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2021-06-08姜明明

学理论·下 2021年4期
关键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姜明明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升华出“仁”“民本”“诚信”“见利思义”等宝贵的思想精髓。“双创”方针即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我们在深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的丰富资源的基础上,深刻认知其时代价值,理解、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意义,从前提条件、关键环节、动力引擎、突出优势、扫除障碍等环节探寻“双创”方针的实现路径,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双创”方针的提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其遵循的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更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的基本内核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提到,“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华传统文化,即是我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是影响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传统,其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遗传性,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和变异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文化,是经过批判扬弃和创造发展的文化。它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是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最强大的精神命脉,是实现文化复兴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的丰富资源及时代价值,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黏合剂”功能,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建构起了十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思想精髓。

第一,仁。从基于“仁者爱人”家族式的亲情,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孝悌之情,再到由“仁”派生出来的“忠恕之道”,逐渐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的宽广情怀和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社会生活中浓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可见,爱人、孝悌、忠恕是“仁”最核心的精髓所在。

第二,民本。“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尚书·泰誓》),顺应民意即是顺应天意,而顺应民意的核心就在于“得其心”,要敬民、重民、爱民,最根本的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从民众的需求出发,保证民众的利益,如若与民众的利益发生冲突,则应以民众的利益为重,“民惟邦本”,才可“本固邦宁”。

第三,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言必信,行必果”,诚信也是为人处世的不二法则;“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四书集注·孟子集注》),明辨嘉言懿行则是坚守诚信的精神动力;“足食、足兵、民心”,诚信更是治国理政要义之所在……守信用、讲信义,自古以来就被公认为是中国人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无论是立国、为官,还是做人,诚信都是一笔无形资产,是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

第四,见利思义。“先义后利”是中华民族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利义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的取向判断。“见利思义”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准绳,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中华民族义利观的最高境界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种崇高的大义精神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事业当中。

第五,和合。中华传统文化以“和”为重要价值取向,历来讲求“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深入民族血脉。最初崇尚“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的人与自然共生,而后随着“熟人圈子”的逐渐扩大,萌生了“人心和善”的道德觀、“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以及“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合”的范围也扩大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而不同”、人与社会之间的“礼之用,和为贵”、人与世界之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第六,大同。《礼记·礼运篇》最早定义了“大同”的概念,认为“大同社会”需达到三种境界:“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选贤与能”的为政方略、“讲信修睦”的社会秩序。继“大同”之后,《礼运篇》紧接着描述了以天下为家、礼义为纪、兵刑为用的“小康”。“大同”在于行,“小康”重于隐,而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是迈向“大同社会”的必经之路。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认真学习“四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弘扬者、践行者。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全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正确观念和积极思想,如天下大同、同舟共济、无私奉献、一诺千金等,将新时代发展和社会实际深入有机结合,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生命力,更具传承性。

“双创”方针,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提出,实则是对古老的精神传统的当代解读和时代化运用,二者之间既密不可分,又各有侧重。“创造性转化”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指出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于革新,侧重于“革”,即为根据时代发展特征以及实际要求,对于一些具备利用价值的理念以及落后的表达方式给予改造,结合新时代环境赋予新的内涵以及活力表现方法,从而激发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创新性发展”来源于《诗品·纤》中的“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表达了唐代诗人司空图追求适时探究、永不停步的理念,侧重于“探”,即发现、发展,要求我们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对传统文化的理念进行挖掘、延伸、拓展,充分提升其影响力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的渗透力。“双创”方针的提出,不仅划分了有利于时代进步的传统文化与带有时代的局限或糟粕文化之间的区别,又为新时代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转化以及发展,是提升文化自信以及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深层次的力量源泉皆来源于此。面对“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历史智慧、汲取政治智慧,延续、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命脉”,从博大浩渺的传统文化中获取力量,使其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强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发动的一台文化引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财富,影响和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更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和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为整个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价值和智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基于此而形成的“孔子热”“中国文化热”经久不息。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世界上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包含儒家思想等在内的文化精髓对于当下的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和实际价值,通过“双创”方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运用,有助于我们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新时代中国人的精气神,让世界倾听中国、重新认识中国。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基础条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双创”方针的逻辑起点和前提条件。贯彻“双创”方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转换,这不是简单的扬弃,关键要形成契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念而又具有时代气息的价值元素和道德符号,继而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之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杰出范例,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建设,既是对中国特色的历史性关照,又是对当前社会意识形态中国家、社会、个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辩证把握与引导,涵盖了“仁爱”“义利”“正义”“诚信”“和合”等道德理念。

总之,“双创”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出发,从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现状出发,研究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把握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有效路径。

(二)关键环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群众的相互融合

推动“双创”方针的顺利落实,加快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转化,必须要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关键环节,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相贴近,其实这也是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牢牢把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我们应该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厘清应该吸取的精华和必须剔除的糟粕,同时立足新的实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合乎逻辑、合乎实际的新阐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贯彻“双创”方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寻常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将其作为奋斗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承载于思想、文字、语言中,还外化于书画、乐器、戏曲、民俗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中。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不能只采取背诵经典名篇这种相对枯燥的形式,而应将其生活化、大众化、多样化。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传统文化才会变得具体可感、有血有肉,才有生命力,才能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并内化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动力引擎:打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任督二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给文化事业以及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心针,同时能够对二者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实现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推动“双创”方针与文化事业相结合,根据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且易于接受的方式创新运行,丰富群众性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文化产业可利用自身的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纪录片、影视剧、图书及其他视频或文字为载体形式,既有利于宣传推广,又可获得一定的资金收益。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激发了全民族文化创造创新活力,一系列优秀作品如泉水般涌现:如《舌尖上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朗读者》等。北京、成都、西安、南京等一座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文化的舞台上不断崭露头角,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及优势,创新宣传发展模式,形成文化产品和服务,并带动相关产业链条共同发展。

(四)突出优势:“互联网+”拓展宣传教育的空间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CNNIC第45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4.5%”,特别是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停课不停学”,教学活动改至线上,部门企业利用互联网络居家办公,“每日必网”“无网不在”已成为当下人的真实写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获取文化资源有了更为多元化的途径,也为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转化以及发展带来了更为光明的发展前景。一方面,打通互联网络宣传沟通渠道,利用官方APP、微博、微信、抖音、网络直播等新载体的功能,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转化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互联网优势,拓展宣传教育的空间。为更好融入网络时代的环境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互联网+文明”计划》,并提出“互联网+”战略同样需要运用到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发展中;积极落实“互联网+”战略和“文化+”行动,强化网络建设,注重正面宣传的效果,创建更为多样化的传统文化表现方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空间,提升群众对于经典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另一方面,创新文化“走出去”的表达方式,借力于“互联网+”有利于扩大国际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努力构建“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天下归仁、天下大同的“至德要道”,增强国际话语权。

(五)扫除障碍: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关系

推动“双创”方针的实施,需要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关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并不是要搞自我封闭甚至唯我独尊。正是由于世界文化交融过程中各种文化要素的取舍、组合及各种矛盾的运动和调适,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才更具生命力。要让古代人民代代传承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继续熠熠生辉,必须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以宽阔胸怀借鉴外来文化包括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但需要指出的是,对外来文化必须做一番符合本国特点的文化选择,绝不能一味拿来、盲目接受。面对外来文化时,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和民族自信心,在吸收的过程中,运用我们的智慧正确吸收和融入。2016年,文化部制定了《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文化“走出去”具有日益广阔的发展空间。而2019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更是体现出具有“和合”与“大同”的中国精神,在平等、包容的语境下,在多样共存的共识中,推动文明交流互鑒,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四、结语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国智慧、找寻中国方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的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面对前人留下的丰厚浩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特点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7:23.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6-13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9.

猜你喜欢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从《小小冠军梦》看传统爱国主义在儿童舞中的创造性转化
传承·扬弃·创新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接续与超越中国新闻法制传统的路径选择
“源原之辨”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