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地域性构建
2021-06-09方景荣
方景荣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江门,529000)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指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文化传承方面开展合作”,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宏观指引;再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 号)指出,“乡村传统优秀文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国家对地方非遗项目(文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皆简称为“非遗”)社会价值发挥的微观布置。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和地方传统文化振兴的双重要求,催生了高职院校校本课程改革和地方非遗价值开发相融合。因此,从课程论的视角出发,针对高职艺术设计“毕业设计”课程,提出构建立足于地方非遗项目,服务于地方非遗产业的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校本课程思路。课程论中的“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1]认为,新的校本课程构建至少需要聚焦以下几个问题:(1)拟实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2)拟开展哪些教学内容?(3)课程如何实施?(4)采用怎样的方法对课程进行评价?
在具体的的教学场域中,即基于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的高职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校本课程构建所聚焦的问题可具体化为:(1)课程教学目标与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目标的融合问题;(2)课程教学内容与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内容的融合问题;(3)课程教学实施与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过程的融合问题;(4)课程考核评价与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结果的融合问题。
从认知逻辑的视角来看,上述观点可理解为:在“为学而教”[2]“素养为重”[3]的教学理念下,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以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为载体,探讨在高职艺术设计“毕业设计”课程中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设计知识、设计方法、设计过程、设计结果深度融合路径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与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任务目标的融合
通过文献查阅、田野考察的方式,对地方非遗项目进行收集;以类型学作为依据,对地方非遗项目进行横纵向分类:横向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3月版)中非遗项目的六大类分类为基准,对地方非遗项目进行归类;纵向上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 号)的四级目录为归类依据,在横向各大归类的基础上,对地方非遗项目进行由高层级到低层级的纵向排列。结合高职艺术设计“毕业设计”课程的设计实践属性,重点关注传统美术类非遗和传统技艺类非遗。而后,根据地方非遗项目影响力与传承创新细则,筛选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非遗项目,与高职艺术设计“毕业设计”课程进行融合,将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的任务目标与课程教学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相互融合,重点通过参与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提升解决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的实际问题能力与设计创新的专业能力。
二、“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内容的融合
根据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要求,结合课程的实践性属性,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基于传承创新地方非遗项目的如下六个问题:1.到底什么是毕业设计?(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需要什么东西?)2.到底进行哪种类型的毕业设计?(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目标如果是文化载体的话,需要哪一类?)3.用什么理论来指导毕业设计?(文化载体创新需要什么样的风格?)4.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文化载体创新的具体细则要求?)5.怎么样才能区别于他人的设计?(如何才能达到甲方/评委/大众的认可?)6.如何进行毕业设计?(为达到文化载体创新的目标应采用哪些设计方法、策略和手段?)
具体融合表现为:
(一)关于什么是毕业设计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4]认为:从课程关联层面上来看,是对已学课程的衔接与归整;从知识技能训练层面上来看,是对前续知识技能的整合与升华;从“学以致用”的层面来看,是“产教融合”的一次尝试。简而言之,毕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进行创作,使课堂教学成果更具社会价值;这与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所提倡的“激活其外在商品层面的市场经济价值”[5]的应用型传承发展理念(社会价值)相一致;前者的实践属性与后者的传承创新本质的一致性,是两者融合的前提条件。
(二)关于如何确定毕业设计的主题
应秉承时效性与“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在“市场选择型和创意拓展型”[6]等方向上择优而行;与此同时,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核心在于文化载体的流通与传播,而这种文化载体既可以是产品类的文化载体,也可以是概念类的文化载体;前者的实践方向与后者的文化载体流通条件的相吻合,是两者融合的基础。
(三)关于用什么理论来指导毕业设计
基于高职院校教育服务地方产业的职能属性,不管是进行产品类文化载体还是概念类的文化载体设计实践,在毕业设计的理论指导上,皆应围绕本土的“人、环境、文化”,以“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作为核心设计理论;这种“本土设计”[7]“精准设计”[8]的设计理念,是两者融合的理论基础。
(四)关于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
“毕业设计”课程属于实践类的课程,遵循实践类课程的一般教学规律;文化载体创新属于产品市场开发范畴,具有一般产品开发的属性,而基于文化载体创新的“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是课堂真实项目教学的个案,正是这种一般与特殊之间的关系,使得两者之间具备互相融合的实践基础。
(五)关于怎么样才能区别于他人的创作
毕业设计的(文化载体创新)创新性应体现在造型、结构、工艺、材质、色彩等方面的差异性上,而地方非遗项目具有多层面、多层级的个性化设计素材,可为文化载体的个性化呈现提供物质保证,这种具有丰富差异性的设计素材,是两者融合的物质基础。
(六)关于如何进行毕业设计
在课程教学中,以地方非遗项目作为切入点,围绕着文化载体创新进行思维发散,形成多种可行实施方案,这种多维度多视角的创新思维方式,是两者融合的思想基础。
如此将“毕业设计”的共性设计知识、设计方法与地方非遗项目的(文化载体创新)特殊性要求融合,实现地方非遗项目的价值转化,推动地方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三、“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实施与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文化载体设计)过程的融合
为实现基于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的“毕业设计”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采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法则。在秉承“为学而教”“以学生为本”[9]两个基本教学原则基础上,以T 型法则作为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贯穿到学生选题、分组、选择导师、创意推导过程、设计提案评价等课程教学实施环节中。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以T 型法则作为“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实施的主要理论依据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创意推导过程是其核心内容,是实现课程教学实施与地方非遗传承创新过程融合的核心部分,具体融合表现为:立足“课程教学内容与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内容的融合”的理论研究基础,在文化载体设计创新环节中,将文化载体造型设计、文化载体结构设计、文化载体工艺应用设计、文化载体材料应用设计等内容模块,与“如何进行毕业设计”的问题与创意设计流程相结合,先后转化为不同的创意设计策略,再融入文化载体设计过程,形成造型角度设计创意、结构角度设计创意、工艺应用角度设计创意、文化载体材料应用角度设计创意等,然后通过创意筛选与优化,形成文化载体设计提案,实现教学实施过程与创意推导过程的同步融合。
四、“毕业设计”课程考核评价与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结果的融合
为了能够客观、系统地对基于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的“毕业设计”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回应“新课改”中为顺应时代发展而提出的“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性命题[10],依据“素养为重”的教学评价导向,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将“毕业设计”课程考核评价的过程性评价与文化载体设计方案的评选标准融合形成创意不同阶段学习记录表,进行师生自主过程评价,将课程的结果性评价与文化载体设计方案的最终结果(甲方/评委/观众的认可程度)融合作为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从客观与主观、过程与结果结合的多方面、多角度出发,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推断和有效交流,以及在具体情境中解释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内容如表2 所示:
表2 以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方式为主的课程考核评价
五、结语
在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驱动下,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与设计创新的专业能力为导向,以专业课程为切入点,将高职艺术设计“毕业设计”课程常规教学与地方非遗项目开发进行深度融合的尝试,以期在地方文创产业发展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上实现突破,而探索出的融合路径将进一步丰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深化高职艺术设计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新的审视视角与可参考的理论依据,同时,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对成果进行推广,为其他艺术设计类课程与地方非遗项目传承创新相融合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