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在胰腺癌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1-06-08谢春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2期
关键词:胰腺癌组间对象

谢春艳

(河北省清河县人民医院,河北 清河)

0 引言

胰腺癌患者进行胰十二指肠手术切除是临床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胰腺癌手术的患者大多数病情较为严重,手术创伤大,手术较为复杂,病人情感脆弱等,受长期疾病的折磨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反应,常表现为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甚至患者对生命绝望,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因此,为了胰腺癌手术的患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本文针对此病护理工作中开展心理护理,效果显著,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胰腺癌的患者200例,此组患者均进行胰十二指肠手术切除治疗,此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是127和73例,年龄45~78岁,平均(59.3±5.7)岁。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比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信息无差异性(P>0.05),可作为临床护理研究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常规的手术护理干预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遵医嘱进行各项治疗。观察组的研究对象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早期心理护理

对患者术前做心理指导,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做自我介绍,主动与患者进行焦虑,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以及经济状况,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鼓励和安慰患者面对疾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

1.2.2 有效的沟通

与患者每日做好沟通,在患者各项治疗和护理中做好解释,特别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较差时,鼓励患者能够表达内心的想法,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可对患者出现嘲笑和冷漠。可以适当地倾听患者的感受,在肢体语言上对患者进行内心的焦虑。正确的指引患者配合治疗的各项措施。

1.2.3 心理疏导

对患者做情感表达以及宣泄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认真地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护理人员能够明确患者,每次表达的内心问题,并提高有效的指导[4]。鼓励患者积极的参加相关的生活活动。使患者能够体验到接受、顺其自然,努力改变现状的想法。不能只感觉患有疾病的痛苦,应该学会从病痛中走出来,面对生活及家人时有个良好的心情。护理人员可以采取鼓励、支持以及说服等多种方式来疏导患者,帮助患者分析问题,是患者能够解决内心的焦虑。

1.2.4 针对性心理教育

术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疼痛,有些患者会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会加重患者的不适感,使患者心理压力无形中增加。因此护理人员可以教会患者采取倾听音乐,观看手机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患者如果疼痛难忍可以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治疗,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5]。

1.2.5 松弛训练

保证病室的舒适整洁,指导患者全身肌肉放松,平卧休息时指导缓慢呼吸,减少外界的侧记,保持病房内的光线柔和。鼓励患者多参加娱乐活动,可以适当的打牌、练气功。

1.2.6 家属心理疏导

指导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心态,多给予患者支持,患者长期患病,家长也会出现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因此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家庭背景以及职业因素给予心理疏导,减少家属的心理负担,鼓励家属多安慰患者,并配合治疗。

1.3 效果评价标准

1.3.1 疼痛感比较

评分等级划分为4级,无痛是指Ⅰ级,Ⅱ级是指轻微疼痛,Ⅲ级是指中度疼痛,Ⅳ级是指重度疼痛[6-7]。

1.3.2 焦虑(SAS)抑郁(SDS)自尊量表(SES)评分比较

护理前后,焦虑(SAS)抑郁(SDS)自尊量表(SES)评分比较,分数越低说明越良好。

1.3.3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包括肢体运动、社会功能、神经功能、睡眠功能,每项满分为100分。

1.3.4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术后并发症现象

上消化道出血、腹腔出血、胰漏、胃排空迟缓。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均使用SPSS 2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感受对比

术后观察组患者疼痛感受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感受比较[n(%)]

2.2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状态

护理前比较各项心理状态的数值无差异性,护理后的各项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自尊量表(SES)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自尊量表(SES)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SAS SDS SE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100 68.44±2.31 37.28±1.95 76.42±1.92 42.35±1.02 68.29±1.2338.35±1.74对照组 100 67.93±1.92 52.35±1.82 79.49±1.83 56.46±1.92 68.98±1.8252.92±1.92 t 1.0292 9.2811 0.9281 7.2839 0.8927 8.2932 P 1.1102 0.0101 1.0291 0.0134 1.2291 0.0182

2.3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肢体运动 社会功能 神经功能 睡眠功能观察组 100 93.34±2.01 92.35±1.2993.01±1.0392.81±2.35对照组 100 74.35±1.92 75.25±1.9276.29±2.9173.25±1.92 t 12.2411 13.0281 12.0821 11.2949 P 0.0182 0.0179 0.0172 0.0180

2.4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术后并发症现象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

3 讨论

对于胰腺癌采取胰十二指肠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讲,一部分患者由于基础性的疾病较多,而且手术以及疾病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心理状态,但是手术后患者会出现疼痛以及担心术后效果等,患者也会产生极大心理问题。对此类的患者针对心理问题做相关的整体护理干预,保证患者整体护理效果,全面细致的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8]。本文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的研究对象经心理护理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比较心理状况也优于对照组;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现象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的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

综上所述,对于胰腺癌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改善患者的术后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有战胜疾病的内心。降低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胰腺癌组间对象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能谱CT在术前预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吸烟会让胰腺癌发病提前10年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