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溴索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

2021-06-06卿三蔚

保健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血气肺泡盐酸

文/卿三蔚

NRDS在临床上也可以被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在新生儿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是因为新生儿肺泡表面上的活性物质缺乏,引起肺泡发生进行性萎缩,进而导致呼吸窘迫。发绀与呼吸困难是NRDS的主要临床症状,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案,将会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传统临床上为了缓解NRDS患儿的通气障碍,主要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方式,但是该操作对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并且会对患儿带来一定创伤,容易引起患儿出现肺气漏、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CPAP与传统的气管插管相比,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扩张NRDS患儿的萎缩肺泡,通过对氧浓度调节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呼吸状况[1]。盐酸氨溴索能够帮助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打好基础,以逐步改善NRDS患儿呼吸不良的状况。近年来,我院将盐酸氨溴索与CPAP联合应用在NRDS患儿的治疗中,疗效确切,详细情况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这段时间收治的200例NRDS患者作为本研究的一般资料,根据患儿出生的时间进行编号,号数从为1号开始截至200号,再以奇偶法进行分组,将所有奇数号归为联合治疗组,将所有的偶数号作为一般治疗组,每组新生儿的例数均为100例。联合治疗组:男患儿、女患儿分别为55例、45例,平均胎龄(34.9±0.3)周;平均体重为(1.63±0.21)kg;一般治疗组:男患儿、女患儿分别为53例、47例,平均胎龄(34.8±0.4)周,平均体重为(1.65±0.24)kg。在数据统计软件的辅助下,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卡方检验结果提示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

所有新生儿的孕周小于37周;均在出生后6h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呼吸困难的症状加重,伴有低氧血症;均符合第四版《实用新生儿学》[2]中关于NRDS的诊断标准;新生儿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排除存在CPAP禁忌症与氨溴索用药禁忌症,合并肺出血,合并严重感染、先天性血红蛋白异常的新生儿。

1.2 方法

两组新生儿在确诊后均积极给予综合治疗,其中治疗内容包含保温箱保暖、静脉营养支持、纠正酸中毒、抗生素预防感染、持续胃肠减压、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管理等。在此基础上,一般治疗组新生儿给予面罩吸氧+盐酸氨溴索治疗,具体方法如下:给药途径选用静脉泵静脉输注,每日总剂量为30mg/kg,按照3:1的比例与无菌注射水溶解稀释,分四次用药,每次用药间隔时间为6h。连续静脉输注3d。联合治疗组新生儿则是盐酸氨溴索+CPAP治疗,其中盐酸氨溴索的用法与用量与一般治疗组相同,CPAP所需的仪器选用德国生产的型号为Stephan CPAP-A小型呼吸机,将吸入氧的浓度设置为40%~50%,压力设置为3~8cmH2O(1cmH2O=0.098kPa),流量设置为每分钟5~8L,维持血氧饱和度超过90%。当新生儿生命体征稳定,呼吸困难的症状消失或者明显改善,同时无呼吸暂停、心动过速等不良事件后,便可撤机[2]。

1.3 观察指标

1.3.1 统计两组新生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NRDS的疗效判定标准详细内容见下:①显效:经治疗,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呼吸平稳,四肢温暖,相对安静;②有效:经治疗,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相比于治疗前明显改善,四肢依然冰凉,患儿安静;③无效:经治疗,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相比于治疗前无改变[3]。将显效率与有效率的总和记作总有效率。

1.3.2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血气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动脉氧分压血气分析仪对NRDS患儿的动脉氧分压差(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入氧浓度(FiO2)进行监测和对比。

统计并对比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n代表新生儿的例数,分别以方差和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用t和x2值行检验,当P低于0.05时,提示统计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总有效率对比

联合治疗组显效46例、有效45例、无效9例,统计后的总有效率为91%;一般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43例、无效25例,统计后的总有效率为75%,差异明显(P<0.05)。

2.2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血气指标

在治疗前,两组患儿各血气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儿的PaO2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PaCO2、FiO2低于一般治疗组,且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分析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分析

指标 时间 联合治疗组 一般治疗组 T P PaO2(mmHg)治疗前 45.83±4.36 45.78±5.84 0.045 >0.05治疗后 84.36±9.13 70.25±7.54 7.814 <0.05 PaCO2(mmHg)治疗前 61.52±6.94 61.08±4.25 0.357 >0.05治疗后 36.28±4.28 48.54±5.24 11.882 <0.05 FiO2(%)治疗前 54.24±4.12 54.31±4.28 0.077 >0.05治疗后 32.15±2.54 44.25±4.36 15.725 <0.05

2.3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在治疗期间,联合治疗组共12例(12%)新生儿出现并发症,其中肺炎6例、出血症状3例、呼吸衰竭3例;一般治疗组共37例(37%)出现了并发症,其中肺炎12例、出血症状10例、呼吸衰竭8例、新生儿硬肿7例,可见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新生儿由于肺部发育不完整,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不足,导致其肺组织顺应性下降,致使其伴有进行性肺不张,从而引发NRDS。现有的临床研究指出:NRDS的致病因素复杂,其中母体糖尿病、早产、剖宫产等均是该病的高危致病因素。传统临床上早产儿RDS因为缺乏有效的呼吸系统支持,导致患儿死亡率较高。由此可见,及时采取有效的呼吸支持,改善患儿肺部通气功能是提高其存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近年来,伴随着临床上对NRDS研究的日益深入,《2016年欧洲呼吸窘迫综合征管理指南》中将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选择性PS替代治疗作为治疗NRDS黄金组合,该治疗方法主要是根据患儿的FIO2水平对患儿是否需要应用PS治疗进行判断,CPAP作为NRDS患儿呼吸支持治疗中的一项基本措施,这类治疗方案主要是通过持续正压的给氧,实现患儿萎缩肺泡的重新扩张,增大肺泡氧弥散的面积,对患儿机体中的通气与血流的比例进行调整,同时在呼气末维持肺泡中的正压,提高功能残气量,加速气体交换,从而逐渐改善患儿氧合指标以及呼吸困难的症状[4]。盐酸氨溴索是一种具有较强抗氧化作用和自由基清除作用的治疗药物,其在进入到机体之后,能够帮助肺表面活性物质快速分泌,增加气道液体的分娩速度,帮助睫状体运动,伴随有明显的气道分散润滑作用,还可促使痰液或者痰液膨胀来改善患儿肺顺应性功效。

在上文中,比较了盐酸氨溴索+面罩吸氧与氨酸氨溴索+CPAP分别用于治疗NRDS的疗效,结果显示:氨酸氨溴索+CPAP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91%高于盐酸氨溴索+面罩吸氧的总有效率75%,治疗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盐酸氨溴索+面罩吸氧,并发症发生率12%低于盐酸氨溴索+面罩吸氧37%,且P<0.05,证实该治疗方案用于NRDS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切,改善血气指标效果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通过 CPAP 有效维持患儿整个呼吸周期的气体充分交换、提升新生儿机体肺氧合基础上,联合氨溴索还可帮助患儿改善其肺顺应性,将大量的分泌物排出,从而取得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血气肺泡盐酸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盐酸泄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