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

2021-06-08李鹭李素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2期
关键词:人性化产后产妇

李鹭,李素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河南 平顶山)

0 引言

产后抑郁是指女性在分娩之后出现显著的抑郁症状或者典型抑郁症发作情况,产后抑郁和产妇生产之后的情绪以及产后精神病都被称为产褥期精神综合征[1]。有关数据显示,其发生率有大约15%~30%。典型的产后抑郁症会在产妇产后6周内发生,在3~6个月后能够自行恢复,但是严重者会持续1~2年,当产妇再次妊娠的时候有20%~30%的复发率[2]。产妇在生产之后出现抑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内分泌变化、遗传、产前与产后的心态以及社会心理因素都是导致产妇在生产之后发生抑郁的原因[3]。所以在产妇出现抑郁的时候给予产妇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很大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人性化护理产后抑郁患者做出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2020年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1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所有患者经过诊断均确诊为产后抑郁症。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0~34岁,平均为(25.36±4.27)岁,孕周为 26~40 周,平均为(39.07±0.84)周;研究组患者年龄21~36岁,平均为(24.96±3.11)岁,孕周为27~42周,平均为(39.85±0.96)周。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

纳入标准:(1)无禁忌者;(2)确诊为产后抑郁症者。

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2)伴有胸部或智力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心理辅导以及对患者状况的追踪。

1.2.2 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包括:(1)产后宣教:对产妇及其家属讲述生产后需要注意的内容,如何科学饮食等,通过实际操作、传媒宣教等方式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优于患者在产后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2)睡眠:由于患者在分娩的时候消耗了很大的精力以及体力,所以在患者分娩后,要保证其有充足的睡眠,在此时,护理人员尽量不要打扰患者休息,避免对患者的情绪造成影响,此外,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布置一个温馨的居住环境。有些患者会因为分娩后的疼痛造成睡眠障碍,这时候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相对多的关注,帮助患者照顾好婴儿;(3)家庭支持:患者在分娩后的情绪与产后抑郁症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和护理人员务必及时跟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避免不同的刺激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和烦躁的情绪,在生理以及心理上给予患者更多的照顾;(4)产后健康咨询:在产后24 h之内,因为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快速变化,很容易出现产后抑郁的现象,心理咨询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对患者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的判断提出有效的建议,对患者的精神给予充分的理解与重视,促使患者在护理人员的引导下成功宣泄情绪,走出阴影。

1.3 观察指标

对焦虑和抑郁测评表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抑郁程度更重。

对生活质量测评表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对睡眠测评表进行评分,总分为50分,超过35分为睡眠质量不佳,得分越少,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计量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版本)分析,采用t检验,表示为(±s),当P<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评分,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1。

表1 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评分对比(±s, 分)

表1 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评分对比(±s, 分)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评分 睡眠质量评分对照组 58 50.56±8.13 36.08±6.85研究组 58 65.31±7.35 12.03±3.19 t 6.089 15.297 P 0.000 0.000

2.2 不良情绪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包括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不良情绪对比(±s, 分)

表2 不良情绪对比(±s, 分)

组别 例数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58 55.28±7.4540.35±5.3750.07±6.38 39.49±5.08研究组 58 54.96±8.1730.85±5.0450.89±7.05 27.45±5.21 t 0.698 10.894 0.652 9.835 P 0.627 0.000 0.587 0.000

3 讨论

产后抑郁症在不同的因素下共同产生,这是社会不能避免的问题。人性化护理在近些年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在人性化护理的同时,坚持以患者为核心,根据患者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4]。调动患者的自觉能动性,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从而主动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由于患者从妊娠到分娩的过程比较难熬且压力较大,外加生产后角色转换的较快,如果没有得到较好的护理以及精神上的支持,会增加患者出现产后抑郁的情况。在进行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为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使患者尽可能早期适应新的角色。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给予产后抑郁症患者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其焦虑和抑郁的症状,优化睡眠情况,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人性化产后产妇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