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学习化社区建设,谈中学家校共育策略
2021-06-07谢慧婷赖世锵
谢慧婷 赖世锵
[摘 要]文章探究了学习化社区理论,分析了学习化社区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厘清了学习化社区建设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农村学习化社区建设,提出了有效的家校共育策略。
[关键词]农村学习化社区;家校共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2-0082-03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建设学习社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学习社会的建设有赖于学习型学校和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的有效构建。学习化社区的建设是当前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2017年,习总书记提到“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指出要落实学习型社会建设。当前,农村中小学在经历了撤并的布局调整后,在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的家校合作存在主体单一、目标功利、形式简单、内容贫乏等问题。这些都是当前农村学习化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這些困境影响了农村学习化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学校需要大胆进行教育改革,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来促进农村学习化社区建设,以实现学校和社区“双赢”发展。下面基于农村学习化社区建设,提出以学校为中心的家校共育策略。
一、学习社会、学习型社区、学习化社区的相关分析
196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在其发表的《学习社会》中指出,学习社会是以社会全体成员充分发展自己能力为目标的社会。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到,学习化社会可以理解为一个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密切交织的过程。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里都能够自由训练和培养自己。1983年,美国卓越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实现学习社会目标。在学习社会中,不仅应在学校内存在教育机会,还应在家庭、工作场所、图书馆、美术馆等中存在教育机会,“即个人在工作与生活中均享有教育的机会”。学者胡梦鲸在《学习社会的概念意涵和发展条件》中提到,学习社会是人人皆能终身学习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无学习障碍的、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的社会 。我国著名学者厉以贤教授认为:“所谓学习社会,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各种学习需求,进而获得社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习社会从社会这个宏观的层面出发,要求社会上的各种组织创造机会让每一个成员能够尽量冲破时间和空间障碍,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以达到学习社会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学习型社区是从社区层面出发,要求社区调动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创造机会让社区里的每一个成员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从这个意义上看,构建学习型社区是建成学习社会的重要途径。
18世纪以来,世界多个国家掀起了学习型社区的建设热潮。国内、国外关于学习型社区的定义,可分为特征性定义和活动性定义两大类。相对于学习型社会而言,学习型社区强调的主要是,在这个社区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能随时随地地学习。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学习型社区建设理论与经验,给其他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在这些国家的引领和影响之下,世界范围内的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区建设正在广泛地开展,研究和发展学习型社区也逐渐成为一种全球趋势。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遇到了“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化社区”两种说法。来看“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化社区”这两种说法的区别,“型”强调的是固定的结果,“化”强调的是变化的过程。江泽民在2001年的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此后,中国的学习化社区建设逐渐受到关注并步入正轨。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自此,我国建设学习化社区的步伐日益加快。2010年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一十年发展规划体现了落实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化社区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并对“乡村振兴战略”做了重要的概括。这些都表明我国的学习化社区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因此,笔者认为,结合现状用“学习化社区”能更加准确地展现这种正在进行的状态。
孙宁在综合了众多学者对学习化社区的理解后,对学习化社区进行了如下解释:“所谓学习化社区,是指以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来满足社区全体成员各种学习需求,通过营造社区学习文化推动社区成员终身学习,促进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最终使社区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社区。”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学习化社区也可以理解为:以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为目的,借助学习型组织的帮助,使每一位学习者随时随地可以学习进而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目前,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天津、苏州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学习化社区的建设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化社区的基本特征
相关研究指出,学习型社会具有以下特征:在学习型社会当中,学习者对自己的发展负责;关注实在的进步,而不是沉湎于失败;能力、个性、共同价值观、团队合作与知识追求同样重要;通过学生、家长、教师、雇主和社区等的齐心协力,提高学习绩效。
欧洲终身学习项目协会则认为,在学习型社会中,每个人都对其他人的学习负有一定的责任,男性、女性、残疾人和少数民族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学习是创造的、有益的以及愉快的,学习是外向的、开放的,宽容、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信仰、种族和传统,个体学习需要在家庭、社区和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鼓励。
在我国,孙宁在其论文《上海构建学习化社区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中从“学习的终身性”“教育的整合性”“资源的开放性”“管理的自主性”“组织的服务性”和“功能的全面性”等方面阐述了学习化社区的基本特征。
三、学习化社区建设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
诺曼·朗沃斯在他的著作中指出,學习型城市、地区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学校(普通大学、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工商业、非职业的成人教育团体、志愿服务型组织和非正规学习的文化学习中心等。
笔者认为,在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建设学习化社区的过程中,学校无疑是他们最强大的盟友。一方面的原因是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学习公民,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学校为家长、教师和社区打开了许多“意识之门”。
在面临学习型社会、学习化社区的创建与终身学习的挑战的今天,人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是不能够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的。这便要求学校转变办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教育改革。
学校在本质上是社区中的一个学习型组织,只要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肯定可以使其为学习化社区的建设提供更大的帮助。创建学习化社区,能够实现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学习的愿景。学校作为社区的一分子,在对学习化社区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将从学习化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受益。从这个意义上看,以学校(中学)为中心研究农村学习化社区建设的策略,对学校自身的发展和农村学习化社区的建设大有裨益。
四、以学校为中心的家校共育策略
学习化社区中的“学习”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终身学习,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这里的“学习者”指的是学习化社区里的所有成员。学校作为学习化社区里的一个学习型组织,其成员包括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等。基于上述分析,结合目前学习化社区建设的特征和要求,笔者尝试提出以学校为中心的家校共育策略。
(一)重视宣传
宣传学习化社区建设和终身教育思想。当前普遍存在对学习化社区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学习化社区建设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的保障,农村社区成员对学习化社区建设和终身学习观认识不足等问题。鉴于此,可以通过学校渠道大力宣传学习化社区建设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以积极改变各方对于学习的认识。学校要改变以往那种只管教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做法,以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以往的教会学生知识过渡到给学生传授学习的技巧,使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依然能保有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终身学习。学校在重视传授学习技巧的同时,也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为学习化社区的建设贡献力量。学校要认识到学习化社区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其实就是学校本身和学校里的成员,包括学生、学生家长、教师等。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对学习化社区建设和终身教育思想进行宣传。
(二)加强联系
1.加强和社区的联系。
政府可以设立相应政策来保障学校教育资源的适当开放,鼓励学校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活动。针对农村各社区和学校普遍缺乏资源共享意识的问题,一些学校在意识到学习化社区建设将会给学校本身带来巨大的好处,而社区与学校共享资源将有利于学习化社区的建构后,可提议相关教育部门设立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证各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共享。学校除了要落实素质教育,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带领学生参与社区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村落进行卫生清洁和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在假期参加敬老院、培智学校等举行的社区活动;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工厂参观学习,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这样做,对学习化社区的建设大有裨益。
2.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为解决农村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普遍不够重视的问题,学校应建立“家庭—学校”教育网络,加强家校交流沟通;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组织构建“家长学堂”来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学校应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来帮助家长实现终身学习。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1)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在学校举办“家长学堂”系列讲座,请专业的家庭教育专家或者对教育颇有心得的家长代表定期向家长们宣传、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和技巧;提醒家长们在教育子女的同时也要加强自我教育,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这样,家长便能跟孩子们一起成长,最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学校向家长开放。可以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展家长会和亲子活动,设定学校开放日等。受经济发展落后的影响,农村学生的家长们普遍忙于工作和家务,对家庭教育知之甚少。在学校向家长开放后,家长能够在和教师以及其他家长等的交流中,有效了解到自己孩子的教育情况,学习到有效开展家庭教育的方式,并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家校合作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抱团成长、互相学习的机会。
(三)积极发展
1.把建成学习型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之一。
学习型学校的创建对学习化社区的建设大有裨益。在学校这个学习型组织里可以发生很多层面的学习。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成长会促使学校向学习型学校发展。这最终有利于落实学习化社区的建设要求。
2.学习型学校的建设途径。
一是靠当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推进,二是靠学校的自主探索。在仔细分析了北京市创建学习型学校先进单位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相关调查问卷结果后,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学校管理层面。学校要引入并宣传学习型组织理论,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学校要明确办学理念并且制定相关制度来保障相关理念的传播和落实,引导教师学习与学习型组织有关的理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二是教师层面。鼓励教师针对教学问题积极创新,参加教学科研活动,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要尝试建立发展培训机制和绩效鼓励机制,鼓励教师坚持学习和超越自我。比如,鼓励教师参加“名师进课堂”“一师一优课”等活动;积极推荐教师加入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以形成质量较高的教学共同体;鼓励教师申报课题,撰写论文,进行教学反思等。除此之外,还要向教师宣传“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教育思想,让他们认识到,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学校文化层面。学校要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发一系列特色校本课程。四是家长层面。致力于把学习型学校和学习型家庭结合起来,在学校范围内大力推进“学习家庭、书香家庭”计划的实施,鼓励亲子共同阅读,以达到共同学习成长的目标。实际上,推进学习型学校的创建有利于学习化社区的最终形成。可以说学生、教师和家长们的思想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学习化社区的建设。
当前,学习化社区建设势在必行。学校作为社区中的一分子,在建设学习化社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学校可有效探究家校共育策略,使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以促进农村学习化社区的建设。
[ 参 考 文 献 ]
[1] 孙宁.上海构建学习化社区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2] 魏晨明,耿建民,程辉.当代社区教育管理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6号[EB/OL].(2004-12-01)[2020-05-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27/200412/t20041201_78909.html.
[4] 叶忠海.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5] 王会超.石家庄市学习型社区建设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6] 诺曼·朗沃斯.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地区、学习型社区:终身学习与地方政府[M].欧阳忠明,马颂歌,陈晓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王嵩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