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幼儿理解“数”的概念
2021-06-08王江旭
王江旭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了“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的目标。苏联教育家加里宁也曾经指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中班幼儿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中班幼儿数概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促进幼儿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有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运用操作材料,探究数学奥秘
瑞士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数的构造和逻辑的发展是手脑并进的。数学活动中,丰富的操作材料如同桥梁,是幼儿进行数学活动的必须品,动手操作材料是连接数概念的纽带。
单一目标 自制 “插花”玩具,花瓶上写有1~5的数字,孩子们根据花瓶上的数字,往里相插相应的花,逐步出现6~10的数字进行插花。这樣,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促进他们数概念的初步形成。孩子们在活动区中,通过操作材料对“数”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理解。4~5岁的儿童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物体的认识往往需要借助具体、直观的材料。活动材料要有利于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地探索。
多重目标的整合 如自制“胜利足球”玩具,通过投放三种不同的足球拼图,供幼儿观察、操作,从而使幼儿在区域活动的开展中完成教育目标。三个足球游戏,从按数取物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从积累拼图经验到数字与花色的一一对应;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多种操作方式的整合 如“拼图”“镶嵌”等玩具,通过多种操作方式,完成幼儿与材料的积极互动,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最初的关卡就是点数拼图上的水果,说出总数找到对应数字拼好即可,之后与幼儿商量把水果图片剪成拼图,拼好后点数,说出总数,增加新挑战。后来我在拼图中增添了磁力贴,幼儿自制卡片,后面粘上磁铁就可以随意拼摆,帮助幼儿感知磁力,完成按数取物的游戏。同时寻找生活中的实物按照数字任意摆放,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让数学回到生活。带着数学目标的玩具,让幼儿极其感兴趣,在操作中形成初步的数概念。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的意义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互动中实现的。数学源于生活,数量、形状等都存在于生活中各种事物之中。如:秋天,落叶纷飞,孩子们可以去捡落叶,比一比落叶的大小、分一分落叶的种类;收餐具时发现餐具多了一个怎么办;绘画手工活动用的绘画笔、剪刀等怎么分类。因此,我们重视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有机渗透数学方面的教育。例如户外活动时,我们请幼儿观察比较,幼儿园里的大树,哪棵树干比较粗,哪棵树干比较细,哪棵树高,哪棵树矮,柿子树结柿子了,玉兰花开了,请小朋友抬头数一数,看看自己能发现几个柿子、几朵玉兰花……这些种种都是渗透数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从中可以让孩子观察发现周围生活环境中的各种数学信息。孩子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分碗筷,先数数家里有几个人,应该分几个碗、几双筷子、几把勺子才合适等等。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和孩子一起玩各种有关数学的游戏,让孩了领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所用。
开展情境游戏,理解数量关系
情境是指运用各种直观形象手段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吻合的、能激起兴趣、引导观察、活跃思维的环境气氛。
故事情境:幼儿数概念活动导入和展开的好帮手 “故事情境”是指在活动中创设一个或若干个能将幼儿注意力吸引到活动中心上来的有角色、有一定故事情节、主题符合幼儿认知的故事情境。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会创设“去小熊家参加生日聚会”的情境,吸引幼儿的探究欲望,情节随着活动可继续延伸,帮助幼儿在故事发展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数概念。
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对于幼儿来说前者更为有效。意义学习是指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的和非人为的联系。对幼儿来说,“小熊”“过生日”“排队”“坐车”等都是旧知识,“序数”则是新知识,故事情境帮助幼儿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有效的意义学习,符合认知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
递进任务:幼儿在活动中掌握数概念的好支架 “递进任务”是指活动中教师交给幼儿,需要独立或合作完成的若干难度递进的任务。这些任务将数概念活动过程串联起来,成为帮助幼儿实现有效学习、教师实现有效教学的支架,这与“支架教学”理念一脉相承。
游戏操作:幼儿实现数概念自我建构的好方法 所谓“操作”,即强调幼儿在活动中要“动”起来,直接经验是处于前运算阶段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助力;“游戏”是对“操作”的修饰,“游戏操作”可称为“在教师引导下以材料的自由操作为基础、以幼儿的发现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方法”。突出数概念活动中“操作”的趣味性。
幼儿在不断探究中获取经验,教师在不断研究中感受成长。数概念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概念,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北京市延庆区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