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学尚美、培根铸魂: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涵育

2021-06-10

辽宁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美育教学学生

徐 音

(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

“五育”并举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方向,美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程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包含着丰富多样的美育内容。从艺术美、自然美到社会美,包罗万象的美育素材为历史学科实施美育创造了条件。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审美知识的获取、审美能力的提升、审美意识的培育三个方面阐释高中历史教师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关联时代特征,获取审美知识

审美知识是审美素养的基础,指个体进行审美活动需要的各种知识。审美是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体悟和反思,缺乏审美知识的审美活动是不自觉和低水平的。审美知识能够帮助审美主体更快地进入审美状态,更好地理解审美对象。美育的审美知识教学有别于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知识教学,前者主要是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审美对象的特点和历史背景,来带领学生进入审美世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宝库中有众多瑰丽多彩的艺术珍品,走近他们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成果的了解,树立文化自信。不过在历史课程实施中,受限于课时、教师自身的美学素养、传统评价体系等因素,涉及美育内容的艺术史部分教学往往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学生难以在浅层的学习中领会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

如中国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造型多样、制作精巧,在中国乃至世界物质文明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进行该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较多地从青铜器的制作水平、铭文的史料价值等方面进行教学,忽略了青铜器的审美价值。由此,结合美育目标,笔者选择了春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莲鹤方壶(见图1),从审美的视角帮助学生解读青铜器。

图1 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出土于郑公大墓,其令人惊叹之处在于它巧妙地融合了凝重肃穆与轻盈飞扬两种艺术风格。壶底侧首吐舌的双兽、壶腹长尾双翼的四兽、壶颈龙形双耳的怪兽栩栩如生,壶身饰满的兽面纹、蟠螭纹更添狰狞恐怖之感,令人望而生畏;而怒放在壶顶的莲花,却将凝重盛开成一种轻盈,莲中引颈欲鸣、展翼欲飞的仙鹤,更是将硕大壶体的重量感化为舒扬升腾的美感。莲鹤方壶的造型纹饰典型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粗壮的椭方形壶体、一首二身的龙形纹是传统周文化的常见元素,立鹤明显受到晋国鸟形顶饰的影响,龙耳虎足的装饰纹样则可在楚系青铜器上窥得踪迹。不同于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庄严肃穆,它在吸收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萌生出流动飞扬的韵致,流露出清新自由的气息。

授课中,笔者播放介绍莲鹤方壶的视频,学生获得了对其造型美的整体印象和直观感受。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对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介绍融入莲鹤方壶造型纹饰的解读中,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它的意蕴。春秋战国时期是文化融通、人性张扬、进取创新的时代,莲瓣之中的展翅之鹤恰恰体现了艺术新风的开创,折射出新旧时代的嬗变。正如我国哲学家、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所形容的那样,那只鹤“象征着一个新的精神,一个自由解放的时代”,艺术“抢先表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传统的压迫中跳了出来。”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既感受到器物的美,也感受到时代的美;既叹服于古人精湛的制作技艺,更倾慕于彼时自由昂扬的时代风貌。

二、构建审美路径,提升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审美活动发生的必要条件,在审美素养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审美能力是一种特殊的感受力,它是以直觉体验的方式,在感性的层面上整体把握对象的内涵或意味,直接参透对象的深刻意义。一般而言,审美能力的提高有感知、体验和领悟三个阶段。感知是对审美信息的捕捉,获得感官愉悦;体验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交流融合,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获得情感享受;领悟则是进一步把握审美对象的内在意味,获得精神享受。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遵循审美能力的发展阶段,按照形式直观、情感体验、意义与价值反思的审美路径组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它与相隔数千年的青铜礼器交相辉映,同为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珍宝。伯精的《论山水画》中说:“山水画学,始于唐,成于宋,全于元。”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切地体验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独特韵味,笔者展示了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传世名作《踏歌图》(见图2)。

图2 踏歌图

此画构图巧妙,上部远峰瘦削、宫阁掩映、树影婆娑,仙气十足;下部巨石横踞、疏柳翠竹、田垄溪流,乡野气息浓郁;中部以云气相隔,雾霭缥缈、空灵深远。笔墨精妙、意境深远的画作激发学生的审美动机,观摩画作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墨的运用和大面积的空白引发学生的好奇,画中的六个人物也引起了学生的关注。

笔者在学生直观感受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笔墨运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垄道右侧四人微带醉意、手舞足蹈、踏歌而行,左侧妇孺驻足观看、面露笑意,村田之乐得以充分展现,人与自然的愉悦亲切之境跃然纸上。在笔墨运用上,此画繁简相映、刚柔并济,奇峰巨石用笔简练有力,溪水稻田刻画精细流畅,人之动与景之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韵律美,朦胧的烟岚雾雨以渲染的手法营造出旷远的空间,更是勾起观者的无限遐思。

在欣赏画作时,学生表达了对山水画不着色彩、大量留白的美的表达方式的好奇和疑惑。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画作的内在意味,笔者以学生的疑惑为切入点,借解惑释疑引导学生通过理性反思感悟画作包含的意蕴。“运墨而五色具”体现的是中国艺术家对绘画色彩的深沉思考,繁华绚烂的色彩褪淡为意境淡远的水墨,反映出绘画经由宋元人的静观沉思升高为一种哲学。对色彩的叛逆(指从追求色彩的丰富到运用单一的墨色,实现从写实刻画到意象营造的蜕变)就如绘画中的大量留白一样,是对艺术沉溺于感官的省思与警惕,是为追求更纯粹的心境的升华。空白不是没有,而是更大的可能,是超越有的极限,是一切新的可能的开始。《踏歌图》以浓淡干湿的水墨变化和“以虚代实”的留白把观者导入风光秀丽、政和民安的意境之中,典型体现了山水画的精神意蕴。在对《踏歌行》的感知和体验中,学生的形式美感和情感体验能力得到培养,审美判断力得到提升。

三、弘扬美育精神,培育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审美活动中涉及的选择、判断、评价的观念意识。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生价值观念,它是个体的人生志趣与社会理想在审美方面的体现。美育通过培育审美意识,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这与历史教育的价值旨归是一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中华美育精神的沃土丰壤,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刚健有为的践行精神、济世安民的理想抱负、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等,无一不体现出崇高的生命审美追求。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美、向善、向上的价值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丰富人生志趣、树立社会理想、提升生命境界。

审美活动具有一种超越性,它能够为个体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打破个人的职业、经历、社会关系对其精神体验和潜能的限制。当个体在审美经验过程中与审美对象产生情感共鸣时,便暂时摆脱了自身的生活局限,进入到一个更加广阔的想象世界,丰富个体原本有限的精神阅历和生命体验。在历史教学中融合美育,就是将历史视为审美的对象,用审美的方式看待历史。

教师要善于选择恰当的史料,去创造一个陶冶精神的想象空间,借助历史的丰富性去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熏陶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学生则可以从诗人的笔触中思索人生的意义:从屈原的“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再到范仲淹的“为天下之忧而忧,为天下之乐而乐”。学生还可以从历史人物的抗争中思索民族的命运与个体的责任: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再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赋予历史教学深厚的人文底蕴,学生在与历史的深层对话中,追寻自身的意义。

总之,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融合美育,有利于历史教育审美价值的实现,有利于中华美育精神的弘扬。美育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深度融合,涵育了学生的审美素养,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开阔了学生的人文视野。

猜你喜欢

美育教学学生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