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6-10孟森李玉方宋婧康宪政
孟森 李玉方 宋婧 康宪政
(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缺乏引起的脑组织坏死病变,具有起病急、致残率高等特点,其中≥50岁中老年人群是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1]。发病2周~6个月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恢复期,此阶段以恢复患者缺损脑神经、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以及预防再次发病为主要治疗原则,主要采用他汀类、抗血小板类等药物治疗。其中他汀类药物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减少血脂水平,预防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减少血管中粥样板块沉积,以维持血液循环顺畅,而抗血小板类药物可阻滞血小板凝聚[2-3]。丁苯酞软胶囊是治疗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药物,可减少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症风险,在临床中具有良好效果,但关于三者联合应用在斑块稳定中效果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06例,前瞻性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对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间接收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0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n=53例)。实验组:男性33例,女性20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7.23±6.78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5.9~28.2 kg·m-2,平 均BMI 21.98±3.03 kg·m-2,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2~25分,平均评分18.56±3.12分,合并症:20例高血压、18例糖尿病、15例高血脂。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55.98±7.11岁,BMI 15.9~28.7 kg·m-2,平均BMI 22.30±3.11 kg·m-2,NIHSS评分14~23分,平均NIHSS评分18.97±2.42分,合并症:19例高血压、16例糖尿病、18例高血脂。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P>0.05)。
纳入标准:经MRI、头颅CT等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且处于2周~6个月恢复期者;临床病历资料完整者;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书面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伴有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者;短暂性脑缺血者;对本研究药物成分过敏者;无法准确描述主诉者;严重认知障碍或者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降压、补液、功能锻炼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1.2.1 对照组治疗
患者口服阿司匹林(Bayer S.p.A.,批准文号H20160684)100 mg Qd以及阿托伐他汀(Pfizer Inc.,批准文号H20170216)20 mg Qd治疗。
1.2.2 实验组治疗
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实验组患者联合口服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0.2 g Tid治疗。两组持续治疗6 m。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评估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疗效进行评估,包括远端肢体功能、视野、忽视证、构音障碍、语言表达能力、面瘫、运动情况、共济运动等11个条目,总分为0~42分,分值越高,神经功能越差。
NIHSS评分比治疗前下降90%~100%为基本痊愈;NIHSS评分比治疗前下降46%~90%为显效;NIHSS评分比治疗前下降18%~46%为有效;NIHSS评分比治疗前下降<18%或者无变化为无效。基本痊愈率、显效率以及有效率总和为总有效率。
1.3.2 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进行评估,其内容涉及工作能力、视力、上肢功能、思想、社会角色、自理、心情、活动能力、语言、家庭角色、体能等12个维度,共计49个条目,总分为49~245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3.3 侧支循环状况
通过经颅KJ-2V6M多普勒(购自南京科进实业有限公司)检测大脑前后动脉血流状况。
1.3.4 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取晨起空腹3 mL静脉血,以1500 r·min-1转速离心15 min,取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细胞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factor-1,ICAM-1)、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水平进行检测,试剂盒均购自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率(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比较(例(%),n=53)
2.2 SS-QOL与NIHSS评分
治疗前两组SS-QOL、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侧支循环血流状况
治疗前两组前、后动脉血流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前、后动脉血流明显慢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侧支循环血流状况比较(±SD,n=53)
表3 治疗前、后侧支循环血流状况比较(±SD,n=53)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前动脉血流(cm·s-1) 后动脉血流(cm·s-1)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52.83±10.15 45.02±10.01* 36.26±9.47 28.06±9.02* 对照组 55.40±9.92 50.32±10.23 34.17±8.90 33.16±9.34
2.4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清NF-κB、ICAM-1、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血清NF-κB、ICAM-1、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D,n=53)
表4 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D,n=53)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F-κB(ng·L-1) ICAM-1(μg·mL-1) hs-CRP(μg·mL-1)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1563.61±148.72 1189.24±123.56* 176.63±15.78 141.29±13.68* 6.50±1.89 3.12±0.88* 对照组 1572.69±193.85 1352.60±115.96 173.51±13.86 159.98±15.18 6.30±2.20 4.70±1.21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病变,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多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过积极有效治疗可存活,但多伴有不同程度神经损伤,继而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影响,降低生活质量。因此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需维持病情稳定同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阿托伐他汀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维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预防斑块脱落以及促血液循环等效果,而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活性,两者联合应用时,可有效控制病情,但无法有效修复受损神经功能。故需寻找更为有效治疗方案。
丁苯酞软胶囊可保护线粒体功能,阻滞谷氨酸释放,进而增强脑血管内皮功能,预防脂质过氧化,从而减缓神经元凋亡,并加快侧支循环建立速度,达到修复受损神经元效果。此外,还能提高缺血区域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状态,并调节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环素等水平,降低细胞中钙浓度,增强抗氧化酶活性,进而缓解神经功能损伤[5-6]。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前、后动脉血流慢于对照组,且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而组成动脉粥样斑块主要成分为纤维帽与脂核,脂核大小、纤维帽厚度与炎性因子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起决定性作用[7]。
hs-CRP属于炎性反应评估重要因子,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高水平ICAM-1可介导内皮功能与单核细胞等黏附,加剧炎性反应,因此ICAM-1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程度;NF-κB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发展[8-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NF-κB、ICAM-1、hs-CRP水平明显降低,说明丁苯酞软胶囊可阻滞炎性因子释放,降低炎性反应。
综上,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调节侧支动脉血流状况,抑制炎性反应,在临床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但本研究不足之处为缺少多中心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