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落实
2021-06-08王娟
王娟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阐述了地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提出了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为我国地理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坚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程内容的性质为基础,找准课程内容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契合点,合理设计符合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在且行且思中逐步渗透,逐步达成。本文结合本学期所讲的“农业的区位因素”一课,谈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结合具体区域落实相关知识
在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时,具有将认识对象置于特定空间进行认识的意识与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的学生大部分生活在城市,即使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对农业生产也缺乏应有的常识。本节课又是学生初次接触“区位”这个概念,再加上一些学生初中没有选考地理,区域地理的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基于此,本节课选取了黑龙江省五常市这个较小尺度具体区域的水稻生产让学生进行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生根据学案上提供的五常市的气候图、地形图、土壤分布图、人口密度图和相关文字资料等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抓手,有具体事实的支撑,更能进行深入分析,避免了泛泛而谈。
通过社会调查提高实践力和探究欲
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往往与书本上的差异较大,当学生面对现实问题时,往往能第一时间产生强大的解决问题的动力,自觉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问题。因此,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笔者设计了“调查你家所吃的大米的品牌和产地”“调查你家附近超市销售的大米品牌、产地和价格(至少10个)”以及“调查超市中同等重量(5kg)的价格排名前三位的大米品牌及产地并拍照(要求:照片上要有相关大米的包装、价签信息)”的社会调查活动。
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发现:90%的同学家里吃的都是东北大米,而且东北大米在市场上占的份额达到了95%以上,且市场上销售的东北大米中,又以五常市的大米比重最大,售价也最高。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及前一环节的复习,学生已经知道南方地区水热条件适合水稻的生长,是水稻的集中产区,那么市场上的南方大米比重理应更大。而社会调查结论使学生在理论和现实间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迫切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进而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愿望,为后面农业区位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通过走访超市,收集汇总资料等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设计有梯度的问题链提升思维能力
本节课采用了“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用问题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围绕黑龙江五常市的大米生产,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分析五常市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问题二:五常市应该怎样改造不利条件以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问题三:我们都从哪些方面分析了五常市的水稻种植条件?从中提炼、概括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方面?问题四:五常大米售价高是因为其品质好,从农业区位的角度分析使五常大米品质好的区位条件有哪些?问题五:从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中任选其一,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或实地调查分析使其品质好的农业区位条件?通过有思维梯度的问题链条设计,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全面、综合、辩证地分析真实的地理问题。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对已有知识进行推理、筛选、重组的过程,既让学生在一个贯穿全过程的情境中发展了地理综合思维,也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有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性表现,有利于学生思维广度的拓展与思维深度的挖掘。
在真实问题中感受人地协调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组成部分中,人地协调是基本价值观念,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上位目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强化保护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思想。
本节课学生在分析五常大米品质好的原因时了解到:五常市纬度高冬季氣温低,对病虫害有天然防御作用。另外,五常市政府大力推行水稻“三用三不用”(用有机肥不用化肥、用生物制剂不用农药、用纸膜覆盖及人工除草不用除草剂)、土著农耕、鸭稻共作等生态有机种植模式,从而使得五常大米绿色、有机、无污染。这使得本就口感出众的五常大米锦上添花,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这也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认识到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教师应树立先进的地理教育教学理念,在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立足既定教学目标,围绕实际内容,以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水平为出发点,采用多种手段,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作者单位: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