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问题式教学

2021-06-06黄芳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航路拿破仑笔者

黄芳

问题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理论知识和训练解题能力,通过心理认知结构的变化,提高学习能力。由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自学能力有限,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形成问题意识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先设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然后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笔者在教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将“梅姨议会辩论”的视频作为导入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首先设问:视频内容涉及英国哪些权力机构?你们对此有什么疑问?学生结合视频提出自己的疑问:英国为什么会出现首相与议会辩论?英国首相与议会是什么关系?辩论结果会对英国首相和议会产生什么影响?笔者利用视频创设情境,“再现”历史瞬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历史对话的机会,这比直接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更能引起学生的认同和共鸣。学生带着一系列问题开始新课的学习,逐渐形成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二、生成漸进型问题,注重教师引导

高中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论证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渐进型问题示范引导。教师通过设计渐进型问题,引导学生层层分析,解决问题,提升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开辟新航路》时,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比较15世纪的地图与16世纪中期的地图,两者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是新航路?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

3.最先开始探寻新航路的是谁?最先到达东方的是谁?发现新大陆的是谁?完成环球航行的是谁?他们的航行方向有何区别?说明了什么?

4.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对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5.郑和下西洋比新航路开辟早近一个世纪,两者却有着不同的结局,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笔者从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出发,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设计成一系列渐进的、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学生层层抽丝剥茧,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在这种问题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度较高,主动学习的热情较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适时点拨,指导学生从分析问题的条件入手,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循循善诱,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

三、设计探究型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学生的主体性能否得到有效发挥。一般来说,学生有了学习的内驱力,往往会采取主动、积极的学习行为,且持续时间较长。

例如,在教学《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探究问题。作为中国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在人们眼里有着不同的形象:“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是中国近代化的光辉先驱”“他是近代中国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请结合相关史事加以说明。这样,使学生对孙中山这一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力。

还有,在教学《一代雄狮拿破仑》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探究问题。有人说拿破仑具有政治与军事才能,但只有在法国革命的形势下,他才能发挥一定作用。有人说拿破仑没有什么才能,只是当初法国没有其他杰出人物。有人说拿破仑执政时的措施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应该肯定。有人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帝国,是历史的倒退,对他应该否定。请就“英雄”和“时势”的关系谈谈看法。笔者通过这一探究问题,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的时空尺度下去认识拿破仑,就“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展开思维碰撞。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学科核心素养,又培养了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

当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每一种教学模式的运用都不能教条,否则会使教学模式僵硬,教学目标达成度低。教师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时应注意问题提出的时机,遵循问题创设的原则,讲究问题设置的方式。这样,才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体现特有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好地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航路拿破仑笔者
下期预告 拿破仑:折腾的前半生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拿破仑美言惑敌
通识少年·拿破仑
基于交叉航路影响的航路容量模型研究
应召反潜时无人机监听航路的规划
托勒密世界地图与新航路的开辟
基于Event改进模型的交叉航路碰撞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