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班干部管理策略研究

2021-06-10高赛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班级管理

摘 要:高职教育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学校为国家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对班干部管理现状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学生干部班级管理方面的漏洞与不足。因此,高职院校应以班级为单位,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以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目的是培育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以促进高职学生个人发展,促进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提高,也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班干部管理

一、高职院校班级自主管理现状概述

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班级是最为基本的授课单位,学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大部分都以班级为单位展开,是学生所能接触到的最频繁的教育单位。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效果的好坏、组织方式、教育教学活动等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素质的高低。在班级组织的运行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依然是传统的以辅导员、班主任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整个班级的活力不足、自主管理的能力较低,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积极性,这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利。

二、高职院校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班干部管理中的问题

(一)班级自主管理过程班干部选拔方式有待完善

从选拔方式上来看,职业院校的班干部选拔的过程都是基本一致的,通常是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发布公告,并告知同学们相关内容,尤其是班干部的职责和选举规则,候选人发表演讲后由同学们公开选举,当场唱票决定人选,或者事后根据票数高低进行职位的确定。当然了,也有一部分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会采用直接任命的方式,尤其是在学生到了大二大三班干部改选的时候,部分辅导员和班主任会采用这种方式,直接指定某个同学为学生干部。这样做确实高效,但是由于没有通过学生的选举产生,自然会让这样的班干部在学生心目中的公信力大打折扣,有的同学在工作中出现不配合的现象。更有甚者,会出现同学和班干部之间相互对立的状况,这就很不利于班级良好氛围的形成和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班干部管理的问题

在班级自主管理过程的做法上,很多辅导员和班主任都出现了重选拔而轻培养的现象。班干部被选出来之后,老师们往往只给班主任分派各种任务,而班干部在日复一日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中逐步丧失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心力去思考如何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班干部的成长需要大量的实践锻炼,但是在大量的工作中,由于自身年龄、经历、认识的原因,对于很多事情还难以深入把握、妥善处理,这就需要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的教育和培养。还有部分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对于班干部的态度是一种家长作风,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性,会有损班干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班级的民主氛围也会受到伤害,班级整体上管得过严、过僵、过死,在班级事务的决策上也不会发挥学生群里的力量群策群力,无法形成班级自主管理的氛围。

三、高职院校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班干部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层面的原因

高等职业院校的定位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未考上本科的学生,这些学生中又有很大一部分自控性、自律性不够强,所以许多职业院校在管理上就倾向于严抓、严管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班集体的形成、班级气氛的营造,确实有着短时间内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长期来看,学生适应了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后,班级学生往往缺乏主观能动性,班级没有活力、气氛死板,班干部成为老师的工具人,班级的一切活动班干部只是奉命行事,喪失了班干部的自主性,班级自主管理更是无从谈起了。

另外,在院校层面,校园文化的建设对班级自主管理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学校、班级、人员自内而外显示出的一种气质和风格,是在很长时间跨度内形成的,并且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学校如果致力于打造和谐、民主、文明的校园文化,那么会有助于形成班级自我管理的氛围。

(二)辅导员及班主任老师方面的原因

班干部的选拔、任命、管理、培养与辅导员或班主任的风格至关重要。有的老师有志于在班级中建立自主管理的氛围,那么就会从各方面创造条件,充分信任班干部和学生,管理上给一个方向,其他让班干部和学生共同商讨决策,实施自主管理的方式方法。有的老师较为传统,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对班干部和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限制,难以发挥班干部和学生的才干。

四、高职院校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班干部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班级自主管理中班干部管理的基础

高职院校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对于班干部的管理,从学校和教师的方面来看,应当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给予学生干部充分的信任,应当控制好自己,“放手”让班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根据班级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充分讨论的前提下着手实施班级的自主管理。

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不是完全放手,不是完全放任,反而需要更加关注班级中的风气形成和思想动态,对班干部的自主管理行为进行及时的把控和教导,把握住班级自主管理的大方向,不能因为实行自主管理就将班级不管不顾,最终只能导致班级秩序的混乱,不利于班干部的发展和班级自主管理的形成。所以,班主任不能缺位,要明确自身定位,在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中依然要做好班干部和学生们的良师和益友。

(二)班级自主管理中班干部管理的步骤

实行班干部自主管理,要让班级干部和同学们透彻了解这样做的意义以及班干部和同学所要肩负的职责,让学生们明确选举班干部的重要意义,有利于选择最合适的人进行班干部的自主管理。要建立纪检监察制度,对班干部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定期向班级汇报班干部的相关工作。班级自主管理中的班干部管理在班干部成员确定后,需要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这也是班级自主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需要班干部仔细商定,在随后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一级一级的班级组织进行实施。

在班级文化营造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对班级干部进行指导和培训,真心地与班干部沟通,进行教育和引导,以启发为主,让班干部自己领悟,而非硬性教育或越俎代庖。班干部之间也需要定期进行交流培训,从而及时把握班级发展方向。对于职业院校的班干部自主管理来说,实行值日班长轮换制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该值日班长值日当天负责班级所有的统计报表、监督管理以及量化记录等工作,这样可以调动所有班干部的积极性,有助于实现真正的自主自治。

(三)班级自主中班干部管理的制度

制度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班级自主管理中班干部管理的重要保障。在班级管理中,这种制度保障是以“班级公约”的形式体现的,主要包括选拔制度、培训制度、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等。选拔制度主要涉及到班干部的选举选拔,要充分采纳全班同学的意见,尊重候选人的个人意愿,从学习学业、思想道德、人文素养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培训制度着重于班干部管理过程中的管理纠偏、水平提高、态度转变、心理建设等问题,是高职院校班级自主管理中班干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评价和激励制度是对班干部积极性调动的重要方法,包括目标激励、责任激励、感情激励以及精神激励,有助于班级整体氛围的营造和调动。

参考文献:

[1]李春艳,林耀隆,所雄威.高校辅导员对新生班干部队伍建设及管理探究[J].现代交际,2021(04):109-111.

[2]张英福.班级管理中学生的自我管理之浅见[J].知识窗(教师版),2021(02):19-20.

[3]崔玲君,李晗.新任辅导员面对“二手班”如何有效开展工作[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2):276-277.

[4]牛素芳,吴仁协,王学锋,孙泉勇.高校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路径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10):62-64.

作者简介:高赛 1984.06 男,山东青岛,汉族,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班级管理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