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元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渗透策略研究

2021-06-06胡赟

锦绣·中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渗透策略

摘要:“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渗透式教学旨在教学内容和培养环节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强调课程教学必须注重价值创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递的教学目标,注重价值引领,将思想政治元素渗透教学全过程中,对于提升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德育元素;渗透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一、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上“重教书,轻育人”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完善心理人格,切实提高心理素质。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融合,只有让学生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了解国情社情,维护国家利益,才能更好的培育大学生塑造平和理性、积极向上的心理人格和社会心态,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教学形式上“重理论,轻体验”

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比重配置欠合理。由于师资力量和课程定位等原因,课堂的理论知识讲述缺乏对实际的联系,缺乏对学生个人体会的环节,使得学生在单纯的知识认知上形成对心理健康的初步认识,却没有切身的实际体验,无法内化为心理认同,更无法在外化行动上形成践行自觉。此外,教师在课堂理论水平、知识储备、教学能力相对薄弱,对于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理念的执行效果欠缺,不善于将抽象的心理现象以及心理学原理,深入浅出的传导给学生。

(三)教学方法上“重认知,轻接受”

教学上始终将心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放在了第一位,集中于对心理健康专业技能与知识的讲述,尽管不断优化和改革的课堂教学方式,丰富了课堂氛围,但是类似教授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心理测试等教学方法等教学方法,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课时内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参与,反而有一种“放羊”的误导,让学生错误地认为这门课程很好学,或者单纯为了修学分,使课程缺少实用价值。

二、德育元素渗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方式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下德育元素结构

1.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首先,德育元素的渗透,并不是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变成政治理论课,而是保留课程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将与大学生联系紧密,切合体会的各种碎片化的德育元素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课程中强调的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和心理品质的塑造,需要在更丰富多样的社会、历史、文化案例中更好的加深对心理表现、心理机制作用的真实体验,并形成榜样的力量,帮助更好锻炼优质心理品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德育元素的合理渗透,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加深了大学生对国家社会、文化、制度等的理解,有利于更好地树立志存高远的社会责任担当和爱国情怀。

2.内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可从多方面得到体现,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到高层次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德育元素在各个层次都存在切入点。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过程中始终热爱中华文化,在社会情感表达和个人理想追求的过程中,能始终保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细节方面的传统文化精髓、近现代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历史、当代改革创业、服务基层典型事例等,都是丰富学生道德修养的补充内容。因此,课程教师可使用的德育元素十分丰富,并且课程中不同的德育元素还具备不同的功能。

3.载体。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加强资源整合,与学校协同育人,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育、体验学习与课程教学相渗透。协同大学生德育实践基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个体咨询、成长辅导等个体体验式活动与课程教学相渗透。尤其是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和地方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合党史主题教育要求,把优秀的历史文化典型在课堂和社会实践中渗透,通过对典型人物事迹的引入,更好的坚定对优秀的个性品质,健全的心理人格的追求。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下德育元素功能

1.目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是对新时期教育政策的响应,课程思政背景下,融入德育元素的课程育人目标导学生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与价值,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了解国情社情,维护国家利益,培育平和理性、积极向上的心态。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这是当前社会全体学生都需要学习的思想道德内容;另一方面,要以学生全面发展和心理素质培养为导向,在过程中使学生在人格完善的具体策略上,更好实现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的接轨,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相适应,根据时代精神要求,塑造和完善个人品格。

2.手段。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明确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完善心理人格,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传播,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包括丰厚的德育元素,这就需要教师找到维持知识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平衡的方法,使德育“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应根据课程中德育元素的内容严格自我师德师风要求,让学生在无意间模仿教师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体会德育元素;其次,在时事热点问题与科技前沿等拓展话题中,学生通过课程研讨、方式也能够自行发掘德育元素,这种 主动式的学习可让其免于“被说教”,其对德育元素的认可程度自然可以提升。因此,教师的间接影响与学习材料的熏陶是德育元素发挥功能作用的重要手段。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德育渗透式教学实践措施

(一)顺应教育发展要求,发挥教育合力作用。有助于搭建协同平台,促进发挥德育“大熔炉”的教育合力作用,助力多学科之间“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来保障课程之间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

(二)挖掘教学资源,丰富课程内容。从传统地方文化、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等育人资源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通过“知识—体验—行为”的渗透式教育,让“悦纳自我、完善自我”的心理健康意识能紧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发挥意识形态自觉,使之成为大学生认同笃行的价值观。

(三)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程亲和力。在以心理知识传授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将符合学生心理和发展期待的思想政治元素与专业知识隐性化、渐进性、多样化地渗透,适应学生对课程理解的深度需求。调动课堂气氛,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四)注重实践渗透,提升教育实效。有利于学生情感体验和心理能力培养。是渗透式教学重要理念。从大学生求知需求出发,通过有效的实践课程,引导大学生通过体验式思考,实现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与行为认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有机整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玉兰.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根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新探[J].智库时代,2019(48):134-135.

[2]裴菁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福建茶叶,2019,41(09):95-96.

[3]李响.高校德育工作中渗透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2.

作者简介:胡赟(1985.3- ),女,湖南临武人,湖南科技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KYJ2020048)

(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 永州 425199)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渗透策略
浅析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研究
高等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农村初中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评的结果分析与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