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建筑设计策略
——以苏州高铁吾悦广场为例

2021-06-10沈雁凌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6期
关键词:卷帘天幕中庭

沈雁凌

(楷亚锐衡设计规划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020)

0 引言

新形式下大型商业购物中心都在寻求设计上的突破,寻求能够与项目匹配的独特属性,避免沦为同质化的购物中心,如何发掘甚至将设计立意直接根植于当地文化,并尽量挖掘出自身独一无二的属性,本文通过苏州高铁吾悦广场为实际案例,探讨在新形式下大型商业购物中心的建筑设计策略,希望能对城市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建筑提供不一样的设计思路。

1 项目条件分析

苏州高铁吾悦广场项目基地位于苏州相城区,属于高铁新城板块的南区,紧靠苏州南北干道相城大道及北河泾河道,距离苏州高铁北站仅1.2km,距轨道交通2号线大湾站仅140m,坐拥苏州城北核心门户区位。紧靠苏州南北干道相城大道及北河泾河道,距离苏州高铁北站仅1.2km,坐拥苏州城北核心门户区位,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区位

2 项目定位与商业模式

项目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地处蠡太公路以南、富全路以北、相城大道以东、民泰路以西。整个地块地势相对平坦,周边市政管网比较齐备,建设规划用地面积为:50411.3m2,总建筑面积为238678.44m2,其中地上部分126,027.5m2,达到高端城市区域级的购物中心规模。

项目整体以开发商的“吾悦”精神作为设计理念,突出悦生活、悦空间、悦人文、悦智慧、悦生态,打造高端商业综合体,引领休闲、娱乐、购物新体验。

3 设计构思

3.1 “易达性”和“引导性”设计

基地位置坐拥苏州城北核心门户区位,靠近高铁北站及轻轨大湾站,交通方便,作为商业功能,人流方面优势明显。

将基地外部人行主入口设置于蠡太路东西两侧,及富全路西侧,机动车出入口沿蠡太路及富全路设置,可避免人车混流,以达到便利安全的目的。

将建筑内部商业动线设置为单动线,通过几个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连接,设置“第二”首层,将商业三层与大湾轻轨站通过平台连接,有效的组织人流使其便捷立体到达各个角落,最大限度发挥各层各块的商业价值。

3.2 “品牌化”和“本土化”设计

结合政府规划思路,将文化、商业、智慧城市的理念,兼顾高铁新城文化、商业、建筑多重属性区域新名片。

同样苏州还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故在整体规划布局上从园林浏览动线入手提取设计元素:外向封闭,内向开放丰富。

在沿蠡太公路一侧采用了外向封闭的手法模拟云墙打造一个具有张力、科技与创新感的整体体量,南面靠河一侧用“叠山理水”的概念进行丰富的退台及空间。

在内部商业活动展演空间中引入了“空中平江路”的概念,将水体引入六层,结合立面瀑布的效果,与南侧北河泾一起营造一个立体的水系,并将“空中平江路”概念的水乡建筑,直接植入六层,加了一个现代元素的玻璃光顶,配以独特的文化元素,在体验江南特色水乡的同时,还能够舒适地购物和用餐。

3.3 “第五立面”创新设计

商业屋顶层被壳体结构云顶覆盖,起到遮风挡雨效果的同时,调节内街微气候,整体造型与垂直交通相结合。“云顶”之上安装灯光装置,在夜晚整个“云顶”形成绚丽穹顶,充分展示建筑的第五立面。

4 总体规划

项目总体分为7层集中商业,整体围绕南侧室外乐园设置,广场以绿化及硬铺地为主,增加室外主题水景,构建宜人的商业氛围。

4.1 车行流线

因南面是市政绿化带,且总开口数量有限,故在南北两条路开口,货运流线考虑设置在北侧主干道,货车出入口设置考虑与客车出口共用。南侧货运车流通过相城大道右转进入蠡太公路,北侧或者东西侧货运车流可直接汇入蠡太公路,通过北侧出入口进入地下车库。由于货运车流与客车车流共用出入口,需要通过物业管控的手段进行辅助,最大限度保证货运车流不会影响商场的整体氛围。

4.2 人行交通组织方面

人流主要来向与车行方向一致,因此在东北、西北各自结合入口广场设置了主要出入口,南面由于临河道与公共绿地区域,故在南侧出入口与景观结合设置。

在内部动线设置上,采用最简洁高效的单动线形式,这样整个商业区域可被中间的几个中庭空间完美衔接,没有死角区域,主力店、次主力店和一般的店铺可以均匀布置,顾客可非常便利地到达每一个点。

为将轻轨人流直接引导至项目,在三层高度设置人行连桥连接至项目三层中心区域,并在建筑立面设计中预留了“接口”,为今后改造提供可能性。

5 建筑设计

5.1 空间布局

项目整个地下室是三层,含2047个车位,考虑到有8000m2的超市功能布置在地下一层,地下一层做了6m层高,地下二层三层为停车、人防、设备用房等空间,层高按4m。

首层占地面积为24190m2,由于建筑密度40%,室外场地较大,在南侧布置了室外乐园,地上功能主要为商业,同时围绕着室外乐园进行布局。在首层东西两端为主要商业入口;在三层与大湾轻轨站预留连接口,通过跨街连桥,以城市高线公园作为对于城市良性反馈,使项目形成立体交通流线;项目楼层较多,为方便客流较快到达高区,在主要中庭区域设置跨层自动扶梯;一层至三层以商业零售功能为主,配合儿童体验业态;四层布置电影院、KTV,以及零售,五层布置为餐饮运动业态;六七层设置情景商业街及运动业态。

屋顶部分:云顶作为第五立面覆盖了整个垂直中庭空间,为室内映入自然光线,屋顶局部设置绿化平台,在建筑西南侧集中放置冷却塔等设备,并通过格栅进行遮挡,充分对屋顶进行了美化处理。

特色空间:为解决购物中心楼层过高后高区的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还需要避免同质化,做出能根植于本土的特色。项目在高区做了水街,引入“空中”平江路的设计概念,用现代的手法进行演绎,类似水晶球中的微缩空间,做小、做精,而不是简单搬入,如图2所示。

5.2 立面设计

5.2.1北立面设计

图2 重点特色空间分布

北立面上设计通过重复的手法来体现一个有韵律的美感,每个单元通过数块石材拼接而成,每个单元运用一些不同的石材拼法,通过石材本身的质感,辅以金属的收边,使得每个单元都有细节可以推敲。配合广告橱窗及LED显示屏的设置又不至于使如此大的体量显得呆板且笨重。纹理拼花正好可以契合苏州园林漏窗拼法,在细节上体现苏州特有的建筑文化。

石材幕墙的设置抛弃传统干挂与玻璃幕墙配合的形式,采用可呼吸的双层幕墙手法,让立面显得更加精致与丰富的同时,避免后勤机电设备需要在幕墙上开启百叶对整体建筑形象造成的影响。

北侧立面作为“外向封闭”概念的切入点,引入苏州园林里的“云墙”及“月亮门”的概念,最终让顾客能够通过“月亮门”穿越“云墙”,进入商场去体验商场内部空间的缤纷与豁然开朗。

5.2.2南立面设计南立面设计引入“叠山理水”的概念,将苏州园林里的“叠山成景,置石理境”这一传世经典通过现代的手法予以还原打造。也因此有机会可以创造不一样的露台、退台空间,这是专属于苏州,专属于相城区的特色空间。尤其在西侧二层及中部三层设置较大的平台,中部南端增加了大的中庭空间,为室内外活动互动预留空间。

5.2.3三维的立体水系

结合水乡的地域特征,在项目里打造一个三维的立体水系,如垂直方向的“景观瀑布”、地面与河道呼应的“水景舞台”、用纵向的金属材料抽象出娟娟细流在叠山石块间顺流而下的意念,营造一个独一无二的水乡体验。

6 重难点设计与解决

传统购物中心屋顶上方都是堆满了设备,或仅在局部屋顶花园上人区域会用格栅将设备进行遮挡。考虑周边有高层住宅,设计要求在鸟瞰的角度也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形象示人。并能将“空中平江路”的概念浓缩成“水晶球”,整个屋顶与立面能够做到浑然天成无缝连接,故考虑将一个玻璃天幕作为建筑五立面并进行重点设计。

6.1 设计难点

因项目单层面积超过2.1万m2,玻璃天幕的整个覆盖范围非常大,设计面临除了天幕结构方面外的其他多个技术难题,如:天幕覆盖范围跨越了多个防火分区,同时考虑大面积防火玻璃的造价;防火分区若在顶层与下面各层叠加,整个水街的概念效果会被破坏,且涉及餐饮功能,防火分区面积最大只能3000m2,叠加会导致单层防火分区难以成立;防火分区若在顶层单独分格,则中庭洞口需要完全封堵,与楼下各层的视线联系会被阻断;40m限高不能突破,空间最终净高较低,无法实现两层通高效果;内部空间遮阳效果和热量及烟气聚集问题难以处理。

6.2 设计难点解决

(1)将平面除两端需要垂直交通联系的中庭全部封闭,公共走道单独作为防火分区,公共走道与店铺间的墙面采用防火墙分格,防火分区边界与天幕的钢结构梁走向对应,保证防火卷帘最终能够安装;两侧设有扶梯的中庭,用玻璃加铝板进行封堵,分格形式与大天幕保持一致,在扶梯入口位置设置消防卷帘进行分格,既保证交通的可达性,也解决防火分区在中庭叠加会导致创意无法实施的问题。中庭洞口用玻璃加铝板进行封堵,节约造价,上下楼层视线能够穿透,做出了室外桃源的神秘感。

(2)天幕与水街建筑屋顶间用防火墙进行封堵,封堵实墙的造型结合水乡山墙造型进行处理。公共空间部分,天幕梁下方需要安装卷帘的部分,结合钢结构柱及天幕主梁,单独设计安装节点做法:卷帘分段固定于钢结构梁下方,中间空隙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利用天幕钢结构柱,在两侧留出卷帘安装空间,并用铝板作为外饰面材料进行包裹,包裹形式也结合水乡山墙造型,让整个空间设计风格从始至终都是统一风格。消防要求两个防火分区卷帘交接位置两侧共计4m范围内需要做到3h耐火极限,为保证第五立面的设计不因此走样,设计用Rhino软件对天幕的分格又重新进行细致的研究,保证卷帘位置主梁是直线、对应消防卷帘两侧共计4m范围内可以全部采用内外层用铝板中间层用防火材料的做法覆盖住。

(3)若整个9000m2的天幕全用玻璃,空调的能耗会相当巨大。由于层高有限,最终也直接否定了遮阳帘的做法,消防卷帘两侧均用了铝板,沿用此手法,将超过30%的区域全部改用金属铝板覆盖;超过30%的区域增加了格栅(遮阳百叶)作为遮阳构件;仅在天幕最高的起拱区域对应公共空间走道的位置集中设置玻璃,为避免眩光及降低太阳热辐射,玻璃有近90%的区域做了彩釉点覆盖。结合参数化设计,将铝板、遮阳百叶、玻璃,材料进行有机分布,使得空间达到一个宜人的效果,并将不同材料的数量进行精确的统计及系统的排列,节省造价,也降低对于天幕的维护成本。

7 结语

平面功能布局时引入水乡属性,立面设计上配合苏州园林外向封闭,内向开放丰富的特点,运用“云墙”与“叠山理水”的设计手法的演绎,充分考虑了第五立面的必要性,在设计创新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尝试,通过苏州高铁吾悦广场设计项目,探讨在新形式下大型商业购物中心的建筑设计策略,希望能为城市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建筑提供不一样的参考。

猜你喜欢

卷帘天幕中庭
十五夜①望月
中庭形式及天窗面积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
回廊式中庭建筑烟气控制方法研究
Professor Xu Yuanchong and Hi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商业建筑中庭空间设计探讨
防火卷帘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大棚卷帘机的安装与安全操作
论《007——天幕危机》中的空间叙事艺术
本期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