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药物注射联合针刺推拿康复治疗对脑性瘫痪流涎症患儿面部肌群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1-06-07张莹莹粘亮
张莹莹 粘亮
新乡同盟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省新乡市 453800
脑性瘫痪是一种神经系统综合征,其特征为永久性的运动和姿势发展障碍,会引起活动受限,归因于胎儿或婴儿大脑发育过程中发生的非进行性病变[1]。脑性瘫痪是儿童最常见的身体残疾疾病,其在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为2.2%~2.9%[2]。大约80%脑瘫患儿的具体病因不清楚,但与怀孕、分娩情况和新生儿后期的病史密切相关[3]。脑性瘫痪儿童通常出现流涎、吮吸、咀嚼和吞咽障碍,被称为口面部功能障碍,其中流涎的发生率为22%~40%[4]。流涎症患儿不仅会产生过多的唾液,还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运动智力障碍、头部无法直立、癫痫发作、闭唇不良和吞咽困难。流涎症可以导致许多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皮肤腐蚀、龋齿等的发生,唾液的持续存在可能会影响患儿的发音和有效沟通[5]。大量研究表明,中医治疗脑性瘫痪患儿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为探讨穴位药物注射联合针刺推拿康复治疗对脑性瘫痪流涎症患儿面部肌群运动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80例患儿进行了干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性瘫痪流涎症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儿男22例、女18例;年龄3~8岁,平均(4.72±1.16)岁;病程1~4年,平均(2.39±0.73)年;其中痉挛性流涎25例、不随意运动型流涎9例、混合型流涎6例;教师流涎分级法(TDS)分级Ⅱ级5例、Ⅲ级15例、Ⅳ级13例、Ⅴ级7例。对照组患儿男女各20例;年龄3~8岁,平均(4.53±1.31)岁;病程1~4年,平均(2.27±0.69)年;其中痉挛性流涎24例、不随意运动型流涎11例、混合型流涎5例;TDS分级Ⅱ级4例、Ⅲ级13例、Ⅳ级15例、Ⅴ级8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有关脑性瘫痪的诊断和分型标准[6];(2)年龄≥3岁;(3)TDS分级Ⅱ~Ⅴ级;(4)能配合治疗和检查;(5)患儿家属签署干预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口腔严重感染;(2)合并癫痫或严重智力低下;(3)心肺功能或肝肾功能不全;(4)近期已接受药物治疗。
1.3 治疗干预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患儿口面部外侧及唇、舌、口腔内侧进行按摩;进行张口、闭口、吮吸、咀嚼、吞咽等口腔动作训练;进行舌部上下、左右、前后及摩擦牙龈等运动。20~30 min/次,2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针灸和推拿干预。针灸:选取廉泉、地仓、颊车、下关、百会、上星等穴位。强刺激廉泉穴,针斜向刺入舌根0.5~0.8寸,捻转20~30 s出针;地仓穴透刺颊车穴,进针0.5~0.8寸留针;下关穴直刺0.5寸;百会穴和上星穴与头皮呈15°平刺,深度达帽状腱膜下,小幅度捻转留针。穴位留针持续30 min,1次/d。推拿:轻柔患儿面颊内外侧肌肉、口唇四周及舌下部位;按压舌根,摩擦齿龈,被动上抬患儿下颌,20 min/次;按揉地仓、颊车、承浆及涌泉穴,每个穴位每次按揉1 min,2次/d。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药物注射。注射药物组成为维生素B1注射液(0.3 g,广州白云山天心,国药准字H44022103)、维生素B12注射液(1.0 mg,上海浦津林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561)与生理盐水(100 mL,湖南科伦,国药准字H43020454)。地仓、颊车穴各注射1 mL,廉泉穴注射0.5 mL,3次/周。两组患儿均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 TDS分级,Ⅰ级不流涎;Ⅱ级流涎少量、频率低;Ⅲ级流涎频率较高;Ⅳ级经常流涎,未成线;Ⅴ级成线流涎,打湿胸前。流涎消失为痊愈;流涎基本消失或TDS分级降低两级为显著有效;流涎减少或TDS分级降低一级为有效;流涎无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有效率=(痊愈例数+显著有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 口部运动功能评分 治疗前后,采用患儿口部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从下颌运动、唇运动、舌运动等共33项对两组患儿口部运动能力进行评估,每项0~4分,分值越高表示患儿的口腔运动能力越好。
1.4.3 超声检测 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超声(三星麦迪逊,X60)检测两组患儿的大脑动脉血流速度(BFV)和血管搏动指数(PI)。
1.4.4 智能发育情况 治疗前后,采用格赛尔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Gesell)评估两组患儿的智能发育情况,包括粗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行为、语言能力、社交行为5个能区。发育商=发育年龄/实际年龄×100%,发育商越低患儿发育越迟缓。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3个月,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口部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口部运动评分量表各部分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口部运动评分均显著升高,试验组患儿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口部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n,x±s)
续表2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大脑动脉BFV及PI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大脑动脉BFV及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大脑动脉BFV显著升高、PI显著降低,试验组患儿的BFV显著高于对照组、P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大脑动脉BFV及PI比较 (n,x±s)
2.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智能发育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esell智能发育量表各能区发育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Gesell智能发育各能区发育商均显著升高,试验组患儿的发育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智能发育情况比较
续表4
3 讨 论
脑性瘫痪流涎症患儿口、唇、舌和头颈部肌肉组织的协调机制控制不充分,导致口腔前部唾液过多积聚和无意的唾液流失。目前,临床上对控制脑性瘫痪患儿流涎症的安全有效干预措施尚无共识,一般将物理疗法或行为疗法与其他疗法如口服药物、肉毒杆菌素注射和唾液腺手术相结合进行干预以减少唾液分泌量,但尽管采取这些干预措施,某些患儿的流涎症仍会长期复发[7-8]。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在临床上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但其治疗效果有限。中医学认为脾主涎,调控唾液的生成;脾开窍于口,脾脏不适会对口唇部运动造成影响。地仓、颊车属于胃经腧穴,与脾同源;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地仓、颊车两穴周围分布有大量神经,刺激其可提高口腔肌肉活动能力[9]。廉泉穴属任脉,汇聚水湿,解剖学部位位于舌骨上缘中点,刺激其能减少唾液分泌,加强肌肉收缩,促进吞咽功能[10]。叶险峰等[11]报道,穴位注射配合头针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患儿具有良好疗效;李恩耀等[12]报道,穴位注射疗法能显著提高脑性瘫痪小鼠的肢体运动和学习能力,修复神经元,提高神经行为能力。刘志华等[13]报道,穴位药物注射联合针灸推拿能显著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肌肉张力异常和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维生素B是一种对神经系统有高度益处的重要营养物质,低剂量的维生素B复合物能促进人类胚胎脑细胞的发育和成熟。维生素B1具有促进神经兴奋,提升肌肉传导性的功能,其缺乏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营养障碍性疾病。维生素B12参与髓鞘神经代谢,可修复神经损伤。鲁玉霞等[14]报道,维生素B12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干预能改善脑性瘫痪小鼠的智力状况,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翟红印等[15]报道,注射维生素B1和B12能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能力,减缓其痉挛状况。一项研究[16]显示,维生素B1和B12能通过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有助于减轻脑性瘫痪患儿神经元的凋亡和神经损伤。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口部运动评分均显著升高,试验组患儿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大脑动脉BFV显著升高、PI显著降低,试验组患儿的VP显著高于对照组、PI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Gesell智能发育各能区发育商均显著升高,试验组患儿的发育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穴位药物注射联合针刺推拿康复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患儿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患儿的口部运动能力,改善患儿大脑动脉血供状况以及发育状况,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具有巨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