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美人》一课的思辨性阅读教学与表达
2021-06-09刘明
刘明
摘 要:本文通过高教版(职业模块)工程类语文教科书《睡美人》一课的教学过程,对中职语文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进行探究,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思辨性阅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以往有学者对思辨性阅读进行了定义,即“理性的阅读”“对话式的阅读”及“批判性的阅读”三位一体。在笔者看来,所谓思辨性阅读,其实是一种阅读方式,即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阅读的主动阅读方式。但是,思辨性阅读不等于批判性阅读。思辨性阅读要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础,即在批判性思维指导下理性思辨地解读文本。那么,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思辨性阅读的核心思维元素也是批判性思维。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是开展中职语文教学的依据。《课标》中指出:“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习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如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探究语言现象与文学形象,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而思辨性阅读的三个要素正是体现了《课标》的要求。思辨性阅读的三个要素:“一是独立、自主的阅读态度,要有质疑的勇气和求是的精神;二是思辨性的过程,就是边阅读边评断,边理解边质疑,边沉浸边反省,边批判边求证;三是在比较与对话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笔者在高教版(职业模块)工程类语文教科书《睡美人》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曾经利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在教学时笔者问上语文课为什么要学一篇文章?读文章就是要学习,学什么?学会和文本对话,学会和作者对话。这就是一种学习。对我们学习语文的每一个同学来说,这种学习很重要。我们就是要学怎么和《睡美人》的作者对话。既然学对话,就要弄清楚他说了些什么,他又是怎样说的。他说的是什么,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他主要讲了一个故事,什么故事?
A角发现了B角的才华,在关键时候把自己的表现机会让给了年轻人。我们可以想象A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人。B角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年轻人。这种做法很高尚。这是我们读了以后首先的感觉。再者,我们也要了解一下作者怎样说这个故事。如果A角发现B角很有才华,关键时候A角走掉了。如果直直地把它写出来,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但是作者不是这样的,写得很有起伏,悬念迭起。既然是与文本对话的话,我们就要看文本与作者怎样来讲这个东西。这是我们语文课应该知道的东西。怎么样讲的,怎样讲好的?大家思考一下,这么一个平常的故事,是怎样讲得引人入胜的,我们能不能从文本当中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在此过程中,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同学想分析导演,导演认真地发现身边的人的时候,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美丽,要舍掉自己的一些看法。有的同学觉得A角很伟大,在关键的时候把机会让给了了别人。有的同学更欣赏B角,面对生活的时候,他能够把握住机会,展现了他很好的一面。人生就是这样,机会来了的时候,你就应该抓住机会,他面对机会能够把握住。
我们除了了解他的内容以外,也应该欣赏一下形式。作者说了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东西。一些很简单的,什么色彩都没有,但是給我们许多想象。A角微笑着坐在那儿鼓掌。这是以少胜多,如果我们这位作者啰里啰唆地写一段话,效果完全不一样。
现在我们读这篇小说就读出了一点味道,而且正在学会与文本对话,读出了我们的感受。学生们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能从几个层面看待文章,展示了学生们良好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思辨性阅读的同时,将思辨性阅读和思辨性写作融合起来,更利于学生思辨性阅读水平的提高,同时实现学生思辨表达能力的提高。
《课标》倡导的思辨性阅读,需要文本多元解读,但是实际的多元解读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误区,这与忽略文本的价值取向有一定的关系。在争论中,有学生认为A角伟大,有学生更欣赏B角,这就展现出了在思辨性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多元观点的存在,出现了学生忽略文本的价值取向。在教学中,要求我们要从编者的意图、作者的本意及时代背景等方面去定位文本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研读文本,吃透文本,只有这样才能在思辨性阅读文本过程中,从多元评价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引导,从而真正做到文本的多元解读与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
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正确运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方式至关重要。文章的思辨性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理性全面地思考问题,来提高中职语文的阅读水平,进而发掘课文中更为重要的文学和文化价值。由于学生在阅读态度的不同、阅读需求的不同、阅读心理的不同,导致对于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不容易把握。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不迷信参考书及权威解读,提倡在尊重文本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多元解读,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由于中职语文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更需要强调思辨阅读下的多元解读,必须与时代价值取向保持一致。
总而言之,中职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教师要提倡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真正做到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实现《课标》的总体要求,即培养出具备新时代要求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①余党绪《我的阅读教学改进之道——思辨性阅读》,《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10期.
[2]朱少山《基于思辨性阅读的文言文教学》,《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6年第09期.
[3]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宿州应用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