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第一人”刘伯坚绝命托孤
2021-06-06董洁
董洁
他是聂荣臻的入党介绍人, 给邓小平安排过工作,被毛泽东誉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他就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刘伯坚。
抉择信仰显卓越
刘伯坚1895年生于四川省巴州府(今巴中市)一个商人家庭,1920年赴欧勤工俭学。他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并担任中共旅欧总支部书记。1922年,刘伯坚转为中共党员,并先后介绍聂荣臻、蔡畅等入党。1923年,刘伯坚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1926年,共产国际安排劉伯坚等一批骨干到冯玉祥西北军协助工作。9月,刘伯坚到冯玉祥部任总政治部副部长,推动冯玉祥接受国共合作,举行“五原誓师”,宣布脱离北洋政府,参加国民革命。
1927年2月,邓小平来到西安,在冯玉祥军队工作。四一二政变后,冯玉祥受蒋介石拉拢,与共产党决裂,邓小平因在一次集会上高呼“打倒蒋介石”而遭到军法处拘留。刘伯坚亲自向冯玉祥保释,救出邓小平。随后,刘伯坚派邓小平到武汉,向党中央报告西安的情况。
1928年,刘伯坚被迫离开冯玉祥军队,重返苏联学习军事, 并出席中共六大。学习结束后,刘伯坚回到中央苏区,曾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斗争。
大战当头铸英雄
1931年12月,叶剑英和刘伯坚等参与组织领导国民党二十六军发动“宁都起义”。起义部队被改编为红五军团后,刘伯坚任政治部主任,使这支旧军队迅速成长为红色劲旅。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刘伯坚留守。叶剑英出发时,刘伯坚哽咽着说:“多多珍重,你我今日就此永诀!”叶剑英忙说:“别说如此沉重的话,我们会很快凯旋的!”岂料,这一别真成“永诀”。
1935年2月中旬,坚守根据 地的中央分局等机关与部队,被敌人围困在于都县南部山区。项英、陈毅决定分五路突围,刘伯坚奉命率部断后。
完成任务后,3月3日午后,刘伯坚率部准备突围。苦战到4 日上午,刘伯坚为掩护一名小战士,不幸左腿负伤,昏倒在地。十几岁的小战士谢有才用尽力气 背着他走,刘伯坚醒来后说:“小鬼,谢谢你,不要背我。冲出去要紧,多冲出一个人,多添一份革命力量!”随后,其他战友赶到,将刘伯坚转移到山冈密林。
然而,5日拂晓,敌人还是围了过来,刘伯坚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不幸落入敌手。
狱中遗信藏恩情
当年离开西北军后,刘伯坚与妻子王叔振的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分别起名虎生、豹生。在艰苦斗争中,夫妻二人不得不先后将虎生、豹生送人寄养。1934年,留守坚持斗争的刘伯坚,又含泪将3岁的三儿子熊生送人。这3个孩子,在父亲牺牲44年后,才得以重聚。
1935年3月5日,刘伯坚被 押送至粤军某团团部。敌人劝他“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要办个脱党手续,就可获得“重用”。刘伯坚哈哈大笑:“共产党人从来就没有想过怕危险怕死。”3月11日,敌人故意押着刘伯坚走繁华热闹的大街。刘伯坚回到监狱后,写下一首《带镣行》:“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3月20日,被押赴刑场的前 一天,刘伯坚给兄嫂写下一封托 孤信,告知儿子们的线索,托他们寻找,并称:“弟准备牺牲了,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任之而已……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
临刑前,刘伯坚又留给妻子 王叔振一份嘱托:“你不要伤心, 继续我的光荣事业……我(将) 葬在大余梅关附近。12时到了,就要上杀场。不能再写了。”
他的老战友宋任穷后来感慨说: “快上刑场了,还那样镇定自若 地写家书,信上的字迹和笔画跟平时一模一样,一点都没有变, (刘伯坚)真称得上是一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