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2021-06-08王雷
王雷
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大胆调整,同时也是对刻板教学做出的重大突破。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使教学模式更加开放,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磨炼学生的各种能力。而项目學习方法则可以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加有条理地进行,通过确定项目主题,不仅可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明确的指导,同时也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学生能力塑造的影响。
项目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用的显著效果
从本质上来讲,项目学习就是要在教学活动当中确定一个项目主题,以此来让实践活动围绕一个中心来进行,可以更有方向地进行学生素质培养,也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由于实践活动过于分散而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所以,项目学习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用,可以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更有效率,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实践活动当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下,呈现出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导致学生空有满肚子知识,却不能够有效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而在小学阶段开展项目综合实践当中,尤其加入项目学习概念的活动,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迎接社会当中的风风雨雨。
对于学生的评价更加立体 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但学习成绩却绝对不是评价学生优劣的根本标准。学生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学生,其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是多方面,学习成绩不能成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但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课堂教学,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就导致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只能片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会导致教学评价失去应有的意义。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阶段开设之后,学习成绩评价机制才面临被突破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实践活动缺乏量化手段,对于实践活动的评价依旧处于低迷状态,只有在项目学习融入之后,实践活动才有了被量化的可能,成为教学评价的一部分。
项目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项目主题 对于项目学习来说,最主要的就是确定项目主题,项目主题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项目学习的质量。所以,教师要想做好项目学习工作,就必须要确立一个合适的项目主题,所确立的项目主题不仅要贴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基本能力,同时为了加强项目学习的教育意义,还要在项目主题当中融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项目方案有细致,但也要留足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 教师在设计项目方案的时候,不能够片面地认为项目方案越细致越好,项目方案越细致,就表明项目越成熟,对于各种突发风险的防控越好,但同时也意味着,学生的活动就越受局限。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动手,如果项目方案太过于细致,各方面都有严格的意义,学生和牵线木偶有什么区别,又怎么能够得到良好的成长。所以,教师要学会在项目方案中留出足够的空白。
利用有限学习资源进行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能够利用有限学习资源,使学生更好地接收知识、学习知识,提升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项目学习的应用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并有较大研究价值的学习项目。同时,引导学生立足于多方面进行问题研究,掌握多种解决途径。
一是,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遵循能力组织的要求开展课程活动,这和学科课程的纵向垂直组织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综合实践课程注重综合性知识处理问题,创新课程体系。课程的选择综合多个学科,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构建非分科课程制度。项目学习研究主题也是基于学生生活出发,而学生的生活包含社会、自然、主体。对此,项目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团结互助,帮助学生打破不同学科制约,能够利用学科综合解答问题。
二是,实践性项目学习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实践机会,有助于问题研究、能力培养。在实践学习时,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实践性也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基础属性,综合实践课程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项目学习可以让学生走向室外,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进步。项目的研究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可以是教材中的某一个内容。项目的研究内容也可以不拘泥于教材,选择更接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的内容,以借此学习发展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总的来说,项目学习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有着巨大的优势,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项目学习方法,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阶段教育体系当中的运用时间都还较短,各方面的教学准备措施也不够完善。所以,为了使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必须要弥补应用中的不足,这需要教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并积极展开经验交流活动,全面优化项目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柏阳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