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原因分析及处理
2021-06-10陆洁
陆 洁
(柳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 柳州 545100)
静脉留置针又被称为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在血管内长时间留置,减少受试者穿刺次数,减轻护士工作量[1-2]。能够降低对受试者的反复穿刺的带来的痛苦。但是在使用留置针的过程中,需要对留置针进行封管和保留,在此过程中,就需要选择正确的封管液,使用正确剂量和种类的封管液对于静脉留置针正常封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在临床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容易导致静脉留置针出现堵管现象,缩短了留置时间,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降低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为了能够保证静脉留置针通畅,延长留置时间,减轻对受试者的伤害,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文对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入选的200例静脉留置针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4.68±2.58)岁。观察组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相同,平均年龄(36.45±2.08)岁。两组试验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入组标准:(1)参加试验者年龄大于18岁;(2)所有试验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疾病,视听能力正常;(3)所有试验者文化程度都在小学以上,能够与医师和护士进行有效交流;(4)所有试验者及试验者家属对此次研究均已知情,并签订书面知情书,表示愿意接受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和安排。排除标准:(1)中途因故退出试验研究者;(2)试验者及家属不同意,不愿意听从医生和护士安排的;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4 mL封管的静脉留置针,观察组采用0.2 mL淡肝素封管的静脉留置针。
(1)穿刺前的准备
为每位试验组准备2副5 mL肝素帽,取出1副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一张无菌贴膜。穿刺前向试验组告知静脉留置针的目的以及注意事项,告知试验者所采用的密封液的用途及安全性,取得试验者的信任。
(2)穿刺采血
穿刺前要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选择上肢直粗富有弹性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采用碘伏进行消毒,范围要大于无菌贴膜。取下针尖保护套,左手向下轻拉皮肤,使皮肤紧绷静脉相对固定,以15°~30°角进行直刺静脉,回血时,降低穿刺角度,将留置针继续推进1~2 mm,退出针芯,将软管送入静脉内,抽出针芯,以无菌贴膜固定软管。并采用封管液封管。在试验规定的每个采血时间点前准备一次性采血针及采血管,采血前弃血约0.5 mL,完成采血后,再以封管液进行封管。如果出现留置针意外,或者采血不畅时,应及时重新静脉穿刺采血,以免误时出现血样时间偏离。完成采血,拔针后需要按压针眼8 min左右。因封管液会影响局部凝血因子的聚集,导致血液止血时间延长。
1.3 疗效判定
记录所有试验者出现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情况,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给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在具体的调查方法上,由专人对试验者进行调查和分析。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判断标准为:静脉推注过程中阻力太大或是根本无法进行推注,无法抽出回血[4]。
对比两组试验者的直观不适时间、留置时间以及非计划拔管时间,采用使用长海痛尺评估试验者置管期间的不适程度、将疼痛程度可分为0至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表示无痛和无不适,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和最不舒适[5]。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χ2检验。两组数据分析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试验者发生堵管现象对比
观察组堵管发生率为3.00%,非计划拔管率1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试验者发生堵管现象对比
2.2 两组试验者各项指标对比
观察组不适程度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试验者治疗效果( ± s)
表2 两组试验者治疗效果( ± s)
组数 例数 不适程度/分 留置时间/d观察组 100 2.08±0.94 4.35±1.61对照组 100 2.17±0.67 2.36±1.95 t 0.780 7.870 P 0.218 <0.001
3.讨论
静脉留置针具有诸多优点,常用于需要输液治疗时间长的试验者,或者是需要多次穿刺的试验者。通过本组调查发现不同封管液对堵管也会造成影响。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堵管发生率为3.00%。对照组堵管发生率为11.00%。这说明不同封管液对堵管现象的发生有着较大的影响。而采用淡肝素封管的静脉留置针能够很好地降低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情况。在柴守霞,丁永红[6]研究中表明不同封管液会影响静脉留置针在患者血管的留置时间。本研究对患者不适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不适程度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两组不同封管方式不会对患者的不适程度造成影响,但是会影响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采用淡肝素封管的静脉留置针能够很好地降低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情况,提高静脉留置针的停留时间。这一结论与柴守霞,丁永红等在相关研究中结果是相符的。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导致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1)封管操作不当。(2)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过长。(3)封管液的剂量不足。(4)活动过度或是穿刺的手臂过于用力。(5)凝血功能发生异常。因此这里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具体为以下:(1)加强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手法。如果护士态度淡定,封管手法好也能避免堵管。(2)留置时间不宜过长。留置时间太长容易引发炎症,从而增加堵管的概率。因此要合理控制留置时间,一般为3 d左右。(3)严格按照要求选择封管剂量。(4)做好宣教工作。避免试验者操作不当而增加堵管现象。正确指导试验者保护和放置有留置管道肢体,告知受试者不要过度弯曲穿刺侧肢体,避免剧烈运动或者过度用力。尽量不要下垂肢体,睡眠时候要注意不要压迫穿刺血管。(5)选择较粗、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避免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等。因为在关节处,随着关节的活动,很容易导致针体滑出血管,血供较差,从而发生堵管。(6)穿刺部位的肢体应保证上衣袖子的松紧度,避免过紧或长时间压迫;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针对采用静脉留置针患者还需要加强临床护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出现医闹等事件的发生。如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并每天做好对静脉留置针处的清洁、消毒等工作,避免出现感染事件,给患者造成再次伤害。此外,由于留置针的存在对患者的生活也会有所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健康方面的教育,并保证留置针通畅,避免出现堵塞。每天治疗结束后,应使用0.9%的生理盐水冲管,同时还需要每天对留置针进行封管,避免外部细菌进入留置针管,给患者健康带来隐患。药液外渗是接受留置针治疗的一种常见现象,针对药液外渗的问题,医护人员需要及时采取局部封闭等方式,并使用生理盐水和利多卡因等混合物对局部浸润封闭,并帮助患者进行局部理疗,减轻药物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采用淡肝素封管的静脉留置针能够很好地降低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情况,但是由于试验药物的原因不能使用淡肝素,因此在临床试验中,需要加以斟酌合理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