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策略
2021-06-10高学兵
高学兵
【摘 要】动手操作能力是学生学习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从宏观角度看,是新时代教育创新的必要举措,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从微观角度看,动手操作能满足学生急需弄明白科学现象奥秘的愿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的意义做了阐述,提出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4-0157-02
A Brief Talk on the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Vivid Hand Operation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Mashenmiao Street Primary School, Ganzhou District,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GAO Xuebing
【Abstract】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learning.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the cultivation of active ability in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and middle school is a necessary measure for 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an effective mean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From a microscopic point of view,hands-on operations can satisfy students' desire to understand the mysteries of scientific phenomena, and improve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hands-on ability in primary scienc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and puts forward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hands-on ability in science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Hands-on ability; Training
一、小學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优秀的人才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储备,还应具备较强的通过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就能形成的,需要从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中逐渐渗透,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获取知识的习惯,为学生一生的学习铺好路搭好桥。
(二)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动手能力的培养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形成过程,从长远角度来看,还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任何科学现象都有它的奥秘,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的最佳阶段,对科学现象都十分好奇,都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一些浅显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问家长或教师弄明白。但对于复杂的问题,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发现,与同伴做实验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在实验课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好这门学科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有利于改变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的现状,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轻松完成探究新知学习任务,将知识像羊吃草一样慢慢“反刍”消化吸收,掌握通过“反刍”获取知识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走进追寻科学道理之路、寻找大自然奥秘提供方法。
二、科学教学中动手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一)打造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笔者在教学《地球家园都有啥》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开课时首先播放了介绍地球家园动物、植物以及非生物资源的视频;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地球家园的美景,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地球家园的奥秘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教师应为学生动手操作给予学法指导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践行“自主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纳入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通过“五部”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与伙伴一起做实验,同时设计恰当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多动手、多说,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量一量、分一分等活动探索科学知识,使学生条理清晰地掌握所学知识,将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如在教学《地球家园都有啥》一课,首先插入介绍地球动、植物的音视频,在学生通过看视频对地球家园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可通过白板5设计趣味分类活动,分组竞争游戏,知识配对游戏,判断对错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对地球知识的学习中。最后,插入思维导图,使学生对地球资源有了条理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画一画地球家园图。画好后,投屏展示,让学生讲一讲作品内容,引导评价,以此激发学生对地球家园的热爱之情。
(三)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操作,促进学生对科学现象的理解
学生还处于动手能力欠缺,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的阶段,对科学原理、自然现象还无法做到快速理解,而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将抽象的科学原理在脑海中建立起具体的形象。例如在小学科学《声音的强弱与高低》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声音模拟,如先轻后重敲打锣和鼓,体会不同强弱的声音,辨别声音的细微差别,进而对声音的发生现象产生探究心理,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
(四)认真设计“教与学”的过程,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科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很多科学原理无法用言语传达,需要借助教具演示或者学生实操才能理解。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又受限实验场地、器材有限,为保证学生在科学课中顺畅地完成科学实验,教师在科学实验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同时,教师教学过程要进行合理设计,制定出切实能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流程,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应对措施,确保科学实验流畅进行。另外,教师要注意规范操作过程,加强实操指导。例如笔者在教学《热胀冷缩》一课时,课前,教师提前准备好制作温度计用的试管、水银等。课堂上引导学生用多种液体制作简易温度计,研究液体分别在受热和受冷时体积发生的变化。认真观察温度计液体受热或受冷时液柱是怎样变化的,不同液体液柱的变化有哪些差异,是否具备同样的规律。从而得出結论:液体受热体积变大,液柱上升;反之,液柱下降。这样不但提升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热胀冷缩,让学生享受到实验成功的乐趣,确保学生实操达到预期效果。
(五)拓展课外实验操作,巩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的养成仅仅靠短暂的课堂活动,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很多科学原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条件下,结果不同,需要较长时间观察才能理解其中的变化规律。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倡导课外实验活动,将科学探究活动向课外延展。积极开拓课堂以外的动手实操场所,引导学生在家中做实验,到公园、田野去观察,搜集原始数据,做好记载,引导学生一边看一边想,弄明白科学现象背后的“奥秘”,笔者在教学《植物的生长变化》时,引导学生将实验操作从课堂转移到家中,通过种植不同的植物种子,观察光线强弱对种子萌芽产生的影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分析每种植物种子对光的需求程度。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通过“动手”掌握植物的生长变化,又能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践行动手操作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理念。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认真设计“教与学”的过程,为学生动手操作给予学法指导,拓展学生课外实验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走上探索科学奥秘的求索之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将来成为小小科学家。
参考文献:
[1]徐莉.科学课教学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9).
[2]吾金曲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9(04).
[3]李世祥.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心得[J].新课程小学,2017(11).
[4]罗吉伦.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3).
[5]赵高翔.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探[J].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8(03).
[6]杨晓天.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2017(21).
[7]井婷婷.小学科学课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软件(电子版),2018(12).
(责编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