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美少年”评选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2021-06-08魏丹丹
魏丹丹
初一年级是中学的初始年级,更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握住这个关键时期,对学生做正向的、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引导,为他们能够成为“健康生活,有责任有担当,具备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的好青年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达到这一目标,建立有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用的学生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以上思考,“五美少年评选制度”应运而生。此评选制度将学生常规管理目标与学生终身发展目标相融合,班主任工作导向与学生发展导向相融合,依据初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提炼出“形、勤、韧、言、技”五方面的发展要求。并依此在初一年级开展“五美少年”的评选工作。“五美少年”的评选旨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技能,端正学习态度,塑造健全品格,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形成成果有所创造。
“五美少年”的评价具有怎样的内涵呢?
“形”美的内涵。依托学校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规范,对初中学生的穿着、发型、配饰提出要求,提倡符合中学生身份的着装,渗透平等的着装意识,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勤”美的内涵。广泛宣传“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的文化理念。鼓励学生勤于提问,勤于动笔,勤于反思。
“韧”美的内涵。提倡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找借口,不躲避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坚持做对的事,努力突破自我。
“言”美的内涵。“语言是赐予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要求学生使用文明的语言;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倡导学生在合适的场合,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技”美的内涵。鼓励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自我。不仅掌握学习的方法,也能掌握劳动的技能;提倡学生在喜爱的领域熟练掌握多种技能。在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创造。
“五美少年”的评选制度,还表现出实用性强,针对性强,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首先,“五美少年”评选制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五美少年”的评价制度,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终极目标,将价值观的引领作为核心动力,同时又与年级、班级的常规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
结合初一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初中的实际情况,从培养学生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入手,“五美少年”的评价指标与对学生的常规要求结合在一起。如“形美”的评选与班级每天的仪容仪表检查,每月一次的年级仪表检查结合等。这些评价项目的确立,不仅给学生的发展在实际操作层面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也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明确了方向。
其次,“五美少年”评选制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段论,12至18岁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在这个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而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这个阶段的初始期—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必然要经历社会、家庭、学校、班级对其角色定位所提出的新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年级管理的角度出发,借助年级评价制度,给出学生发展的价值导向,逐步引导学生向“全面发展的人”迈进。
“五美”的提炼不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而且是从学习生活的实际中生发出来。根据初一年级“五美”对应的评价标准,看上去“门槛”并不高,但对于现代的中学生来说,按学校要求穿着校服,将作业按时定量的完成,熟练掌握扫地、拖地、擦黑板这些基本劳动技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所以,“五美”评价指标的确立是有极强的针对性的。
再次,“五美少年”的评选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形、勤、韧、言、技”这“五美”的考核指标是依据初中学生整体的发展特点和初一学生刚刚入学的情况制定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其中具体的考核指标是可以进行变化的。从这点出发,“五美少年”评选制度体现出特有的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不仅如此,“形、勤、韧、言、技”这“五美”是依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来的,它的上层概念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维度统辖下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最终指向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这一点看,“五美”的评价不仅可以指向“形、勤、韧、言、技”这五个方面的素养,随着学生年龄和能力的提升,“五美”还可以增加更多具有价值导向的新内容。
“五美少年”的评选每月进行一次,由班级根据量化评比结果出示名单。这项评价制度实施一年以来,获得“五美少年”称号的同学由每班三四人增至六七人。在四十人的班级中所占比例还是比较少的,但“五美少年”评价旨在年级树立榜样,并非是具有普遍性的奖励。在此基础上,每个班级依托“五美少年”的评价标准,衍生出了“合格生”的评价标准。每个班“合格生”的评价标准不同,但都共同体现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誤”的育人理念。
当然,在年级管理的过程中,只有“五美少年”的评价作为导向还是不够的。高尚的育人理念,完善的管理制度,教师对学生的爱,缺一不可,唯有多措并举,方能实现“育人”这个终极目的。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