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1-06-06严虹

保健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面瘫神经功能针灸

文/严虹

面瘫是指面部神经受损,导致面部神经瘫痪[1]。急性起病,任何年龄段都可患病,面瘫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如面部有麻木感、口眼歪斜、呲牙无力和鼻唇沟变浅等[2]。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耳后疼痛、听力下降、眩晕、走路不稳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及时地治疗十分重要,目前治疗面瘫主要是采用中医的推拿和针灸法治疗,针灸和推拿是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3]。针法是对腧穴进行针刺、放血等操作刺激穴位[4]。这种疗法对于面瘫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为了研究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特选取40例面瘫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门诊接收治疗的40例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值(46.25±2.86)岁,左侧患病者12例,右侧患病者8例;研究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值(47.02±3.19)岁,左侧患病者13例,右侧患病者7例,所有患者均有面部肌肉出现麻木、左右脸不对称或出现听觉、味觉减退症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在统计学软件比对后,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研究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针灸推拿治疗,其中针灸主要采用以下几个穴位治疗面瘫,采用针刺的方法,对四白、下关、地仓、合谷、阳白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如果患者被诊断为热证偏瘫,基础穴位治疗的同时加入曲池穴位,如果患者被诊断为寒证偏瘫,基础穴位治疗的同时加入风池穴,患者有鼻唇沟变浅症状时,基础穴位治疗的同时加入承浆穴,患者有眼睛不能闭合症状时,基础穴位治疗的同时加入丝竹空穴和鱼腰穴。面瘫患者治疗时使用基础穴位的同时可以添加翳风穴治疗,翳风穴使用艾灸治疗。另外,风池穴与合谷穴使用泻法治疗,迎香穴与下关穴使用平补平泻法治疗,其他穴位使用补法治疗。针灸前进行基础消毒,每个穴位一般要留针20~3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持续治疗1个月。推拿对于治疗面瘫能够起到活血化瘀,恢复阴阳平衡,经络疏通的疗效。采用推拿治疗面瘫具体操作为:首先,双手置于前额部,推抹印堂,然后从印堂穴推向阳白穴,到太阳穴,后推抹上、下眼眶,按摩四白穴和按摩迎香穴,从地仓穴推向至下关穴,如果患者有口角流涎的症状时,以地仓、颊车为主,然后以中指点到风池的位置进行按摩,按揉曲池穴、合谷穴,每个穴位两侧都要操作,大约按摩3分钟,在头面部操作手法完成后,我们以大鱼际做抹擦,从额头至太阳,3~5遍,以透热为度,每天治疗一次,持续治疗1个月;研究组患者实施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在对照组针灸和推拿的基础上添加中药治疗,葛根20g,全蝎3g,防风6g,制白附子10g,僵蚕10g,炒地龙10g,桂枝6g,川芎6g,白芍10g,桃仁10g,红花6g,甘草6g。用法:冲服,早晚各一次,每日1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于劳累,要保持身体健康,同时还需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进而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面部神经功能,显效:各项指标、症状基本消失,面部神经恢复正常功能;有效:各项指标、症状得到改善,面部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无效:各项指标、症状,面部神经功能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采取H-B面神经功能评分方式进行评估,根据结果,分析患者症状发展情况,共50分,分数越高说明症状越明显,分数越低说明症状已得到改善;②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感觉评分与身躯功能评分,评分根据患者自我感官意识评定,评分越高代表临床疗效越好;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时间,治疗面瘫的时间长短,可以看出治疗方法的效果如何,如果用较少的时间,患者所使用的治疗方法已经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就能够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表述方式为,并借助t检验对数据结果进行检测;计数资料表述方式为“%”,并借助卡方检验对数据结果进行检测,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临床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n(%)]

2.2 对比两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评分、自我感觉评分与身躯功能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评分、身躯功能评分和自我感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评分(,分)

表2 比较两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评分(,分)

组别 例数 面部神经功能 自我感觉 身躯功能研究组 20 9.58±2.21 16.59±2.51 15.05±2.11对照组 20 13.51±2.19 11.46±2.27 12.23±2.64 t - 5.649 6.780 3.732 P - 0.000 0.000 0.000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时间

研究组患者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面瘫时间(,d)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面瘫时间(,d)

组别 例数 治疗时间研究组 20 10.41±2.78对照组 20 16.96±4.58 t-5.467 P-0.000

3 讨论

夏天室外炎热,为了躲避炎热的天气,很多人都爱吹凉风,为了使室内温度快速下降,往往会将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如果空调温度过低,可能会诱发面瘫发病[5]。所谓面瘫,即面神经麻痹,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人居多,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症状表现为一侧额纹消失,两侧额纹不对称,眼睛闭合困难,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口唇歪斜,不能做鼓腮、吹口哨等动作[6]。有的病人会出现味觉减退或丧失,耳后疼痛的症状。一旦有面瘫的症状,需及时到医院诊治,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早期的干预效果会更好。目前,基本使用的治疗方法是针灸推拿治疗,针灸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治疗手段,其本身具有舒筋通络的效果,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面瘫症状[7]。但是,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根据中医的理论,除针灸推拿的方外,还可以进行药物辅助,治疗面瘫需要使用疏经通络的方法,疏经通络需要血液滋养,因此需要活血,中药里有很多舒经活血类药物,辅助一些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达到更显著的治疗效果[8-9]。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明显高于对照组65%,无论是面部神经功能评分、自我感觉评分还是身躯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时间较短,有效提升了康复速度。说明,研究组采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对于面瘫患者来说,要注意做好保养,避免再次外受风寒湿邪。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患者疗效显著,面部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减少治疗时间,加快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应用。

猜你喜欢

面瘫神经功能针灸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中医针灸推拿与中药联用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针灸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