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以学带学”式教学法的隐性教育

2021-06-06吴绪玉

师道·教研 2021年4期
关键词:直系隐性教学法

吴绪玉

国人自古就重视“潜移默化”,重视隐性教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从环境熏陶的角度肯定了隐性教育的合理价值。初中“以学带学”式教学法是借鉴“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大量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新课改理念从教育理念、学习方式、教育对象、教育管理方式上进行的变革操作,直观显现为以“直系学生”的学习带动“旁系学生”的学习乃至师生、生生的自主、互动学习的课堂教学。

一、初中“以学带学”式教学法在理念上较倾向于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它将教育目的融于日常生活,于休闲逸致间渗透教育过程,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不自觉地产生影响。隐性教育的教育主体体现为“宏观性主导”,或者说隐性教育的“操作者”是“宏觀性主导”。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两者范畴对应、作用互补。隐性教育具有潜隐性及熏陶功能,隐性教育的熏陶功能是指教育者在内隐教育目的的前提下,通过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在良好氛围的熏陶感染中令到受教育者不自觉的接受潜移默化的间接教育影响。

而初中“以学带学”式教学法倡导“不言之教胜于教”:在课前教师先辅导“直系学生”、与“直系学生”共同备课,备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板书设计、可能出现的课堂情况,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尽量少说,大胆放手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充分展示自我的阵地和舞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点拨者,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几乎从“主导”作用退至“幕后策划”,教师让学生进行结“对子”、小组合作,实行“一对一”的形式或小组互助形式,互帮互助,在互助中共同提高。整个课堂教学都是学生引领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学习行为。这样的教育理念同样是教师为了改变学生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教育,而是把自己隐藏起来,按照预设的教育内容和方案,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和学习,潜移默化地接受预先所设定的教育内容。所以,初中“以学带学”式教学法的理念较倾向于隐性教育。

二、初中“以学带学”式教学法在教育对象的关注上凸显隐性教育

初中“以学带学”式教学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以学带学”式教学,探索课堂学习效能最大化的方法,提高初中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收集并整合有效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初中生的生动成长。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个性需求、解放学生的潜在能力、创造能力和开拓探索精神,致力于学生主动生动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初中“以学带学”式教学法根据辅导方式把教育对象划分为“直系学生”和“旁系学生”,“直系学生”就是由老师亲自挑选、着重培养、直接辅导一起备课、上课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好、学科成绩较优秀的学生,例如学科科代表等,他们直接从老师那里吸收养分,和老师一起备课、上课、一起言传身教、以接地气的榜样示范的作用辅导“旁系学生”,个性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表现大方自信,综合能力将会大面提升,甚至可与教师媲美。而“旁系”学生则从“直系学生”那里间接吸取养分,若有一定的提升后,可根据实际表现情况动态转化成“直系学生”。并且,他们可能在因为文理兼顾、性格互补的分组中各自承担重要角色如纪律监督员、书写展示员、发言代表等而得到不同能力的发展。

所以,初中“以学带学”式教学法凸显教育目的和内容的隐蔽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途径的开放性、教育接受的自主性等特点 ,这些与隐性教育特别相符的特点对初中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培养、创造性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初中“以学带学”式教学法在学习方式上更侧重于隐性教育

在学习方式上,初中“以学带学”式教学法非常注重课堂教学的前置学习,是更有实效性的一种“合作学习”。它侧重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和教师及执教直系学生在课前所作的全面地考虑、到位地准备和充分地预设,并且在他们的这种预设下,课上课下师生合作、生生互助、“直系学生”帮带“旁系学生”、优生帮带学困生等多元化互助形式共同进步的学习。

它倡导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将教师从课堂上解放出来,不但在课堂上“隐师显生”,还搭建了许多平台包括课堂外的平台,课上课下通过环境的熏陶、榜样的示范、体验式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去充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例如午休值日、家长会、演出、竞赛、接待外宾中的巡管、主持、汇报、解说、竞技等,将学习渗透到学生所处环境、文化、娱乐、舆论、服务、制度、管理等日常生活氛围中。让这样的学习方式尽可能联系生活、贴近学生。

因此初中“以学带学”式教学法在学习方式上更侧重于隐性教育,它的实践研究涉及课堂教学、学习金字塔、小组合作学习、家校协作、学科整合、习惯养成、教学设计、导学案课件作业处理等多方面的渗透融合……所以对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持续发展、教师专业提升和学生主动的成长有着及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隐性教育如空气,日用而不觉;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似春风,著物物不知,往往更容易契合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认知特点、精神需求,有春风化雨、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直系隐性教学法
1920年河南易督风潮中赵倜转向与直皖易势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孙子女外孙子女等继承权的保障制度改革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十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