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学段微写作实践研究

2021-06-07吴雅静

教育·教学科研 2021年3期
关键词:本班重点笔者

吴雅静

微写作还写作自主权于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表达欲望,是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力抓手。笔者在本班积极开展微写作实践探索活动,涉及课内、课外两个阵地。课内,笔者重点关注学生的写作困难点,注重写中的指导,为学生提供“可攀爬”的支架,切实有效地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课外,笔者以“微日记”为载体,把生活活水融入微写作,以自主、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新课标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高学段(5~6年级)的习作目标: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这段表述里,习作是一种自然生发的、独立自主的、有意思的创造性行为。

笔者对本班50位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了分析,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为例,能真实地讲述心爱之物的故事,自然流露对该物的心爱之情,并运用修辞手法,讲究炼字炼句,把内容写生动具体的有14人,占28%;有16人文章的借鉴痕迹重,情不够真,流露得也不够自然,属“流水账作文”“假大空作文”“三段式作文”,占比32%;还有20人言之无物,想到什么写什么,甚至是无从下笔。可见,尽管学生在中学段(3~4年级)时学习积累了大量的写作技巧,到了高学段依然是谈写色变,依然还处于想到什么写什么,为凑够字数而写的意识流写作状态。

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笔者对本班学生就写作兴趣以及写作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访谈,访谈发现:学生对写作兴趣低下,普遍认为完成一篇习作耗时又耗力,最终却言不由衷,词不达意。还有的认为没有内容可写,无话可说,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难!如何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成为当下写作教学中最迫在眉睫的任务。基于此,笔者在本班开展了微写作实践研究。

二、概念界定

微写作:微写作最早发迹于网络,因形式“微”,使寫作行为变得更快捷、更具交互性。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写作是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等手段,建构意义,构造语篇,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活动。所谓语篇,不仅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段落、几个意义密切联系的段落。”因此,一副对联、一段广告词、一条短信、一条微博、一个朋友圈、一段音乐评论等都是微写作的内容,形式灵活多样。综上所述,本文所指的“微写作”是一种形式自由多样、篇幅短小精悍,内容主题更具选择空间的写作训练。

三、小学高学段微写作实践探索

笔者在本班积极开展微写作实践探索活动,涉及课内、课外两个阵地。课内,笔者重点关注学生的写作困难点,注重写中的指导,为学生提供“可攀爬”的支架,切实有效地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课外,笔者以“微日记”为载体,把生活活水融入微写作,以自主、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以“微日记”为载体,把生活活水融入微写作

缺乏真情实感是小学高学段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对生活缺乏细心的体味。正所谓“生活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笔者在班级里开展了“微日记”的写作训练:用心观察生活,记录下每一个闪过脑海的写作火花,篇幅没有要求,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心中如何想,笔下就如何写。起初,我还担心像这样没有任何要求的训练,学生写起来会更加没有头绪,结果却令我大吃一惊。

今天英语老师布置了两张试卷。潘昊轩就说:“我们的笔墨养不起作业。在上个星期我的一支中性笔在抄词语时牺牲了。”这个学生的写作水平在班里属于下游,却能用短短两句话表达出自己对英语作业的抗拒,而且是以一种嘲弄的口吻。再看看蒋心中同学的:在上英语课时,我们发现英语老师手上竟然有一把尺,外面是用纸包起来的,我问英语老师,这是不是用来打不听话的学生的?英语老师说:“不是,我是用来打桌子,指黑板的。”我一点都不相信梁老师说的话,如果是这样,梁老师怎会花一节课的时间来做这把尺!他的文字亮点在于他前后的对比,突出了梁老师严师的形象。而在大作文《漫画老师》中,只会将老师生气一事流水账式地记录下来,而没有了字数的限制,他也放开了手脚。而在我们班,有一部分学生写作爱抄范文,鲜有自己的真情流露,微日记成了他们的倾诉对象,笔下的文字也仿佛有了生命: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五年级四班的赵祥胜同学,祥是吉祥的祥,胜是胜利的胜。我的爱好是跑步、打棒球、骑自行车、垒球。我曾经参加校运会垒球得了第三名。

我在班里成绩差,是一个差生。我的成绩时好时坏,时高时低。我的成绩差,但我有一颗进步的心,只是不常用它。

这是他为竞选少代会代表而写的演讲稿,不难发现,当没有了字数的限制和功利性目的,学生表现出了更多自主的作者意识,将微写作视为一种抒发情感的途径,文字都浸透了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二)提供“可攀爬”的支架,注重写中困难微指导

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大多为“写前指导—范文引路—课后写作—作文讲评”,教师更关注“成品”,至于怎么写出来的教师不关心,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障碍点关注更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教师自身写作能力的缺失,“因为不会用‘作者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文,无法看出其中的用心和技巧,于是就只能教套路。写作时挣扎,会写作的人才能更好地帮助挣扎中的孩子。”因此,笔者在课堂上进行写作指导前,会反复研读教材,必要时还会撰写下水文,以精准定位学生的写作困难点,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可攀爬”的支架,注重写中困难微指导。

笔者进行了以“场面描写”为主题的微写作教学实践,接下来就以此节课为例,简要谈谈笔者对课内微写作指导的收获。

1.教学实录片段

师:同学们觉得写场面难,难在哪里呢?

生:场面中人物那么多,到底该写哪个人物?

生:场面中的人物都在活动,我认真观察了这个,却错过了那个,到底要怎样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活动中的人物细节?

师:是啊,这些确实是难点。今天老师请来了四大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先生为大家指路。出示《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段,请大家迅速浏览,告诉老师,这个片段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生答)

【片段内容: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师:当时那么多人在场,曹先生为何只选择这七个人进行描写?

(生答)……

师:场面中人物众多,到底该写哪个人物?或者是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或者是重点人物,或者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像这样场面人物众多,只抓住重点人物来写的方法就叫作———重点列举。

师:我们再回到这个场面中来,这七个人都在笑,他们笑得一样吗?

(生答)……

师:好,同学们,这七个人都在笑,同样都是重点人物,作者在描写的时候只写他们笑的不同,只写他们的差异,这种写法我们叫做———差异呈现。

师:看见一个场面,我们都能这样仔细观察,找出最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人物,采用重点列举法,一一呈现出人物的差异性表现,我们一定能把场面中的“点”写得活灵活现。

2.教学反思

场面描写,教师一定会告诉学生运用“点面结合”法来写,笔者认为,写好“点”是场面描写中最难的部分,因此,笔者在课堂上重点指导如何写好“点”。因此,在课堂上我拓展了《红楼梦》的片段,为学生搭建了两个“可攀爬”的支架:重点列举+差异呈现,指导学生描写场面时,仔细观察,先找出最具代表性的重点人物,再将人物的差异性表现一一呈现出来。以下为学生写学校艺术节活动场面的微作文:选手们已准备就绪。你看,思雨绾着高高的发髻,浅紫色的蝴蝶结立在发髻前,这装扮精神抖擞;雯婷还打了浅红的眼影,虽戴着眼镜,但她的眉眼间传递出的温柔光芒却能让你印象深刻;伊雯着一袭荧光绿小舞裙,低调的她难以掩盖自己的与众不同,难怪同学们都禁不住发出赞叹:哇!你们太漂亮了!

这个片段重点列举了思雨、雯婷、伊雯三个重点人物的外貌,同是写外貌,但关注点不同:思雨的發型,雯婷的眼睛,伊雯的穿着。

无独有偶,还有学生列举了比赛过程中的重点人物,他这样写道:

幸儿弹起琴来,旁若无人,随着她纤细的手指在琴键上跳动,她坐着舞起来了,仿佛一个灵活的牵线木偶。田金宝同学可就没那么斯文了,别看他瘦弱,跳起舞来却特别有力。你听,他的每一个步子,踩着鼓点“咚—嘭—”,好像巨人漫步。

幸儿的舞和金宝的舞各有特点,通过呈现差异,两个“点”的特点以及艺术节比赛紧张、激动人心的气氛营造了出来。从学生的文章来看,课堂效果良好,为后面的单元大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高学段开展微写作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微写作还写作自主权于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表达欲望,是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力抓手。但是,因个人研究水平有限,本研究还处在非常浅显的层次,还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写中困难点如何才能定位精准;落实困难点的微指导如何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写作困难,而非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微写作指导方法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如何检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笔者仍将孜孜不倦地开展研究探索。

猜你喜欢

本班重点笔者
老师,别走……
存在感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扫黑“扫”进幼儿园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所谓“重点中学”……
我班小组说
校园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