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激活的七大引擎与留人的奥秘(上)
2021-06-08何欣
何欣
当员工遭遇职业天花板
我和中大岭院的EMBA同学聚会时,有位同学把他对公司人才管理的一些想法跟我做了交流,其中有一个故事我印象特别深刻。
A公司是一家小型私营企业,主要从事手机零配件的销售和贸易业务。原公司业务总监小刘能力强、情商高、客户资源广,不仅个人业绩连续几年是冠军,也助推了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总裁对小刘非常器重,并多次在公开场合对他大加赞赏。很快,小刘由普通业务员升任部门总监,又因为受到总裁的器重而在各平级部门中颇有地位。
但是由于公司高层职位有限,小刘晋升的空间已到尽头,于是小刘向总裁提出辞职。他在辞职信上说,很感激公司的栽培,但他更希望追求自己事业的发展,所以决定离开公司。再三挽留之下,小刘还是离开了公司。小刘的离去让总裁无比恼怒,但既然公司已经不能为其提供更大的事业发展空间,对他的离去能过分苛求吗?更为严重的是,过了几个月,有知情人告诉总裁,小刘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并利用自己在A公司工作时建立的客户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经营着与A公司类似的业务。由于小刘在A公司曾经独当一面,许多客户和重要信息都由他一手掌握,他离开后,A公司其他人既不熟悉这些重要信息,又暂时无法担当起业务总监的职责,不少客户纷纷转向,与小刘的新公司进行合作。这使本来近期就业务不佳的公司面临更大的冲击。如何解决小刘离开后与原公司“对着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小刘这类骨干员工,除了晋升与加薪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激励办法呢?
显然,A公司所遇到的管理者离职创办业务相近公司的问题,具有极强的普遍性。小刘在A公司工作多年,但高层职位有限,为寻求个人职业的发展而辞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职场行为。同时,由于小刘具有极强的工作能力,又掌握着公司关键客户信息及一些社会关系网,独自创业具有先发优势——既可以迁移工作能力,又可以有效使用过去的客户资源及社会网络,避免“零基础创业”。因此,不少遭遇职场天花板的优秀人才,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从当前来说,A公司应该如何应对小刘与其“对着干”的问题?我认为,公司之间秉持“竞合”的原则,可以有以下两个方向:
A.合作类:和小刘洽谈,毕竟过去同事一场,由A公司向小刘的公司注资,成为股东,双方在产品链、业务区域上优势互补,共同创业;或参考万科的“小草计划”,为符合条件、有意愿创业的员工提供数额不等的资金,同时提供合作方、专家等资源支持,帮助员工创业,以此扩大商业生态圈。“小草计划”是一种孵化创业的形式,依靠万科自身的资源,为创业团队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同时一系列规定也保证了该计划的可操作性:员工创业需有益于万科生态系统;创业员工需离职,但两年内可选择回归万科。
B.竞争类:利用A公司自身规模优势,通过价格战、产品创新的方式,打垮小刘的公司,毕竟小刘才刚刚创业,公司规模较小;或与老客户洽谈,开出更为优厚的合作条件,重塑合作网络;再或者,直接通过媒体传播小刘背离商业诚信原则、利用原公司渠道恶性竞争的“白眼狼”行径, “撕破脸皮”,实施舆论宣传层面的进攻——不过,这样双方都难免“吃相难看”。
从长远来说,一定要想办法杜绝类似事情的发生。公司
一方面要培养及激励人才,另一方面又不能被人才所绑架。从这个角度来说,“激励”与“保留”是一套相辅相成的策略:不能激励过了,人也走了;也不能费很大力气留人,结果留下的却是庸人。根据上述案例,我提出六点参考建议(见表1)。
下面,讓我们从组织激活的“七个引擎”角度,聊聊关于组织里的人才激励与保留问题。
引擎1:总报酬模型——员工激励的多样性设计
先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老板,你的公司有一个员工设计出一种新的工艺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有两个方法奖励他:一是给他3000元奖金;二是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个操作方法。你会选哪种?员工会欢迎哪种激励方法?
答案显然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是收入比较低的基层员工,大概率会选择第一种;如果是收入偏高的中高层员工,他可能更倾向于第二种。这就涉及一个观点:激励要有多样性的设计。
过去,很多管理人员认为,吸引或保留员工的大多是物质性的激励(工资),或者发展性的激励(升职),但现实不一定是这样。
广东某家电制造企业的一个部长曾跟我说了一件有趣的事:在他的部门里有三名员工,已经工作了五年多,打也打不走,骂也骂不走。我问他:“是不是每年都有加薪或升职?”他说:“没有,包括他们这些年的绩效考核也是在中等偏上,很少有专门的奖励。”我很好奇,“那你问没问过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会走呢?”他说,“前一段绩效考核结束,我跟他们面谈的时候特意开玩笑地跟他们说,你们几个在这里也做了很久了,有机会可以出去看看。结果他们说,我们是不会走的,除非公司搬家了。”——试想,如果你像他们三个一样,家就在公司旁边,上班只需要步行五分钟,你会怎么看待这份工作呢?
表1 面向未来的组织激励策略(建议)
这个答案很有意思。我们可以说,这三个员工就是冲着家庭与工作平衡,或者稳定来到公司的。但如果他们从事的恰好就是一些维稳型的工作,如行政、服务,且对事业没有更高的追求,那么追求稳定又有什么错呢?只要他们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职工作,他们就是“人岗匹配”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吸引或保留员工的,除了工资优厚或个人发展,至少还有稳定或其他要素。
达尔文有一个著名的观点:一个生物圈存在的最大的稳定性,就是来自于多样性。在组织当中,员工的类型不同,追求也不同。即便是以“狼性”管理著称的任正非,也将员工分为普通劳动者、一般的奋斗者、有成效的奋斗者三类。
经营人,远比经营事要复杂,它不能只靠一种方法,而需要靠一个系统。
如果我们把员工看重的要素加以整合,就能得出一个基于多样性激励的模型:总报酬模型(见表2)。
●工资
这里所说的工资,是指劳动合同里明确的“岗位工资”,不涉及福利、年终奖、股权等变动性激励收入。工资是很多管理者普遍意义上认为的员工激励的主流方式,但恰恰它的地位比较尴尬。通俗地说,一个管理工具,如果你觉得重要,我也觉得重要,但我们两人都说了不算,那么它就不应该成为主流的管理工具。举个例子,一个母亲对孩子说:“孩子,如果你数学考到98分,妈妈就带你去游乐场。”孩子问:“可以去东京迪斯尼吗?” 如果这个家庭很有钱,金钱这个“工具”是这位母亲可以控制的还好,但如果这个家庭每个月的工资总额不足万元,她能答应孩子的要求吗?显然不能。因为对她来说,金钱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支配的工具。
企业内的管理者,都做不到想给谁加薪就给谁加薪,因为他们都说了不算。即便老板说了算,但他更清楚“节流”意味着什么。以工资作为主要激励手段,不仅影响利润,还会影响财务报表中的“股东权益”,必须审慎对待。就像行政工作是经营活动的一种保障一样,以工资为代表的物质激励,也是激励中的一种保障要素。如果要以它作为主流激励手段的话,那么自然是“越多越好”。
●福利
福利是一种“比较出来的幸福”,在于管理者的创意和用心。它可能花钱,也可能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比如,某公司给孕妈妈们安排了每个月一次的“准妈妈课堂”,这是福利。如果A、B两家公司都有食堂,如果A公司的菜品比B公司好,那么大家就会说“A公司的福利更好”。
我在跟一家地产开发公司的项目总团队交流时,提到团队福利建设,一位项目总滔滔不绝地倒苦水,说他的项目地点偏僻,从市中心开车上班都要近2个小时;中午想点餐,周围快餐店却少得可怜;再加上项目在建设初期,办公环境恶劣,大家都在板房里面办公,门口就是一片工地。他的结论是,这种条件,根本不可能搞什么福利建设,员工能不离职就不错了。
我承认,这种情况的确比较“恶劣”,但福利建设永远在于管理者的创意。我是这样给这位项目总支招的:
首先,在交通方面。可以想办法找上级区域公司申请班车;如果班车申请不到,可以盘点一下团队内哪些人开车,让开车的同事上班时捎带那些没车的同事,坐车的同事每月给开车的同事凑点油费;同时,开车的同事早上相互接人的话,可能会影响上班时间,那么作为项目总经理,可以找上级领导或人事系统申请,上班时间相对弹性一点,比如公司要求早9晚5,那么你可以申请早9点半晚5点半,这样在总时长上也不会有问题。
其次,在吃的方面。如果点餐不方便,那就鼓励大家带餐,项目总拿出一点项目经费,买个微波炉和电冰箱,给大家带餐提供便利;如果大家不愿意带餐,完全可以从项目经费里抽出一点钱,从所在地的村镇上请一个阿姨帮大家做饭,解决吃饭问题。
表2 总报酬模型及操作思路
最后,办公环境问题。办公环境是硬条件,无法改变,但完全可以做到“板房外面什么都没有,板房里面什么都有”,安排项目行政人员把板房内部好好布置一下,环境温馨一点,让大家有“回家”的感觉。同时,让行政人员买一些零食、简单的健身器材,让大家饿了累了可以调节一下。我有一个感受:办公区环境每温馨一分,员工下班时无意识加班的概率就提高一分。如果办公环境很恶劣,而管理者又无所作为,那么员工一定每天巴望着早点下班回家。
福利建设讲究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因人而异,讲究管理者“有心”,就看你关不关心员工的需求,敢不敢想,会不会想。
●员工认可
这是一个很强大的精神激励与行为引导工具。首先是“正负向”问题,管理者既要善于鼓励人(正向激励),也要善于批评人(负向激励)。有些人盲目照搬一些管理理论,说“表扬要公开、批评要私下”,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如果一件事情对团队而言,既重要且有重复犯错的概率,那么公开批评就是为了教育大家,这样会提高管理效率,也可避免发生遗漏后某些人重复犯错;而一件事情如果不那么重要,或没有重复犯错的概率,私下批评当然可以保全下属的脸面。但如果某个下属的脸皮薄到你公开提他名字他都受不了的地步,那么你还要不要无限制地迁就他而拉低你的管理效率呢?我的建议是,就事论事,选择你认为管理效率最高的打法——管理没有绝对公平,也没有绝对完美,什么都想要是最贪婪的,也最有可能是效果最差的。
另外,员工认可还需及时。这是一个时间效率的问题。如果要认可员工,那么越早效果越好,越晚效果越差,甚至会被忽视。如果现场来不及,那就发个微信、打个电话、发封邮件,这些都可以在你想认可员工那一刻及时进行。这种意识很重要。
人类社会当中的所有人,包括孩子,对于激励的及时性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敏感度。激励的时间效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
●工作生活的平衡
坦白来说,这一点在现代企业中很难做到,很多年前就有员工说企业 “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牲口用”。 2019年,很多企业又被“996”推到了风口浪尖。即便是几乎不加班的企业,要想完全做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公司不养闲人”。
表3 組织执行力弱的原因(含建议)
我下意识地问:你们这不就是“画饼”吗?他反问道:“何先生,你在深圳住了这么久,平时一定去过香港或澳门吧?”这一下让我想起,当我在香港逛街迷路找商场保安问路的时候,那些保安的状态确实很像画中的“管家”,不卑不亢,谦和有礼。我想,也许在他们心里,保安和IT公司的技术人员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这位物业经理最后说:“我认为我们作为管理者,应该给每一位员工带来职业的价值感和认同感,不管他是谁、在什么岗位、收入多少。”
这种“职业认可”,有效地规避了员工受外界影响而贬低自身职业价值的行为。
●“希望系统”还意味着为人才创造“比较优势”
2019年,我跟一个零售企业的店长交流。他说,他们这个行业,基层员工收入低,社会认知度低,而且员工普遍对未来没有太大的期许、动力不足,所以人难招,有的干几年没啥奔头就回老家务农去了。于是,他经常在跟年輕员工吃饭时聊天,讲他刚来大城市的时候,住在五环外工厂旁边的小出租屋里,每天5块钱的伙食费,住木板拼成的小床,穷到用自己的秋衣秋裤盖着当被子。他说:“我希望他们能意识到,虽然他们看到现在的我很光鲜,但当年的我还不如他们,他们只要肯努力,未来一定会比我更强。”
这种策略属于“希望系统”当中的“比较优势”策略,通过让人看到标杆或榜样与自己同时段的对比,发现希望、建立起“比较优势”。这个策略由于卷入了一个比较对象,所以激发员工面向未来的动力就更有说服力。我给它起了一个心理学名称,叫做“希望疗愈系统”。
试想,如果一个人毕业超过10年,参加大学同学会的时候,他会最厌烦、最惧怕什么?显然是同学“炫富”,因为这是对方带来的“比较优势”。当有位老同学,言必称自己做到了某五百强企业事业部总经理、年薪拿到了多少多少,肯定会让人极度不适,甚至会因为没有他这样的“机会”而感到人生很绝望。那怎么办?难道推开门去跳楼?当然不会。大多数人会找到自己强于他的地方,建立起“比较优势”,从而重塑信心。比如,他会在同学会之后跟自己说:“那个人有什么了不起,别看他赚钱很多,但天天累得像条狗,身体这么差,忙得没时间陪小孩,万一他小孩长大了不成器、败家,把他的钱都败掉了,那他不也是白干?——我们不比谁钱赚得多,我们比谁家孩子有出息。”回到家,他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摸摸自己小孩的脑袋,说:“孩子,你一定要努力啊,你是我的希望。”
上面这个过程,我们虚拟推导了一个普通人的“希望疗愈系统”,它总能在人绝望的时候,通过差异化的“比较优势”,帮一个人重新建立起希望,避免本人走向绝望的极端——这就是“比较优势”的作用。
(未完待续)
作者 碧桂园集团原营销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