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支持小组对胃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分析

2021-06-06张亚通

保健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胃癌化疗

文/张亚通

化疗是胃癌患者有效治疗措施之一,但患者在化疗治疗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营养不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副反应,影响患者疗效与生活质量[1]。这主要是由于受肿瘤的影响,患者机体新陈代谢以及需求的热量增加,以及肠胃组织受肿瘤的影响而发生厌食性的食物摄入减少,进而发生营养不良。以及受到化疗药物的干扰,导致细胞复制以及DNA合成的同时产生了毒素[2]。因此,给予胃癌患者化疗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高度重视对其的营养支持。本院就以营养支持小组给予胃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支持,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化疗治疗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人数:60例,然后在电脑随机方法下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30例/组。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具有均衡性:P>0.05,详见表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多种临床诊断措施确诊。②近期无恶性肿瘤史及化疗史。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代谢性疾病或免疫性疾病者。②肿瘤术后复发及转移者。③术后恢复不佳者。④合并心肺肾严重疾病者。⑤受试期间病情变化不宜继续接收营养支持者。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细况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常规护理以及营养支持。包括按照化疗诊治流程治疗患者、给予入院及出院指导、不良反应处理,以及鼓励患者进食,并指导患者以高营养易消化食物为主。

然后研究组在常规措施基础上接受营养师小组的营养支持治疗。步骤如下:①组织肿瘤科医师、主管护师、护士、营养师、药剂师等成立胃癌化疗患者营养支持小组。小组人员均接受了肿瘤相关知识和营养知识培训,掌握规范的营养评估流程;②由患者主管医师、药剂师、营养师为其制定营养支持方案,例如:肠外营养支持、营养剂、膳食配方等,以及保证患者每天摄入总能量30~35Kcal/kg,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配比。最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案或组合;③为每位患者建立营养档案,档案包括患者个人信息、治疗情况、制定好的营养支持方案、依从性情况,以及营养支持方案落实情况,相关指标等,并由患者主管医师、护理人员负责患者营养支持方案的落实、定时随访掌握营养状况信息、填写营养相关实验室指标、更新患者营养档案;④营养支持小组还要负责对患者进行营养相关知识的宣教,给予患者针对性的胃癌化疗营养健康教育,及时解答患者相关疑问,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首先,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指标。主要包括BIM(体重指数)、HB(血红蛋白)、ALB(白蛋白)。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在化疗前、化疗后各检测一次,HB、ALB检测抽取患者空腹外周血并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检测。

其次,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为肠胃道反应和骨髓毒性。将这两种反应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四个程度标准,对比两组轻度以下的患者人数。

最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其中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健康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分值0~12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软件处理样本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分别以“±s”“n(%)”形式表示,P<0.05表示具统计学差异意义。

2 结果

2.1 营养状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IM、HB、ALB均接近,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BIM、HB、ALB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营养状况指标

表2 营养状况指标

BIM(kg/m2) HB(g/L) ALB(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30)20.1±1.519.2±0.9107.5±15.6112.1±16.338.5±3.242.6±5.1对照组(n=30)20.6±1.720.3±0.8109.2±15.999.8±10.538.0±3.435.9±4.5 x2 1.208 5.003 0.418 3.475 0.249 5.396 P 0.232 0.000 0.678 0.001 0.804 0.000组别

2.2 不良反应情况

轻度以上肠胃道反应、骨髓毒性的患者人数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情况[n(%)]

2.3 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

见表4。

表4 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

表4 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

组别 SF-36(分) 满意度评分(分)研究组(n=30) 96.7±10.8 91.5±5.3对照组(n=30) 82.9±9.5 83.5±5.2 x2 5.255 5.901 P 0.000 0.000

3 讨论

胃癌化疗治疗的患者由于肿瘤引起的消化道梗阻、肿瘤因子抑制食欲、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等,常会出现厌食、营养不良、消化道症状、毒副反应等,因此,在患者化疗治疗过程中,应给予其有效的营养支持,以改善或维持营养状况、保证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3]。

本研究以营养支持小组方式给予营养支持(研究组),相较于常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BIM、HB、ALB均高于对照组,轻度以上肠胃道反应、骨髓毒性的患者人数研究组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研究组营养支持方式效果更好。

一方面,良好的营养状况是保证化疗治疗效果重要保障,给予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关键,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管理后营养状况得到更好改善,BIM、HB、ALB均高于对照组,因此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另一方面,给予肿瘤患者还有助于增强其机体免疫功能以及抗病能力,提升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因此研究组患者副反应程度更低,这可帮助患者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另一方面,营养支持小组将患者治疗相关的各科室联系起来,包括治疗、护理、营养支持、药剂等,统筹患者实际情况而制定、实施营养支持方案,这使得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更为规范化、细致化,推进了营养支持治疗在临床上更有效、安全、合理的应用。现代研究指出,营养支持应是个完整系统的治疗体系,其不仅要满足患者的机体能量需求,还要参照患者营养要素需求、代谢需求、调理需求以及特殊病人的特殊治疗需求来确定营养支持的途径与方法。本研究中,集合临床医生、护士、营养师等成立营养支持小组,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给予了胃癌化疗患者保证其营养状态的营养支持方案,不仅全面提升了其营养状况,提高治疗顺应性[4-5]。还通过营养支持小组,可以给予患者全程的营养管理,营养治疗效果也自然得到提升[6]。王燕等人[7]在一项研究中,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同样应用了营养支持小组,也发现该模式具有善患者营养不良情况、促进患者营养全面提升的积极临床意义,与本研究结果相吻合。

综上可得结论:以营养支持小组给予胃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支持,可以提高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效果,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这有利于减轻患者化疗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活检术。擅长多器官功能不全高龄复杂病例的治疗;对常见肾脏疾病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对各种中毒治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对疑难复杂病例具有较多的临床经验。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胃癌化疗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跟踪导练(二)(3)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