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隐喻视角下嫦娥五号系列报道中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2021-06-09李雪莹梁晓波

长沙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范畴嫦娥

李雪莹,梁晓波

(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2)

一 引言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月球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美丽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月亮也以其缥缈朦胧之美,走进文人墨客笔下,不仅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田园惬意,更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中国的航天活动开始于20世纪 50年代,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000 年11月22日,国务院发表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发展目标。2002年起,原国防科工委组织建立了全国大协作的工程体系框架,结合国际月球探测的主要特点,充分考虑我国的技术水平、综合国力和整体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国实施月球探测的发展思路:坚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不断跨越”的原则,逐步积累技术和经验,及时提高运载能力以适应深空探测的发展需求,分“绕、落、回”三步走,于 2020 年前完成我国的探月工程,即嫦娥工程[1-2]。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搜集整理《中国日报》(China Daily)关于嫦娥五号的系列报道,考察中国外宣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运用,期望通过分析其概念隐喻特点,揭示中国航天事业外宣新闻文本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作用。

二 文献综述

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一个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国家形象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现与象征,是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3]23。国家形象是一国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该国政治(包括政府信誉、外交能力与军事准备等)、经济(包括金融实力、财政实力、产品特色与质量、国民收入等)、社会(包括社会凝聚力、安全与稳定、国民士气、民族性格等)、文化(包括科技实力、教育水平、文化遗产、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与地理(包括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数量等)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可分为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两者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国家形象在根本上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但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国家的实际状况,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塑造的[4]。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大致包括国家的社会制度、民族文化、综合国力、政治局势、国际关系、领袖风范、公民素质、社会文明等[5]。国家形象具有政治、外交和商业的功能[4]。

国外语言学界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主要有:Luc Doorslaer运用形象学理论探讨了新媒体新闻术语翻译中国家形象的建构[6];Bahng GyoYoung利用Hofstede的五个文化维度,对俄罗斯人民、政府、文化、旅游和产品进行民族文化的定性研究,探讨了国家应该如何将本体性作为国家形象[7];Lee SeungJae与Kim Chulwon讨论了韩国旅游业对外宣传翻译对韩国国家形象的影响[8];Adeyemi Adegoju运用历史话语分析法研究考察了在国际社会中抵制尼日利亚消极刻板印象所使用的符号学资源,特别是在西方媒体中该国的国家形象建构[9];Hanna Pieta探讨了波兰语的文学文本被翻译成葡萄牙语后,波兰往往被塑造成既是朋友又是敌人形象的实例,论证了不同译本的文学文本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作用[10];Park Youngwon与Yu Jaesang运用雅各布森理论探讨了2019年韩国广告媒体交流功能对韩国国家形象的建构[11]。

国内语言学界有关“国家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主要有:(1)国家形象与外宣翻译策略研究[12-16];(2)多模态语篇中国家形象研究[17-18];(3)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探讨国家形象建构[19-20];(4)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研究国家形象[21-22];(5) 运用修辞学理论研究国家形象建构[23-24];(6)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讨论国家形象建构[25-27];(7)运用叙事学理论研究国家形象建构[28-29];(8)运用文化话语分析探讨国家形象建构[30]。

对于国家形象的概念隐喻研究,梁晓波详细分析了形象建构中概念隐喻的独特作用,并通过整理和分析所搜集的涉及指称国家名称的大量新闻报道的语料发现,当前在国家形象的新闻报道话语建构中,概念隐喻在认知层面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动物化和人格化、固化性和临时性、民族性、意识形态性[19]。潘艳艳和张辉对《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中的隐喻和转喻进行了识别和解读,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动模式,探讨了两者在构成多模态语篇衔接与连贯方面的不同作用,揭示了该多模态语篇的认知机制[17]。管少阳基于多模态隐喻的理论,对俄罗斯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多个模态如何建构俄罗斯国家形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31]。梁婧玉运用架构理论与概念隐喻理论对 2016 年《经济学人》中国专栏的 124 篇报道进行了架构隐喻分析,探讨了英国媒体对中国经济的态度[32]。目前,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我国航天领域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研究较为少见,仅有李响林基于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考察了航天新闻语篇中隐喻的特点,并分析了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隐喻使用情况的变化[33]。中国探月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标志性工程,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为推动航天事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综合国力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34],自2004年1月以来,已连续成功实施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等六次任务。研究我国外宣新闻报道中航天领域概念隐喻特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航天事业以及我国在航天事业发展中所塑造的国家形象。

三 研究问题与方法

China Daily作为我国对外报道本国信息的重要官方报刊,具有宣传、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作用。本文搜集了China Daily关于嫦娥五号的新闻报道330篇,拟在概念隐喻指导下探讨这些报道的隐喻机制,并揭示隐喻所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本文的具体研究问题为:

(1)China Daily中报道嫦娥五号的新闻话语使用了哪些概念隐喻?

(2)该新闻话语的概念隐喻体现了什么样的特点?

(3)这些概念隐喻建构了怎样的中国国家形象?

本文在China Daily官方网站中,以“Chang’e-5”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搜集到2008年以来的关于嫦娥五号的新闻报道330篇,时间跨度为2008年9月24日至2021年1月29日。然后利用AntConc 3.5.8文 本 检 索 工 具,以“Chang’e-5,China’s/Chinese lunar/moon exploration/probe,lunar sample”为 主 题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506个语句。接着通过人工阅读梳理出具有隐喻概念的隐喻词语。Lakoff等人认为,只有在符合用一类事物去描述另一类事物这一概念隐喻的标准时,才能确定是隐喻表达[35]9。据此我们建立了本文隐喻判定的标准,即凡是一个范畴的概念被另外一个范畴的概念表达出来,我们就认为隐喻产生了[36]5。本部分的隐喻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1)显性,即“Chang’e-5,China’s/Chinese lunar/moon exploration/probe,lunar sample”(相关元素)是A,如“Chang’e-5 is one of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challenging missions in China’s aerospace history”;(2)隐性,即“Chang’e-5,China’s/Chinese lunar/moon exploration/probe,lunar sample”(相关元素)并未出现,直接是其相关元素被隐喻为某种词汇或者表达,如“Whether Chang’e-5 can make a successful return with samples of lunar soil will be a big highlight”。下面我们将结合全文搜集到的隐喻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四 数据与分析

(一)嫦娥五号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语义范畴

通过对嫦娥五号报道中所有概念隐喻进行界定、识别和归类,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主要概念区域及其数量和百分比,见表 1。

China Daily关于嫦娥五号的新闻报道中主要涉及11类概念隐喻范畴,18类概念隐喻次范畴。其具体特征见表1、图1、图2。

表1 嫦娥五号报道中概念隐喻语义范畴及其数量和百分比

续表

图1 嫦娥五号报道中概念隐喻语义范畴频率分布

图2 嫦娥五号报道中概念隐喻语义次范畴频率分布

在嫦娥五号新闻报道中应用最广泛的概念隐喻是与月亮有关的“传统文化”范畴,如“Chang’e(嫦娥)”“Yutu/Jade Rabbit(玉兔)”“Shenzhou(神舟)”“Tiangong(天宫)”“Tianwen(天问)”“Queqiao(鹊桥)”等,此类词汇均源自中国古代神话和诗词文化。中国自古便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牛郎织女鹊桥会”的神话故事,“Tiangong(天宫)”是指紫微宫,是天帝居住的宫殿。天问一号的名称来源于我国古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追求真理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宇宙及所有未知世界的无尽向往与勇敢探索的精神。

在嫦娥五号新闻报道中排在第二位的是“奋进者”范畴,其中涉及最多的是“使命任务”次范畴,其次为“目标”和“精神”次范畴,突出的隐喻词汇为“mission(使命)”,出现712次,“exploration(探索)”出现454次。其他还有“attempt(试图)”“prototype(原型)”“endeavor(努力)”等。这类词汇表达了奋进、探索等意义,此类概念隐喻说明中国航天事业正处于奋发向上、不断探索的初级阶段。“目标”和“精神”次范畴概念隐喻词汇包括“start(开始)”“goal(目标)”“dream(梦想)”“wake-up call(警钟)”“spirit(精神)”等,这类词汇表达了积极、乐观、奋进等意义。

“重大意义”类概念隐喻排在第三位,其中涉及最多的概念隐喻为“成就”次范畴,其次为“力量”“人的动作”和“成果”次范畴。突出的概念隐喻词汇为“success/ successful/ successfully(成功、成功的、成功地)”,出现次数为276次。这类概念隐喻对嫦娥五号完成航天任务做出了极高的评价,是对嫦娥五号圆满完成任务的肯定。由此可见,嫦娥五号在我国航天事业上具有历史性的重大战略意义。

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的分别为“旅程”和“时间”类概念隐喻。“旅程”类概念隐喻包括“路途”和“路标”两个次范畴概念隐喻。“路途”类概念隐喻次范畴词汇说明中国航天事业“在路上”,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路标”类概念隐喻次范畴词汇具有标志性、指向性特点,说明嫦娥五号圆满完成任务在我国航天史上具有标志性重大意义,对未来航天事业的发展起到指向性的作用。“时间”类概念隐喻包括“时间段”和“时间点”两个次范畴概念隐喻。这两类概念隐喻高度评价了嫦娥五号对我国航天事业的目前成绩与未来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说明嫦娥五号对目前中国航天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推动未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亦具有重大贡献。

接下来所使用的概念隐喻分别为:(1)“艰难困苦”类概念隐喻——突出嫦娥五号的任务是十分艰辛复杂、充满了挑战性的,是中国科技上的重大突破;(2)“家庭”类概念隐喻——表达了温馨、关切、挂念的意义,说明即使是在航天事业这样的技术领域,中国也不乏人文情怀;(3)“带领者”类概念隐喻——表达了领先、引领的意义,说明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到世界前列,并起到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作用;(4)“共享”类概念隐喻——说明中国愿与世界分享自己的科技成果,体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5)“篇章”类概念隐喻——说明嫦娥五号对中国航天领域具有重大推动作用;(6)“音乐”类概念隐喻——表达了盛大、美好的意义,说明嫦娥五号在我国航天事业上意义重大。

按照所属概念隐喻范畴的语义相关度进行分析和归类,可以得到三大类的语义空间,各空间具体概念隐喻语义范畴及其频率排序如下所示:

(1)中国航天事业是努力探索的“奋进者”(2 079):嫦娥五号是使命任务(1228)>嫦娥五号是路途(656)>嫦娥五号是目标(103)>嫦娥五号是路标(45)>嫦娥五号是时间点(32)>嫦娥五号是精神(15)。

(2)中国航天事业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伟大梦想(1 743):嫦娥五号是传统文化(1 638)>嫦娥五号是家庭(69)>嫦娥五号是共享(32)>嫦娥五号是音乐(4)。

(3)嫦娥五号开启了新篇章、引领了新征程(1 313):嫦娥五号是成就(624)>嫦娥五号是时间段(301)>嫦娥五号是力量(181)>嫦娥五号是艰难困苦(121)>嫦娥五号是带领者(62)>嫦娥五号是篇章(16)>嫦娥五号是人的动作(5)>嫦娥五号是成果(3)。

由以上三个类别的排序,我们可以看出China Daily关于嫦娥五号新闻报道中的概念隐喻集中体现了中国航天事业是努力探索的“奋进者”,嫦娥五号开启了新篇章、引领了新征程。

(二)嫦娥五号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塑造的国家形象

结合上文对嫦娥五号各类概念隐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China Daily通过嫦娥五号报道中的概念隐喻成功建构了五种中国国家形象:

1.目标高远、梦想远大、筑梦圆梦的中国国家形象。有关嫦娥五号报道中,“传统文化”概念隐喻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对月亮的美好遐想以及对月球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例如:

(1) China has seen breakthroughs in scientific explorations like the Tianwen-1 (Mars mission),Chang’e-5 (lunar probe),and Fendouzhe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

(2) Compared with the CCD optical imaging sensor used in the docking of Tiangong-1 and the Shenzhou spacecraft.

例句中“Tianwen(天问)”“Chang’e(嫦娥)”“Tiangong(天宫)”“Shenzhou(神州)”均为中国历史上关于月亮及太空的美丽传说,“传统文化”概念隐喻命名月球探测器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探索月球的伟大梦想,中国实现探月工程体现了中国筑梦圆梦的国家形象。

2.崛起中自信乐观、面向未来、创造历史的中国国家形象。在关于嫦娥五号报道中,“目标”和“精神”概念隐喻体现了中国对未来充满自信和积极乐观的形象;使用“时间”类概念隐喻,说明嫦娥五号推动了中国的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例如:

(3)The successful return of the Chang’e-5 probe is a vivid demonstration of the lunar exploration spirit of “pursuing dreams,daring to explore,collaborating in tackling difficulties and win-win cooperation”,which shares great similarity of the Olympic motto of“faster,higher,stronger.”

(4) The Chang’e-5 mission will be yet another historic moment for China’s lunar program.

例句(3)中,嫦娥五号探测器的成功返回体现了“敢于追梦,勇于探索,通力合作,共创双赢”的探月精神。例句(4)评价“嫦娥五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的历史时刻”,运用了“精神”与“时间”的概念隐喻,体现了嫦娥五号探月在中国航天事业上的历史意义,证明了中国目前航天发展的实力,表现出对未来充满信心、踌躇满志的中国国家形象。

3.不断奋进、努力追求、勇于开拓的中国国家形象。在China Daily关于嫦娥五号外宣新闻报道中最广泛使用的概念隐喻为“使命任务”,体现了中国在航天事业领域始终保持奋发向上、谦虚谨慎的“奋进者”形象特点。另外,使用“路途”概念隐喻体现了中国航天事业仍处于发展中阶段,仍需要不断奋进、积极探索。例如:

(5) Pei Zhaoyu,a spokesman for the mission,said if the mission is successful,it will be a milestone in the nation’s lunar exploration endeavors and will show the world China’s scientific,techn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

(6) A next-generation engine,that will pave the way for lunar exploration,was successfully tested on Sunday.

例句(5)中运用“使命任务”概念隐喻——“endeavor(努力)”以及例句(6)中运用“路途”概念隐喻——“pave the way(铺平道路)”,体现了嫦娥五号是中国航天人员努力奋斗、勇于追求的结果,嫦娥五号顺利完成任务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做出了贡献,展现了中国在探月的进程中始终保持着不断奋进、努力追求、勇于开拓的国家形象。

4.拥抱新时代、开辟新篇章、引领新征程的中国国家形象。在对嫦娥五号的外宣报道中,较多使用了“重大意义”的概念隐喻,高度赞扬了嫦娥五号的重要意义;使用“艰难困苦”概念隐喻突出嫦娥五号任务的艰辛、困难重重,对能够完成嫦娥五号任务给予了充分肯定;使用“带领者”“篇章”“音乐”概念隐喻,说明嫦娥五号意义重大,推动了航天事业的发展,让中国航天事业走到世界前列。例如:

(7) Chang’e-5 will achieve several breakthroughs,including automatic sampling,ascending from the moon without a launch site and completing an unmanned docking 400,000 km above the lunar surface.

(8) Adopting a complicated technological approach,the Chang’e-5 mission overcame many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including China’s first spacecraft liftoff from an extraterrestrial body and first unmanned rendezvous and docking in lunar orbit.

例句(7)中运用“breakthrough(重大突破)”概念隐喻高度评价了嫦娥五号顺利实施的重大突破,例句(8)中运用“overcame(克服)”概念隐喻说明中国航天人在嫦娥五号任务上克服了重重困难,体现了中国在航天事业上敢于开辟新篇章、勇于引领新征程的国家形象。

5.主动担当、惠及世界、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国家形象。嫦娥五号报道中使用了“共享”类概念隐喻,说明中国愿与世界分享嫦娥五号的科技成果,推动世界航天事业进步,充分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例如:

(9) The Chang’e-5 was the first space expedition from any country to bring back lunar samples in decades,and China has put in place measures to ensure these can be shar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mmunity.

(10) China also expressed its willingness to share lunar samples brought back by the Chang’e-5 probe.

综上所述,China Daily通过嫦娥五号报道中的概念隐喻成功建构了目标高远、梦想远大、筑梦圆梦的中国国家形象,崛起中自信乐观、面向未来、创造历史的中国国家形象,不断奋进、努力追求、勇于开拓的中国国家形象,拥抱新时代、开辟新篇章、引领新征程的中国国家形象,主动担当、惠及世界、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国家形象。

五 结语

本文基于概念隐喻理论,重点考察了2008—2020年《中国日报》嫦娥五号外宣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运用的类别、语义特征及其所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概念隐喻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是努力探索的“奋进者”、承载了世界人民的伟大梦想;嫦娥五号开启了新篇章、引领了新征程,这建构了一个不断奋进、筑梦圆梦、惠及世界、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过程中,由于本文对隐喻词汇的选取主要采用人工阅读、辨认、识别的方法,选取的隐喻词汇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数量上也难免有遗漏。未来研究还可辅以语料库研究方法,以进一步增强研究的客观性。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范畴嫦娥
给嫦娥一个舒适的家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嫦娥”探月,步履不停
12345,“嫦娥”奔月那些事儿
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孙家栋
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航天事业发展新跨越
绝境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助燃剂”
为什么说嫦娥四号登月是独一无二的?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