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阅读:让小学生在场景教学中建立数学模型

2021-06-06周泽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3期
关键词:场景设计数学思想

周泽民

【摘要】采用场景设计的教学方法,以小学数学五年级《可能性》一课为例,探索场景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并从概率的实践课例中寻找适合小学生读懂数学场景的策略和方法。场景设计教学应用于概率专题学习,同样适用于其它数学专题教学,使学生在读懂场景中培养数学思维,建立数学思想的模型。

【关键词】场景设计;场景阅读;数学思想

小学生的学习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逐步积累经验、掌握建模方法,逐步形成运用模型区进行数学思维的习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不同的学段特征,设计出符合学生不同年龄的场景,让学生在场景设计中读懂数学信息,渗透模型思想。模型思想是一种数学的基本思想,其提法是“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第一学段,学生的场景设计多为真实场景,从现实中抽象出数、从场景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从超市数据收集经历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符号表示现实场景中的数学信息;第二学段,通过设计路程问题、工作效率、价钱问题等的现实和虚拟相结合场景,分析抽象出更为一般的模式表达;第三学段,主要是虚拟场景设计中的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方程、统计表等来解决场景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思想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本文以五年级数学广角概率的学习为例,在教学中设计一系列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提取和转化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同时建立数学思维的建模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地设计教学场景并引导小学生阅读教学场景,使之成为小学生的数学思想并形成知识模型是课堂教学的现实取向。

一、场景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一)场景设计要有生活性,利于小学儿童感知

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必须遵循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他们虽有守恒的能力,但还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解决问题。因此,贴近生活的真实而具体的场景,容易帮助小学生记忆、理解。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可能性》的教学中,我设计了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小游戏:“猜硬币”。猜猜硬币在哪里?是在老师的左手还是右手里?很简单的生活场景,由轻松的游戏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很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并通过现实体验使学生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设计练习时,也选择了小学儿童生活中的事件,如:太阳一定东升西落、下蛋的鸡一定是母鸡、父亲的年龄一定比儿子大等等。都是小学儿童生活中随时可见的具体事件。

(二)场景设计要有趣味性,利于小学儿童识记

无意识记是低年段儿童的重要体现。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在二年级学生中效果相当;二年级到四年级期间的小学生有意识记效果迅速提高,从中年级起,有意识记开始占有的优势地位。活动动机和活动性质的制约着儿童有意识记的效果。通常,游戏的方式比直接教授的方式识记的效果要好得多。这也是因为情绪对行为有直接驱动的作用,游戏中儿童适中的愉快情绪有利于其智力操作、思维更加灵活、敏捷、流畅。因此,例题的呈现可以设计为充满趣味的游戏场景。在《可能性》教学中,我首先活跃气氛,带领学生一起歌唱《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一起舞蹈《把幸福传递》、一起背诵《静夜思》,把愉快的情绪带动起来后,再请三位学生出来讲台前表演,抽签决定他们表演的项目,让游戏场景自然带出例题1。

(三)场景设计要体现服务性,利于小学儿童学习目标的达成

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老师设计的每一个活动场景,都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这是一个通识。因此,不管是“猜硬币”还是例题1 呈现前的“歌、舞、诵”,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不是为游戏而游戏。

儿童在整个小学阶段,对以提供视觉接受信息的保持量为最高。视听同时或交叉接受信息的保持量次之,听觉接受信息的保持量最低。低、中年级儿童尤以视觉记忆占绝对优势;到了高年级,学生则开始以语义的形式进行加工,视觉记忆的优势现象相对减弱,但仍优于其他方式的记忆。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除了带领全班歌、舞、诵之外,还特意安排三个学生上讲台抽签表演,這场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直接、有趣的视觉信息,进一步为教学目标服务。

(四)场景设计要渗透教育性,利于小学儿童高尚品德的形成

近几年,教育界都在提倡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很多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描写优秀人物、良好风尚的文章,很容易从中对学生渗透品德教育;而数学的教学则很难进行。其实不然。同样是在《可能性》教学中,我设计了小组讨论 ,从中引导学生体会:一个小组就是一个集体,我们是一伙的,我们要一起努力、互相帮忙;每一位成员的发言都代表了小组等等。从而渗透集体教育、激发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在练习中,我设计了填空题:为了地球美丽,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从中渗透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二、场景设计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场景设计好,不代表一定能被学生所阅读。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场景、在场景中体验、读取数学信息?首先就要避免教师描述场景词不达意或过于冗长,缺少重点,造成学生读取数学信息有误。

(一)教师的语言引导是建立模型的关键

语言艺术家的本领是让人过耳不忘。教师的语言也要声情并茂,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才能带领学生走进场景,让场景留下“记忆痕迹”。因此,我在呈现小游戏:“猜硬币”时,为了抓住学生的注意,用了象声词“噔噔蹬蹬……”来营造气氛;唱起歌谣:“在哪里?在哪里?我的硬币在哪里?”;用一声比一声高的音调问“这个吗?这个吗?”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起到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让前后场景层层深入、拧成一条纽带。有利于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为模型的建立找到、准备了材料。

(二)教学工具的使用是建立模型的催化剂

猜你喜欢

场景设计数学思想
三维场景浏览中建筑造型的特点及镜头运用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空间材质表现与应用研究
三维技术在二维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展示场景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研究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讨动漫及游戏在场景设计中的相同及不同
论场景设计在游戏动画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