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微探

2021-06-06崔西帅

锦绣·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德育小学班主任

崔西帅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是最为关键的工作之一,也是小学教育的根本教育任务。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教育的關键主体,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人员,在实践中小学班主任必须结合时代特征,灵活的应用各种方式来强化德育工作质量,促进小学生成长,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

前言

新时期下,立德树人的观念已经全面渗透到教育领域中,在小学教学中,班主任需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此促进学生健康观念形成[1]。在日常教学中,小学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开展德育活动,从而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1.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

在教育活动中,德育是最为关键的教育内容之一,也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教育主题[2]。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在新课改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各界对德育教育的关注力度也持续提升。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较,小学班主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不仅承担着学生知识教育的任务,还需要对学生的生活、思想进行引导教育,并且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事实上,小学班主任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引导者、实施者,良好的德育教育能显著提高学生道德观念,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且能促进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有助于班级管理效果提升。此外,加强德育教育,还可以增强小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有助于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2.强化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

1.1融入学生群体

小学班主任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领导者、组织者,也是小学班级管理的主体,对于学生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在小学生学习阶段,他们除了父母、同学,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班主任,从某种程度上看,班主任就是学生眼前的“一面镜子”,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优势,同时班主任的言行又会对学生成长带来影响。所以在实践中,为了保证德育教育效果,班主任就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要积极的融入到学生群体中,通过自身的良好道德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过去的小学德育中,经常以说教为主,班主任会直接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很少与学生同步进行,这就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在今后,小学班主任应该积极的融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需求、习惯、喜好,并且班主任要尊重每个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学习中的问题,成为学生的好朋友。班主任在道德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自己都需要做到,如班主任让学生不能随地扔垃圾,那么自己就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只有做到了身先士卒,才能带给学生好的榜样,从而保证德育工作的持续影响力。

1.2德育教育要做到知行合一

小学班主任必须意识到,在德育教育中,如果只是口头说教,而没有落实到实践中,学生是很难对班主任说的内容有深入感受的。所以在实践中,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德育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层面,更要指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道德观念。小学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参加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能在真正的活动中意识到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促使学生能在今后自觉的遵守道德规范。如班主任在周末引导学生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收集一些与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相关的资料,并让学生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随后班主任引导学生开展“我为父母做点事”的主题活动,如帮父母扫地、刷碗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相应的感恩父母卡片,写下自己相对父母说的话,在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父母的不易、辛苦,以此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参加“奉献爱心,关爱老人”的活动,让学生进入到社会上的敬老院,增强学生的尊老意识,促进学生优秀品德形成。

1.3适时评价明确规章制度

很多小学生对班主任存在畏惧心理,担心自己哪些方面没有做好而受到班主任的批评,不敢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而这也会对小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形成造成一定不利影响。所以在实践中,小学班主任还需要注重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尤其是鼓励性评价,要激发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让学生能自觉的践行优秀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形成健康道德品质。对此,小学班主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班级规章制度,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鼓励学生一起参与到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中,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在学生出现违反班级规章制度的情况以后,由班级中的其他学生一起确定处罚方式,让学生可以做到自我监督、相互角度。此外,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做到常态化、正面化,不能过于强调批评,而忽视了鼓励,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的肯定、鼓励会成为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工具。小学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开展“每周道德模范”的活动,在每周的班会上,让学生自主选出班级中的“道德模范”,并且说说该同学的主要事迹,而班主任则需要给予“道德模范”相应的奖励,为其他学生树立道德榜样,激活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德育教育实效性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是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主体,在实践中,小学班主任必须全面把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科学规范的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指引学生能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及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爱霞.新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价值及实践路径探索[J].好日子,2019(03):1.

[2]许琼.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21):210-211.

[3]梁彩云.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0(01):160.

(山东省新泰市向阳实验学校 271200)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