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骨质疏松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分析

2021-06-06卓铃周超练文惠

保健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高龄

文/卓铃,周超,练文惠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高龄骨质疏松患者的数量也呈现出了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出现股骨颈骨骨折以及股骨粗隆间骨折问题的概率。由于高龄患者多数合并其他类型的基础疾病,因此,在针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应用保守方案治疗所收到的治疗效果往往十分有限。而伴随着最近几年假体置换术的逐渐成熟,临床上针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这种治疗方式能够使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由于患者年龄普遍较大,加之部分患者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采取有针对性的以及全面性的护理配合就十分有必要,高质量的护理对于手术成功率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包含患者28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70~82岁,平均年龄(75.3±3.4)岁。其中,16例患者属于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患者属于股骨颈骨骨折。观察组包含患者28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71~85岁,平均年龄(75.4±3.1)岁。其中,18例患者属于股骨粗隆间骨折,10例患者属于股骨颈骨骨折。患者受伤的原因主要包括跌倒摔伤、交通意外损伤等。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采用常规方式,手术前,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之间需要完成交接,手术室护士需要对患者各方面的信息进行仔细核对,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手术前的准备,手术过程中辅助医生完成相应的手术操作[1]。手术结束之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在患者无异常情况的基础之上将其送回病房。

针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需要在常规方式的基础之上加入手术护理配合方式,首先,在患者正式开始手术之前,要做好针对患者的手术前访视,这项工作通常情况下在患者术前1d进行,主要目的在于使护理人员能够对于患者的基础情况有初步的了解,尤其是对于一些在接受麻醉以及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末梢血运情况,做好针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范工作[2]。检查患者的局部皮肤情况,尤其需要检查患者的局部皮肤是否存在破损以及溃疡,做好备皮的相关准备。在术前访视环节还需要做好针对患者的心理干预,要与患者家属以及本人之间进行密切沟通,使患者及患者家属能够对于骨质疏松骨折疾病的特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要为患者及家属讲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所存在的优势以及预期要达到的治疗目标,使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心理能够得到有效消减,提升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度[3]。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器械护士需要准备好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物品以及器械,常规做好备血的相关工作。做好层流手术室的准备工作,手术室内布的温度通常需要控制在25℃左右,湿度需要控制在55%左右;其次,在患者接受手术的过程中也需要做好护理配合,一方面巡回护士在手术之前,需要严格检查患者的住院病号,对患者需要手术的肢体进行仔细核对。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至少需要构建两条静脉通道,同时需要控制好输液的速度,避免输液过程中患者心脏承担较大的负荷,避免患者出现水肿的问题。在实际搬运患者的过程中,需要安排一名护理人员牵引患者的患肢,使患肢能够跟随躯体缓慢移动,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为了确保后续手术工作能够顺利展开,需要对患者的骨盆做好固定处理,所使用到的工具为骨盆固定器。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对患者的股骨假体进行固定的过程中多数采用骨水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关操作容易导致患者的血压急速下降,需要提前做好急救的相关准备。在针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手术之后,换肢需要能够保持在中立位,避免患者出现脱位的情况。要注意观察患者引流管的通畅度,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之下,将患者送回病房。另一方面在手术的过程中,器械护士需要精准核对手术器械的名称以及类型,同时需要深入把握不同类型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环节。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前,要认真清点纱布、手术器械以及缝针等,避免出现相关的缝针、手术器械以及纱布遗漏在患者体内的情况。需要提前将电钻以及面具等电动工具安装好,执行各项操作的过程中要严格依照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对于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各类器械要保证传递及时,同时还需要保证器械的整洁以及干净,做好针对器械的消毒工作,降低患者感染的概率。

2 结果

见表1、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分)

3 讨论

由于高龄人群受到自身身体机能的影响,骨质疏松是一个十分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骨折问题的概率[4]。以往针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多数情况下采用的都是手术的方式,但是,治疗以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修复为主,这样的治疗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而由于高龄患者自身身体的修复能力普遍较差,所能够收到的治疗效果也十分有限。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受到了医学界以及患者的广泛关注,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方式来说,这种手术方式具有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的优势,能够有效解决以往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而出现各类并发症的情况。患者在术后短时间内即可下床接受功能锻炼,进而有效促进患者后期的康复。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在针对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过程中,手术室的配合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手术配合的质量会对患者手术的成功与否起到直接的决定作用。手术之前,手术室护理人员通过提前对患者进行访视,一方面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为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础,且护理人员通过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操作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各类问题,也能有效缓解患者在面对手术时的恐慌心理,知道手术的过程中该如何进行配合,为手术成功率的保证打下良好的基础。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指导患者摆放好体位,尤其是在使用骨水泥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患者的血压指标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尤其需要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5]。结束手术后在对患者进行搬运的过程中,可以将一软枕放在患者的两下肢之间,进而有效避免患者的患肢过度内旋以及内收,降低患者术后后脱位问题的发生概率,提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前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整体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接受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髋关节活动质量均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而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提升幅度优于对照组患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采用手术护理配合方式对需要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护理的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高龄骨质疏松患者在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通过采用手术护理配合的方式,能够使手术的效果得到有效优化,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而且对于患者后期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价值。

猜你喜欢

股骨头置换术高龄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价值差异研究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石台行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