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学科提升工程初步成效分析*

2021-06-09杨文娟霍本立姚海燕段汭伽罗志宏周冀英

重庆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科室专家学科

杨文娟,霍本立,姚海燕,段汭伽,罗志宏,陈 波,周冀英,许 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科研处;2.图书馆;3.院办公室;4.党委办公室 400016)

学科建设水平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其能直接反映出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地位[1-2],是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塑造医院品牌的关键手段[3-5]。面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和激烈的行业竞争,各大医院均高度重视学科建设[6],相比于其他医院,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作为医疗、教学、科研等融合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借助于大学强大的科研平台和学科交叉优势,不断适应医疗市场的环境变化,提升医院的创新能力,让医院的学科发展跟上社会整体的发展潮流,全面提升学科水平,引领学科发展[7-9]。

为推动医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提出了“学科提升工程”,旨在通过主动作为,确定学科发展规划,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分迁来渝创建,历经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和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涉外医疗为一体的重点大型综合性医院。院本部开设临床科室36个,医技科室8个,现有编制床位3 200张。

1.2 方法

1.2.1创建学科建设指标评价体系

学科建设指标评价体系是一种定量评价学科实力的重要方法,可作为衡量医院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手段,应用后能客观地反映医院临床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年度学科建设成效,对于医院综合实力及医疗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10]。各学科可以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准确定位,为学科发展提供重要导向,评价体系的正确制订也有利于各学科的全面发展,可为全院学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11]。

本院学科建设指标评价体系是依据相关的文献调研,采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专家会议法,结合本院的具体情况而拟定。涉及医疗品牌、医学教育、科学研究、支撑条件、学科管理、社会声誉6个一级指标,分别给予6个指标不同的权重比例;二级指标16个,各二级指标下设三级指标若干个,见表1。

表1 学科建设指标评价体系(*表示核心指标)

续表1 学科建设指标评价体系(*表示核心指标)

1.2.2成立学科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家委员会

为推动学科提升工程顺利开展,成立了学科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家委员会。由医院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总体负责,办公室负责实施过程中的日常工作,专家委员会负责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修订,以及后期学科建设项目的评审、审核、考核等工作的指导。

1.2.3学科自评、集中汇报及填报申请书

各学科根据总体要求,依据学科建设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自评打分和定位,并按照学科自评总结、学科发展计划、对本学科发展的建议和配套支撑计划3个内容进行汇报并提交学科建设项目申请书。

1.2.4行政职能部门评分及专家委员会评审

根据各学科申报情况,结合学科属性将申报学科分会3个组:外科组20个、内科组16个、综合组7个,每组设参评专家3位,均为学科提升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每组专家依据学科填报的申报书和学科自评打分表,学科提升工程办公室提供的学科打分结果、不同层次学科类别评审的基本要求及专家项目评审表进行评议。

1.2.5医院决策

学科提升工程办公室将专家的评审结果进行排序、综合分析及论证,并将专家的评审意见形成议案,提交医院,由院长办公会结合科室发展思路与医院现状进行最后的决策。

2 结 果

2.1 学科自评结果及申请建设项目类别

依据学科建设指标评价体系自评打分结果及申请建设项目类别,本院首期3年建设期共有43个科室参评,其中品牌学科14个,占比32.6%;优势学科17个,占比39.5%;特色学科9个,占比20.9%;培育学科3个,占比7.0%。共有18个科室的自评分大于500分,见表2。

表2 学科自评打分500分以上的科室及申请项目类别

2.2 行政职能部门评分结果及专家评审结果

依据学科申报书、学科自评打分表,学科提升工程办公室提供的学科评分结果、不同层次学科类别评审的基本要求及专家项目评审表,评审专家对申报的43个学科进行了系统评分,评审结果与学科自评一致的学科共39个。学科提升工程办公室对申报学科的评分结果,共有13个科室的评分大于500分,见表3。

表3 行政职能部门评分500分以上的科室及核心指标分数占比情况

2.3 医院决策结果及管理方式

按照学科提升工程建设方案及目标,原则上按照品牌学科(20%~30%)、优势学科(30%~40%)、特色学科(20%~30%)、培育学科(10%~20%)进行资助建设。结合专家组的评审结果和医院的实际现状,首期3年建设期的管理方式为医院全科覆盖、品牌学科引领、优势学科驱动、特色学科突破和培育学科帮扶“的差异化分层次动态管理模式。首期同意资助42个学科立项,其中品牌学科12个,分别为神经内科、眼科、产科、内分泌内科、呼吸内科、精神科、神经外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骨科、内分泌乳腺外科、耳鼻咽喉科,占比28.6%;优势学科17个,占比40.5%;特色学科10个,占比23.8%;培育学科3个,占比7.1%。所有资助学科建设项目实行给予不同额度的学科建设经费和资源配置,品牌学科资助100万/年、优势学科资助50万/年、特色学科资助30万/年、培育学科资助10万/年,首期3年建设期资助基金共2 380万/年。

2.4 学科建设初步成效

经过不断地努力和初步的探索实践,医院学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医疗服务能力稳中有进,疑难危重症诊治能力日趋增强,2019年门诊量较2018年上升了7.0%,出院人次量、手术人次量分别上升了7.0%和3.7%。医疗阜外能力不断增强,2019年阜外患者同比上升了7.6%,平均住院时间及出院患者人均患者费用分别减少了0.31 d和343元。

2019年共计外出参加学术会议2 290人次,2019年参会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34.5%,充足的经费投入使得全院职工,尤其是青年人才有了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各学科积极主动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进行学术讲座、手术指导及科研项目指导,为提升队伍的技术业务水平提供了更多的机会。2018-2019年度新增国家级人才称号4人次;省部级以上人才达139人次;新增中华医学会二级分会会长、副会长(或副主委)5人。中华医学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分会任职达168人次。

2019年获批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功能性脑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实现了科研平台建设新突破。成果转化项目3项,转化金额达1 000万余元。新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18-2019年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00项,发表SCI论文849篇,最新的全国医疗机构SCI论文排22名。

3 讨 论

学科建设水平是学术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及平台建设的综合反映,医院学科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医院医疗水平的质量,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际就是人才和学科的竞争[12-13]。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本院作为老牌的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三级公立医院,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瓶颈。学科建设贵在规划管理,重在各学科的积极作为,医院以“学科提升工程”为抓手,按照“全科覆盖-学科自评汇报-项目申报-行政打分-专家评审-医院决策立项”原则实施学科建设工作,提出“差异化发展”理念,有效地调动了各科室的积极性,形成了学科建设的大合力,推动了医院的全面高质量发展。本课题组创建的学科建设评价体系,可客观地反映出各学科现状,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切实帮助引导了各学科的学科合理定位。

学科建设是一项持续、长期的工程,其管理规划也要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14]。学科建设指标评价体系仍需在今后建设过程中不断地修订和完善,3年为1个建设周期进行重新评估定位,需及时发现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发展规划,为医院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科室专家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致谢审稿专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超学科”来啦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请叫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