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在全院血糖管理的作用

2021-06-06魏庆莉路明

保健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专科科室护士

文/魏庆莉,路明

患者因不同疾病被收治到医院各科室,报告显示[1],住院患者合并高血糖症状,其死亡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糖患者,疾病预后不良。因此,有效的血糖管理可降低疾病并发症发生率,延缓糖尿病病情。虽日益较多的医护人员均认识到了此点的重要性,但针对入院后新发糖尿病或已知糖尿病史者,非内分泌科室的医护人员仍然缺乏对此方面的重视度和专业的诊疗知识,此部分人员未接受有关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和护理干预方式的系统性培训,不了解糖尿病护理新模式和概念,无法满足患者治疗和身心需求,甚至可能发生护理安全隐患。为使全院各科室医护人员均可掌握糖尿病疾病护理干预方式,我院近年将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引入到各科室中,且有报告证实[2],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可改善全院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提升其疾病知识掌握度,改善护患关系。但目前此方面报告较少,不少学者仍然致力于探讨此点。现本研究共纳入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60名住院且伴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分组重点论述此点。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住院且伴有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其住院期间护理方式分组,即对照组30例vs观察组30例。入选标准:①各患者均接受血糖化验检查并已确诊;②各患者均签字接受此次护理干预方式;③各患者均存在一定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④病历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非糖尿病并发严重躯体性疾病者;②存在沟通障碍、认知障碍者;③中途脱离本研究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合并中枢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对照组:糖尿病病程时间1.2-15年,平均为(5.62±0.24)年,年龄41-68岁,平均为(56.35±1.24)岁,女性12例,男性18例,包含呼吸科4例,妇产科6例,肝胆外科8例,胃肠外科5例,骨科7例;观察组:糖尿病病程时间1.3-15年,平均为(5.81±0.25)年,年龄40-69岁,平均为(56.38±1.22)岁,女性13例,男性17例,包含呼吸科3例,妇产科6例,肝胆外科7例,胃肠外科6例,骨科8例。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指导患者用药、讲解疾病健康知识、告知注意事项、监测血糖指标,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观察组接受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干预:

(1)成立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由多名联络护士和护士长组成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糖尿病病区护士长担任组长,包含骨科、耳鼻喉科、呼吸科、神经内科、骨科、心血管内外科等科室护士。各成员工作时间>5年,熟练掌握糖尿病护理技能和知识,沟通能力良好,奉献精神较强。采用科室推荐、自愿报名、护理部考核合格的入选方式。并由糖尿病专科医师和营养师、药学部药师各1名参与此次小组培训和管理中。

(2)确定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护理管理方案:第一阶段,培训联络护士的糖尿病护理技能和知识,并在各病区展开工作。①每月举行1次培训会,由糖尿病专科医师、专科护士、营养师、药学部药师负责讲解疾病知识,包含糖尿病基础理论、口服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血糖监测、运动饮食干预、糖尿病足伤口处理、护患沟通方式和技巧、心理干预等。②规范制定胰岛素注射流程和血糖监测:用问卷调查目前全院胰岛素注射和血糖监测现况,针对问题进行分析,规范胰岛素和降糖药物使用方式和频率等。第二阶段:指导联络护士工作并考核,协助联络护士对非内分泌科室患者实施糖尿病疾病知识宣教,并组织会诊分析疑难病例,每季度检查和考核联络护士糖尿病教育成效与频率;督查专科护理质量。

(3)糖尿病联络护士工作内容:接受糖尿病知识培训,负责各自病区疾病知识教育和护理,检查科室糖尿病护理措施的实施状况,实施健康教育,定期培训和指导科室其他护士糖尿病知识。当非内分泌科室收治到合并糖尿病疾病者,联络护士需评估其糖尿病知识掌握状况,明确其教育需求度,并制定疾病知识宣教方案,一对一讲解疾病知识。若出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向糖尿病专科小组培训人员寻求帮助。

1.3 指标判定

干预前后需测定患者血糖指标。

用我院自行设计的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状况,包含疾病概念、注意事项、治疗方式等方面,问卷分值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表明其掌握度越高。

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表调查各患者对此次护理满意度,包含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计算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护理满意度[n,(%)]

2.2 血糖指标

比较血糖指标,护理前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血糖指标

表2 比较血糖指标

组别 例数护理前 护理后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观察组 30 10.35±1.21 15.38±1.24 6.25±0.22 11.01±1.22对照组 30 10.36±1.22 15.39±1.22 8.16±0.24 13.25±0.28 t -- 0.0319 0.0319 32.1322 9.8017 P -- 0.9747 0.9747 0.0001 0.0001餐后2h血糖(mmol/L)空腹血糖(mmol/L)

疾病概念、注意事项、治疗方式。

2.3 疾病知识掌握状况

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疾病知识掌握状况(分,

表3 比较疾病知识掌握状况(分,

组别 例数 疾病概念 注意事项 治疗方式观察组 30 81.35±1.21 85.35±1.32 87.54±1.21对照组 30 65.36±1.32 63.25±1.02 65.65±1.02 t-- 48.9095 72.5624 75.7610 P-- 0.0001 0.0001 0.0001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发生变化,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此疾病发病后若不接受有效控制,病情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等,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数据显示[3],住院患者大约15%的患者均合并糖尿病,院内高血糖比例达38%。为让各科室医护人员更有效且系统的实施血糖管理,我院近年将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应用到全院糖尿病患者中。有关此点,已有报告显示[4],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可明显改善全院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疾病知识掌握状况。本研究报告也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0%,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证实了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的护理干预和指导效果,报告结果与以往报告结果相符。在非内分泌科住院合并糖尿病症状患者的血糖管理中,护士需承担主要职责,而非糖尿病专科护士未接受有关糖尿病疾病的系统培训,未完全掌握糖尿病知识,甚至不知晓糖尿病新知识和治疗新概念,无法为住院合并糖尿病患者提供高质量、安全、规范的健康教育和护理[5]。因此,给予非内分泌科护士规范、系统的糖尿病专科技能和理论培训非常重要,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的指导和干预下,联络护士利用所学知识为患者实施健康知识宣教,可提升其疾病知识掌握度,并对血糖指标改善有直接作用。同时,联络护士接受培训后,可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带动非内分泌科的其他护士了解和学习糖尿病知识,提升患者对其信任感,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的护理干预和指导,可明显改善全院糖尿病患者血糖状况,提升其疾病知识掌握度,并对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有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专科科室护士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爱紧张的猫大夫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