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脑胶质瘤同步放化疗的替莫唑胺所致不良反应观察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1-06-06韩梅

保健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胶质瘤放化疗恶性

文/韩梅

肿瘤作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也很多发的病症,肿瘤现已是造成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颅内的肿瘤临床上常被叫作脑肿瘤,这种病的发病率在近年来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目前肿瘤科室中发病率较高、最为常见的则是恶性脑胶质瘤,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群体占颅脑内肿瘤患者的55%[2]。WTO把这一高发的脑肿瘤疾病根据其严重程度划分为1-4四个等级:如患者的脑胶质瘤是毛细胞性星型则为良性肿瘤,评为1级;低度恶性胶质瘤患者评为2级;间变星形细胞瘤患者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高度恶性的细胞瘤,因此分别评为3级、4级[3]。对于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通常是通过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干预,但由于恶性脑胶质瘤的侵袭性生长特性、边界模糊以及细胞分化不良的特征导致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无法对其进行根除[4]。因此对于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常采术后用放疗治疗,为了更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医学临床目前更加倾向于在患者手术后配以同步放化疗治疗,常用的联合治疗药物是替莫唑胺。本次的研究报告选取了我院所收治的共计96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作为样本对象,对这入选的96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分析了恶性脑胶质瘤同步放化疗的替莫唑胺所致不良反应观察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作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肿瘤放疗科于2018年2月-2020年10月所收治的共计96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对这入选的96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6名入选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有56例,年龄在25-77岁,平均年龄为(50.13±0.68)岁。根据WTO的分级标准,入选的96例患者均进行了肿瘤切除手术且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脑胶质瘤。本次的研究报告已经通过了院方的批准和患者及其亲属的同意,纳入作为样本对象的患者及其亲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将患有严重精神疾病、丧失语言能力的患者排除;②将患有心力衰竭、合并严重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排除;③将亲属不配合、不同意的患者进行了排除。

1.2 方法

96例入选患者均接受替莫唑胺+同步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自放疗治疗伊始的首日,患者开始口服75mg/m2的替莫唑胺;待放疗治疗结束的一个月之后(4周),患者继续口服5日的替莫唑胺,5日结束后随即停药,停药时间达到1个月后再进行重复给药治疗。连续治疗28日为一个周期,患者需要连续进行6个周期的治疗。放疗量为2Gy/d,每一周放疗治疗5日为一个疗程,患者需要连续治疗6个疗程,总放疗量在60Gy及以下。96名入选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需在接受治疗的期间进行每周查血、尿常规检查以及肝肾功能检查,如相关指标出现异常则即刻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探究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预后生存质量情况。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包含胃肠道不良反应、头痛头晕、白细胞、血小板的大幅度减少以及皮疹和脱发;通过生存质量评分量表的形式对患者的生存治疗进行调查评估;调查分为物质生活、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分五个部分,每个版块对应相应的问题,满分80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的评分越高则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报告所设计的样本对象资料,如患者的基线资料、生存质量量表等情况均是经由统计学软件SPASS25.0进行统计计算和结果验证的,以百分比卡方对设计数据中的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和验算;以T值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和验算;再通过P值的情况区分两组数据的对比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则表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则表示两组数据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由表1可见,96例进行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中,70名患者出现脱发、皮疹,发生率为72.92%;21名患者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大幅度减少,发生率为21.88%;15名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发生率为15.63%;50名患者出现不良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52.08%。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均为1、2级的轻度不良反应,96例患者中无1例患者出现3级或者4级不良反应。

表1 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2.2 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情况对比

由表2可见,相较于接受治疗前,除物质生活之外,96名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在进行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之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得到了明显提升,前后对比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表示前后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2 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情况对比

3 讨论

临床上,化学治疗是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重要医疗手段,其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5]。根据近年的文献和临床资料显示,已有超过15%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在接受化学治疗后生存时间得到了有效延长[6]。为了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研究了恶性脑胶质瘤同步放化疗与替莫唑胺治疗后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接受替莫唑胺+同步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头晕头痛、白细胞、血小板大幅度减少以及脱发、皮疹。出现的不良胃肠道反应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患者通常会在接受同步放化疗与替莫唑胺治疗后的7d日表现出临床症状。对此可以通过对患者的用药时间进行调整,改为睡前服药则可有效降低食欲不振、恶心带来的负性影响;如患者表现出强烈的恶心不适则可采用昂丹司琼等3受体拮抗剂治疗。如患者的皮疹较为严重则可为患者局部涂抹氟轻松软膏。对于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在其进行放疗治疗的同时配合替莫唑胺口服可以使放疗的敏感性得到有效提升,加上替莫唑胺可以直达病灶,患者吸收率较好,因此其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均能得到有效提升,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可避免,但均为1级、2级的轻度不良反应,96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3级、4级重度不良反应,相较于接受治疗前,除物质生活之外,96名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在进行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之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得到了明显提升,前后对比差异的P值低于0.05,因此表示前后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恶性脑胶质瘤同步放化联合替莫唑胺的治疗效果确切,患者会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但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临床上具有优秀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胶质瘤放化疗恶性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浅述食管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BFAR 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预后的关系
恐惧应激对胶质瘤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