代,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不少青少年受到网络负能量的影响,出现了信仰危机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武术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增强民族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在武术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为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在新时代下,爱国主义也有了新的定义,武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武术教学创新改革的路径

武德是武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术的精华,课程思政理念下武术教学创新改革可以以武德为切入点,强调民族文化的礼教和品德,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人格。武德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育人要求相符合,可以体现出武术教育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在武术教学中,每一个武术动作都要做到位,然后连成一套完整的武术体系,这要求学生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久的耐力,勤学苦练,而且从初学到精通,就是一个塑造自己、成就自己的过程,这也与课程思政的本质相符合。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武术教学创新改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武术文化,弘扬武术精神。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思政素养

武术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包含着很多儒家的哲学思想,但这些在课程教学中很少有体现。要想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武术的内涵,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将传授武术知识和思政教育相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武术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还能加强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增强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其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此外,武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指出其中蕴含的思政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

(二)教学设计中充分融入思政教育

要把思政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就要在教学设计上下足功夫。教师要充分明确武术教学的育人功能和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形成的认知和价值观念,在教学目标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武术理论之外,还要增强学生对武术文化的理解,坚定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发展武术文化、弘扬武术精神。通过武德教育,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领略武术的魅力,培养其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内在品质;更好地发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家国情怀。此外,教师要对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进行新的考量和修改,要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融入思政教育。

(三)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和育人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就要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这有利于武术课程和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合,从而促进人才的培养。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对学生思政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充分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德育人。

(四)丰富教学方式,增加思政内容

目前武术课程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枯燥,过于重视武术的实操,教学方式老旧,教学内容没有明显创新。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教育领域,武术课程也应该创新、丰富教学方式。一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武术教学视频,或者利用武术课程相关的电子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接收武术知识、技能,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二是创新教学方式,例如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三是教师可以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政教育,在授课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观念,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五)完善武术课程评价体系

现在武术课程教学更多重视的是武术技巧的练习和掌握,忽略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考评因素也很单一,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武德教育的重要性。把思政元素融入武术课程,就要建立起完善的武術课程评价体系,增加武术课程评价指标,使评价更加合理、客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应该只看学生武术技能的掌握程度,而是在品行、道德素质等方面也要对学生进行考量,并且把这些作为教学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课程思政要求把各学科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课程思政理念下武术教学创新改革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提高武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武术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新形势下,武术课程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为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文龙.高校武术课程思政教育路径探析[J].武术研究,2019,4(12):72-74.

[2]董宇,张镜宇.“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武术教育定位思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02):121-122+165.

[3]王静.高校武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1):188+190.

[4]冯凯杰.思政教育融入高校武术课程的路径初探[J].中华武术,2020(09):69-71.

[5]赵丹,马文博.“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武术课程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J].中华武术,2020(10):98-101.

[6]王慧玲,张现红,杨国俊.西藏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J].武术研究,2020,5(02):52-53.

[7]张丽,张红,许朋展.武术教学课程思政的价值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0):217-218.

[8]王静.高校武术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探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0):180-181.

【本文系2018年度平顶山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岗位能力导向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2018-JY1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改革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模式创新改革研究
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改革研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