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核心知识 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2021-06-10周秀云
周秀云
(山东省邹城市香城中学)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戴维·保罗·奥苏贝尔(David Pawl Ausubel)提倡,教师要交给学生学科和教材的基本结构,即那些最有“解释力量”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性观念,从而以有效的方式促进学习和迁移。地理知识网络中存在一些关键节点,与这些关键节点相关的最基本、最主要、原理性、成因性、规律性的知识即为“核心知识”。
一堂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教师要注重梳理核心知识,确定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框架和知识脉络。那么,教师如何梳理核心知识?
一、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
一个地区,尽管地理事物和现象浩瀚复杂,但总有最具代表性和起关键作用的主导因素和共同特征,抓住这一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就能使教学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优化学习过程。一般情况下,按照各地理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在区域的各个特征中,找出最具本质(其他特征是由此而引发)的和最具特色(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主要区域特征,就可以此追寻出主导因素。
区域地理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如在进行“西北地区”教学时,要紧扣“干旱”特征。我国西北地区面积广大,全面讲授也会有很丰富的内容;但从突出区域特征的角度看,应抓住“干旱”这一地理特征来认识西北地区。一是运用录像、图片展示西本地区“干旱”的地表景观,让学生对西北地区的干旱环境有一个感性认识,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二是读《中国年降水量图》,从定量的角度认识西北地区“干旱”的程度,再阅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初步认识干旱形成的原因——“由于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和山脉的阻挡作用,决定了从海洋上吹来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这里,使得本区降水不多,年降水量在400 毫米以下,而且越往西降水越少。”“干旱”这一核心区域特征,影响西北地区河流、自然景观、农业等其他方面的地理特征。(见图1)
图1 “西北地区”核心知识梳理
再比如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导致气候寒冷,使得青藏高原雪峰连绵,积雪冰川广布,成为大江和大河的发源地;由于气候寒冷,这里以耐寒的草甸草原为主;农业以河谷农业和高寒的畜牧业为特色;高原上广泛分布的三大牲畜是耐寒和耐缺氧的藏绵羊、藏山羊和藏牦牛;由于气候恶劣,这里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交通运输比较落后;但太阳能资源和地热资源丰富;奇异的雪域高原风光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成为我国的旅游胜地和科研基地。(见图2)
图2 “青藏地区”核心知识梳理
二、强化视觉记忆,形成空间概念
地理位置是地球表层中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任一地理事物的位置总是在一定的参照系中识别的。一个区域是一个具有具体地理位置的地方,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内容,并因此同其他地区形成差异,差异的范围止于这种差别所在的边界。所以,教师要把区域定位教学落实到每一堂课中,教会学生动手画图。
我在进行某一区域教学时,都在黑板上画出这个区域的轮廓图,特意用色笔描粗最具有区域识别价值的经纬线,然后用另一种色笔描绘出该经纬线所穿过的重要地理事物,提醒学生根据地图中重要地理事物的形状进行定位,目的是让学生在整堂课中形成深刻的视觉记忆。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山脉”一课时,先画黄河、长江这两条河流,引导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再画阴山、秦岭、巫山山脉,从而判断出与此相关山脉的位置。这样,既会使教师的教学优质高效,又会使学生的学习轻松自如。
三、注重关联性,梳理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但在诸多地理因素中,有某一、两个要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这一关键性的因素,并以此为线索,将其他各要素联系起来,从而正确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初中地理学科主要侧重于区域地理的学习。一般来说,影响某区域地理特征的最主要因素是该区域的地理位置(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区位因素),这一点在教材内容编写顺序中表现明显。同时,在对每个区域的论述中,最先提出的也是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位于哪个半球?什么纬度?海陆位置如何?有哪些邻国?等等。因此,在思考地理问题时应抓住该地的地理位置要素,并以此为突破口分析其他地理要素的特征。
比如,关于日本的内容,教材中介绍得很多,这么多的知识单凭机械记忆是完不成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本课中丰富而纷杂的内容之间具有什么样的联系?教师可以将其梳理为: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位于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这种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的气候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点;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加上日本国土狭小、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使得河流短促,水力资源丰富;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山地和丘陵地区分布着广阔的森林;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但利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等条件,可以大量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大量的工业品需要出口,所以工业集中分布在多优良港湾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群岛国家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因此日本的渔业发达。
地理学科知识虽然纷繁复杂,千条万绪;但是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核心知识的梳理,课堂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采用比较方法,深挖区域异同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 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比较相同或类似的地域,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规律性的认识;比较不同的地域,可以使学生认识地理区域的独特性,加深对“因地制宜”观念的理解,接受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
如在学习印度和巴西、日本和俄罗斯、我国的南方和北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巴西等知识时,就可采用“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这种方法。在学习美国的农业带知识时,可将其与我国四大区域进行比较,二者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模式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学习同样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俄罗斯与日本内容时,可从两国海运的发达程度差异明显方面进行比较。
教师要深入挖掘区域差异,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区域的不同特征。以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为例,为什么会有“南米北面”“南尖北平”“南船北马”?为什么会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显然,这和南北方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有关,采用表格的方式可以一目了然。(见表1)
表1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差异比较
通过对比梳理找到差异性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找到两个区域的相似性。如印度和巴西两个国家,虽然位于不同的大洲,但他们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热带的临海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优质的铁矿资源丰富;都是世界上著名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五、适时归纳总结,明确核心知识
学其法,用其道,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教师在教授一个规律、一种原理之后,一定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明确思路,进行方法提升,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准确、有条理、有顺序的认知结构。
在学完亚洲的地形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描述某区域地形特征的方法,如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格局、地势起伏状况等;了解一条河流的水能资源是否丰富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河流的流速(与流经的地形有关),二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与流经地区的气候有关)。这样,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就有了依据、方法,遇到类似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