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小班常规教育的研究
2021-06-08赵祎
赵祎
幼儿园教育不同于家庭生活,多数幼儿在初始阶段难以适应。笔者在执教期间,发现多数幼儿在入园初,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难以适应园区生活,出现很多行为问题,如不能遵守课堂纪律、吃饭不专心等。小班作为幼儿行为教育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段时间内对幼儿进行行为的引导和约束对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起着重要作用。实践表明,接受过常规教育的幼儿往往表现出纪律良好,能够较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但现实教学中,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仍存在为数不少的问题,如教师不重视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常规教育或者是没有掌握合适的教学方式等。因此,本文以小班幼儿为对象,调查幼儿常规教育的现状,揭示现有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文献综述
概念界定 一是常规教育。幼儿园常规教育是指教师对幼儿执行和遵守在园内的每日生活中的制度和行为准则的相关教育。二是日常生活活动。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是指幼儿每天都要经历的一日活动中,包括入园、晨检、进餐、早操、饮水、游戏活动、睡眠、盥洗、如厕、离园等各种基本生活活动。
理论框架 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强调行为的强化和塑造。他更注重对于的控制,即对于行为的控制,因为幼儿的行为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的影响。幼儿的许多行为会受到幼儿教师强化的影响、强化。换句话可以理解为:能够加大反应率的影响作用,对于行为的发展强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使用强化时,可以运用普雷马克原理,即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例如利用幼儿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幼儿参与不喜爱的活动。
相关研究概况 一是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小班的教师需要对幼儿的方方面面进行管理并且管理的内容十分琐碎。有些教师仅采用比较单一的管理手段,同时没有注意到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这是因为这些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缺乏教育经验以及幼儿园的制度不完善。
二是如何进行常规教育。笔者通过查阅一些论文,总结相关作者提出以下建议:
欧平(论文《小班幼儿生活常规习得的研究》的作者)提出了提高小班幼儿习得生活常规的对策,教师应当重视常规教育,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与幼儿之间建立融洽、温馨的師生关系;为常规教育建立起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尤其要严格要求自身,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让幼儿学习,同时在教学目标的设立中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儿歌等多种形式来帮助教学,让幼儿尽快掌握。
翟姝翠(论文《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教育的行动研究》的作者)建议可以从环境的设置上来引导幼儿,帮助他们尽快建立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可以用音乐的力量提醒幼儿遵守行为规范,或者是将其作为一种过渡形式帮助幼儿;配备更多的教师,还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家园合作,做到一致性教学,保障连贯性;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目标制定时要结合实际。
同时有西方的教育者提出了建立良好的常规的一系列建议,比如:尊重幼儿的意愿,可以让他们先进行讨论和探讨,再共同制定规则。教师也要及时对规则设置的原因进行解释,让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但是教师也要注意教授的行为和方式,留出时间给幼儿适应。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研究意义 笔者通过访谈的方法,探究小班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中常规教学的现存问题,提出若干教学建议。
研究方法 一是访谈法。笔者对所在幼儿园的一名教师和四名幼儿及其家长进行了访谈,对该幼儿的年龄、性别、行为习惯,在幼儿园的日常表现,教师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常规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访谈。二是文献法。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了解学者们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确定本文所要进行的方向和思路。三是观察法。笔者通过对本园幼儿一天的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观察和记录。
日常生活活动中常规教育的问题
本次访谈对象是四名幼儿家长和一名教师,分别对他们的性别、年龄做了统计,对四名家长分别作了访谈,对幼儿的日常行为做了观察并进行记录,并通过他们的班主任和代课教师了解了他们在班级中的情况和表现。他们的年龄在3-4岁,在班级中的常规教育中表现有好有差。
常规教育效果不均衡 笔者所在幼儿园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做到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幼儿也能够接受并遵循教师的教导。就笔者的观察来看,幼儿们普遍能够遵守幼儿园的行为规范。在常规教育七个方面的日常活动中,幼儿在进园、喝水、离园、睡觉四个部分都能够较好地遵守规则,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在上课、进餐和如厕环节,幼儿的问题则较为明显。进园、喝水、离园和睡觉四个部分对幼儿的要求相对后三个环节的要求较少,只需要幼儿适当遵守规则即可。但是上课、进餐和如厕环节需要他们做到长时间遵守或者是需要较多的自主行动时,就难以完全符合教师的要求。
教育以指令、要求为主要手段 笔者观察到,当幼儿在以上任意一个环节出错时,教师多数会及时纠正。教师多以发布命令要求幼儿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在全班面前点名批评幼儿的不当行为或者是指责、告诉幼儿行为的错误性这三种方式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幼儿大多时候能够接收到教师对他们的指示,但是也存在幼儿不明白的情况。另外一种情况是,当幼儿做得较好的时候,教师会在班级里或者是独自面对幼儿时进行表扬和鼓励,或者是要求其他幼儿向做得好的幼儿学习。少数的教师会采用音乐、舞蹈等方式来告诉幼儿正确的行为规范。
教师缺少对常规教育的重视 首先,对于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常规教育,家长、幼儿园对这一教育不重视,部分教师没有把它看作一项必要的、系统性的教学内容。他们更多的是从幼儿园管理的角度出发,希望幼儿能够遵守幼儿园和课堂的纪律,减轻教师和幼儿园的负担。甚至有些家长觉得幼儿只需要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好好听教师的话,在家里怎么样都可以。很明显,这是没有把常规教育的真正目的认识清楚。
其次,家长和幼儿园因重视不够而带来的合作度不够。家园合作对于幼儿的常规教育效果的巩固是极为必要和关键的。小班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坚持力还不是很强,自制力也不够。即使在幼儿园内学习并遵守了正确的行为规范,一回到家里无人监督和指导,新习得的行为很容易因缺乏巩固而很快消退。家长没有意识到帮助幼儿巩固在幼儿园学习到的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幼儿园也没有认识到家长可以在这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是维持了幼儿在幼儿园内的行为规范,对于幼儿在课后的行为调整,没有做到及时地追踪。这就很容易造成幼儿仅仅是在幼儿园遵守规则,也不过是表面上跟随教师的指令,在教师没有看见的时候又很容易犯错误。这也是很多幼儿“屡教不改”的重要原因。
流水线化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进行流水线化的操作和指导,一味按照教师自己的理解或者是幼儿园的规定,而没有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和情况。每个幼儿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的学习快一点,能迅速理解教师的指示,但是有些就比较慢,不能跟上整个班级的进度。尤其是当教师只是用指示、说教等方式对幼儿进行指导的时候,幼儿们很容易感到不理解而做错。犯错的幼儿会更加担心自己再次犯错误,于是就不敢问教师。
单一化教学 教师的教育技巧缺失,教学模式未能系统化。笔者观察发现,教师教育以指令、要求为主要手段,缺乏多样化的教学。同时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大,未能将它视为一个系统化的教学过程,更多的就是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面对小班幼儿时,教师们并没有像讲授其他知识一样采用多媒体或者是舞蹈、音乐等多种教学模式,而是单一的说教或者指示。这使得小班幼儿,尤其是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够的幼儿,不知道如何去做。
问题解决对策及实施路径
这一部分将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具体如下。
转变教师传统认知,树立“幼”“教”结合的教学观点针对幼儿“屡教不改”的问题,可以从以上研究中发现,他们是未能了解遵守常规教育的原因和意义,只是按照教师的指示和命令完成。因此,首先需要恢復幼儿自身的主体性。
幼儿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和主体。无论是何种教育内容或者教育形式,都必须以幼儿为中心,根据幼儿的需求和能力来进行教育。现有的常规教育中,几乎都是幼儿园或者教师从课堂和园所的要求出发而制定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忽略了幼儿的声音。要恢复幼儿的主体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倾听幼儿的建议,在制定规范或者规则时候可以与幼儿聊一聊。小班的幼儿虽然没有独立和成熟的思想,但是有些幼儿还是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教师应该把幼儿当成一个具有独立性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想法,分析他们想法产生的原因,再进行筛选。第二,多方面了解幼儿的需求和习惯,以他们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教师不仅可以通过与幼儿直接沟通来了解他们的需求,也可以利用观察、与家长交流等的方式间接地对幼儿的需求进行评估。
提高教师的常规教育意识和能力 一是将常规教育纳入正式教育。常规教育作为小班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却被幼儿园的很多教师当成一个教育的附加部分,未将其充分重视起来。这就造成幼儿的行为习惯在小班没有及时地得到纠正和调整,到了中班乃至大班,教师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一部分幼儿进行教育和监督。常规教育并不只是对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叮嘱,而是应当把它当成正式教育内容中的核心部分。因此,教师们需要重视常规教育,提高自身的常规教育意识和能力,将常规教育引入课堂,给幼儿传递专业的知识,教会他们如何去做。
二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教师流水化的教学模式,小班幼儿虽然年龄相仿,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能力和需求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也需要多样化的形式,这样他们才更容易接受。据笔者了解,教师们之所以没能够进行正式的常规教育,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的能力不足。这些教师并不懂得常规教育应该做些什么和如何去教。他们自己都没有清晰的概念和专业的知识,更不用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面对这样的情况,园所就需要及时为教师提供适当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教师也应当广泛学习,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去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优良技巧。
三是利用家园合作,强化幼儿良好行为。教育并不是幼儿园或者家庭一方的责任,而是应该二者合作起来共同承担这一责任。虽然家庭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教育技巧,但是可以帮助幼儿巩固在幼儿园学习的成果。幼儿园具有专业的人才,但面对幼儿园之外的地区和时间,无法追踪到幼儿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与家长要统一教育理念,树立家园合作观,携手共进,如此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学习和巩固学习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