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价值研究

2021-06-06郑敏

保健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血透个体化专业知识

文/郑敏

血液透析是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方式[1],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现如今,血液透析技术日趋完善,是延长患者生存期限、改善肾功能、缓解其临床症状的重要渠道[1],然而,由于血透疗程漫长,患者对自身疾病、血透治疗缺乏正确认知[3],治疗期间,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增加、依从性降低的情况,不仅会增加患者生理痛苦,还会对后续血透治疗工作的实施造成一定困扰。鉴于此,本次结合2020.01~2021.02入院就诊的86例血透患者资料,研究观察了血透患者护理中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血透患者取样86例,皆为2020.01~2021.02入院就诊,抽签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个体化健康教育),每组43例样本。观察组43至68岁,平均(54.15±4.50)岁,41.86%(18/43)女,58.14%(25/43)男,对照组43至69岁,平均(54.66±4.12)岁,46.51%(20/43)女,53.49%(23/43)男,P>0.05。排除:颅内压升高、有颅内出血、精神障碍、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严重器质性疾病、难治性心力衰竭者。纳入: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生命体征平稳、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0 mL/min的血透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个体化健康教育:(1)专业知识教育:血透患者对自身疾病以及血透治疗知识缺乏客观认知,不了解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血液透析的重要性,从而易出现重视度不足、依从性降低的情况,针对以上问题,在血透治疗中,责任护士就需实施个体化专业知识教育工作,为患者普及讲解有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及时回答其提出的问题,使患者了解血液透析必要性及应该注意的事项,以此来提升其依从性和护理配合效率。(2)心理教育:血透患者由于治疗过程漫长,不仅需承担昂贵治疗费用,还需忍受生理痛苦,在经济压力、心理压力影响下,患者在治疗中很容易出现抑郁、悲观、消极等负性情绪,不愿积极配合透析治疗,这对其病情恢复极为不利,故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指导家属多鼓励、陪伴患者,给予其更多关心和精神支持,以此来消除患者孤独、抑郁情绪,坚定其治疗信心。(3)血管通路教育:血透治疗后,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血管通路的方法,提升其自护意识。(4)饮食教育:血透患者由于代谢功能减弱、肾脏功能衰竭,更需注意饮食,责任护士就需指导患者科学饮食,以减轻其肾脏负担,缓解患者病情。例如,提醒患者合理摄入鱼、虾、瘦肉等优质蛋白,在满足热量需求同时,控制非必需氨基酸、钠、水的摄入量。避免患者进食西瓜、香蕉等钾、水分含量高的食物,禁止其摄入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为患者详细讲解不健康饮食的危害性,配合家属监督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1.3 观察指标

观察SF-36量表评分,满分100,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越优,评分越高。自制问卷调查患者依从性,包括用药、饮食、心理、运动等四项指标,与评分正相关。在此基础上,记录两组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症状的样本例数,据此判断个体化健康教育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比较 SF-36评分,观察组护理后环境领域(64.77±3.82)分,社会关系(63.39±3.48)分,心理领域(62.07±3.35)分,生理领域(63.48±3.39)分,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SF-36评分 (±s,分)

表1 SF-36评分 (±s,分)

环境领域 社会关系 心理领域 生理领域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3 58.17±3.24 64.77±3.82 57.22±3.74 63.39±3.48 56.23±3.80 62.07±3.35 58.70±3.17 63.48±3.39对照组 43 57.89±3.50 60.59±3.76 57.60±3.59 60.77±3.20 56.59±3.62 59.76±3.70 58.44±3.60 60.25±3.74 T - 0.385 5.114 0.481 3.634 0.450 3.035 0.355 4.196 P - 0.701 0.000 0.632 0.001 0.654 0.003 0.723 0.000组别 例数

2.2 依从性

比较依从性,观察组用药(53.22±5.35)分,饮食(61.15±5.39)分,心理(53.45±6.28)分,运动(49.14±5.68)分,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依从性评分 (±s,分)

表2 依从性评分 (±s,分)

组别 例数 用药 饮食 心理 运动观察组 43 53.22±5.35 61.15±5.39 53.45±6.28 49.14±5.68对照组 43 46.41±5.56 56.28±5.19 47.88±6.30 44.27±5.50 T-5.788 4.268 4.106 4.039 P-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不良反应率

观察组4.65%不良反应率,比18.60%的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率 n(%)

3 讨论

血透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用替代疗法,患者认知水平、依从性将对其病情稳定性、康复进度、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4-5]。刘玉洁,余婷婷,关永娟[6]研究指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个体化健康教育具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其依从性的应用价值,需予以重视。

本次研究显示:经护理,观察组SF-36、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研究原因:在个体化健康教育中,为患者普及讲解有关专业知识,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可使患者深入了解血液透析的必要性,使其客观认知自身疾病,切实提升患者依从性和护理配合效率[7]。心理教育可帮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消除患者孤独、抑郁情绪,坚定其治疗信心。血管通路教育与饮食教育可提升患者自护意识,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达成平衡膳食的护理目标,对患者病情恢复有良好促进效用。此外,合理控制氨基酸、钠、水的摄入量,还可避免引起水肿,切实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依从性,降低其不良反应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血透个体化专业知识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护理礼仪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自助透析的成功可以复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