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诊断肝癌准确率
2021-06-06吴佳隆
文/吴佳隆
肝癌是临床常见恶性疾病,受人体内脏大小形态差异的影响,早期症状往往缺乏典型性,故确诊时往往已处于晚期阶段,治疗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化。在此病的诊断中,CT、MRI等是常见检查手段,合理地选择应用,是促进诊断准确率提高的关键,且对于治疗效果的改善也起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诊断肝癌准确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40例),基于数字法的前提下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其中,对照组的男女例数分别为12例、8例,年龄区间为38~74岁;观察组的男女例数分别为13例、7例,年龄区间为38~73岁。已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精神异常及资料不全者排除。研究开始前,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了有关内容,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予以对比、分析,没有发现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A组实施肝脏增强CT检查:使用我院提供的螺旋CT机,将层间距、层厚、扫描周期分别为设定为1.5mm、5mm、0.8s,检查时患者处仰卧位状态,平扫、增强扫描肝部,注入对比剂,将注入速度及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于动脉期25s、静脉期60s、延迟期180s予以扫描处理。
B组实施肝脏MRI检查:使用我院提供的核磁共振成像仪,将层间距、层厚、梯度场强度分别设定为1-2mm、5mm、45mT/m,展开T2WI、T1WI加权扫描,落实动态增强扫描,将流率设定在合理范围后,由隔顶处扫描至右肾下,于动脉期25s、静脉期60s,延迟期180s予以扫描处理。
1.3 观察指标
在肝癌诊断中应用不同诊断方法后,参照手术病理,分析对比准确率,仔细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完成研究中所涉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则分别由t、x2完成,P<0.05表示满足了统计学条件。
2 结果
经相应检查后,参照病理结果(100%),相较于A组,B组的诊断准确率较高,组间呈现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对比
3 讨论
肝癌的发病率较高,仅次于胃癌、肺癌,多见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患者,预后往往较差。有研究指出,直径3.0cm及以下小肝癌,5年存活率约30%左右。近些年来,在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MRI、CT等被广泛地应用到了肝癌的诊断中,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与常规CT相比,增强CT的准确性、敏感性更高,增强CT扫描主要是基于病灶区域组织密度差异的前提下,实现成像,造影剂应用后,可强化扫描,清晰的显示出病灶各期的血供情况及特点,能够进一步对病变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进行明确[1]。但值得注意的是,增强CT扫描的费用相对较高,且有辐射,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多次复查扫描中,极易导致累积射线损伤等问题的出现。
针对肝脏CT增强而言,通常被应用到了肝癌、肝门癌栓等肝脏疾病的诊断中,主要是基于使用造影剂的前提下,落实扫描检查,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能够更加全面、清晰地反映出病理组织性质,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病变检出率的提高。同时,在对肝癌患者实施CT增强扫描后,可有效弥补平扫的不足,可更加全面地了解占位病变范围、性质等,为病变血供与邻近关系的分析提供了保障,这对于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起着积极的意义,有效避免了治疗方案不合理等情况的出现[2]。但不可忽视的是,考虑到一些良好小肝癌、肝硬化再生结节血管的差异较小,极易发生相互重叠的情况,而增强CT又是一种形态学检查,成像范围具备局限性特点,这就极易导致漏诊情况的发生。肝脏增强扫描的实施,旨在增加病症和正常肝实质的密度差,反映出平时无法显示的病灶,在鉴别实质和囊性病变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此诊断方法无绝对禁忌证,如若患者有合并脑外伤,或是对药物过敏等,就需慎用,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在肝癌的诊断中,肝脏MRI检查是常见诊断手段,主要是基于脏器软组织成分差异的前提下,反馈出不同的MR信号,与增强CT技术相比,MRI检查的优势主要体现于密度差异明显等方面,可获取更加全面、清晰的肝脏具体成像,经T1WI、T2WI等成像序列及增强扫描,有利于医务人员更好的鉴别病情,不易受到外界干扰,能够快速、准确的明确病灶位置。基于肝脏增强MRI检查的前提下来说,可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肝脏功能信息、病变组织成分等,与增强CT相比,优势更加明显,如对于病症未超过3.0cm的,肝脏MRI检查的检出率更高;对于直径在3.0以上的病症,通过与MRI平扫的联合,结合增强信号变化,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病灶内的液化等病变组织成分。有研究指出,将肝脏MRI检查方法应用到肝内转移灶,或是癌栓等诊断中,可进一步为诊断准确性提供保障,在疾病的治疗中可充分发挥指导性作用[3]。
针对肝癌的诊断而言,CR、MRI检查方法的应用,需要应用到常规对比剂,基于患者病灶血供特点变化的前提下,实现强化改变,但往往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包括癌灶大小、生长特点等,促使血供特点也不尽相同,这也是普通增强扫描检出率较低的原因。而通过MRI特异性对比的使用,则能改变上述情况,以Gd-EOB-DTPA增强为例,就可合理地评价肝细胞摄取、排泄功能,适用于小肝癌,或是缺乏血供的癌症诊断中,这主要是因为其未含有正常肝细胞及胆管结构,无法有效的摄取和代谢特异性对比剂,在此前提下就形成了信号对比,为病灶检出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研究指出,基于MRI、CT诊断价值的前提下来说,两者极为相似,但在鉴别血管瘤时,相较于CT,MRI的优势更加明显;诊断血管丰富的癌肿,在诊断时合理的选择应用腹腔动脉,或是肝动脉造影则是较为理想的检查范围,尤其是小肝癌诊断,阳性率约90%[4]。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促进阳性率的提高,在对患者实施肝穿刺行针吸细胞血检查时,就需合理应用B超进行引导。在继发性肝癌的诊断中,对于AFP异常升高的患者,考虑到ALP、GGT也会随之提高,为确保诊断准确率,就需予以选择性肝血管造影术,有利于明确直径较小的病灶,检测结果同时提示为少血管型肿瘤。
综上,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在进行诊断时,方法较多,包括肝脏增强CT、肝脏MRI等,均具备一定优势,其中CT的实施提示病灶密度占位异常,可清晰地将患者血管、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显示出来,有效地弥补了平扫的不足,应用价值更加明显,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或是治疗方案的制定、调整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MRI检查的实施结果提示信号强度不均匀、多发等,此技术具备较高的敏感性,对于微小病灶,即3.0cm及以下小肝癌尤为适用,且不会产生辐射,成像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准确性,避免或者减少了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有利于医务人员对疾病的准确鉴别。因此,实际诊断中,就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检查方法,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