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用于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2021-06-06叶芳芳

保健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监护针对性重症

文/叶芳芳

建立人工气道是重症监护室(ICU)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在患者清醒后,不仅要承受疾病本身导致的痛苦与不适,还需要承受人工气道建立后不能说话导致与外界沟通出现障碍的痛苦,不能主诉自己的情感需求。鉴于此,在建立人工气道的同时,因不能说话的不适感导致患者容易产生多种负性情绪。临床护理过程中,针对ICU重症监护患者,除了时刻检测疾病变化、生命体征以外,还有要对患者心理上的无助、失落予以重点关住。既往观察临床相关研究,对患者心理护理实施的研究相对较少。由此,研究重点对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实施有效护理,使不良情绪得到及时缓解,减轻心理压力,使依从性提升[1]。本文研究ICU重症监护的意识状态清醒患者在救治期间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ICU进行重症监护的意识状态清醒患者80例,根据救治期间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接受常规ICU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人住ICU时间>48h;(2)建立人工气道;(3)年龄18~80岁;(4)患者意识清醒。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2)听力障碍;(3)不能识字者;(4)精神功能障碍。

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18小时,平均6.4±0.8小时;年龄35-73岁,平均56.2±4.9岁;入ICU病因:呼吸衰竭7例、肺气肿8例、重度感染8例、休克10例、麻醉术后恢复7例。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14小时,平均6.1±0.6小时;年龄32-77岁,平均56.5±4.3岁;入ICU病因:呼吸衰竭8例、肺气肿10例、重度感染9例、休克9例、麻醉术后恢复4例。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ICU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1)心理:针对每位患者文化程度、、对疾病认知情况,将疾病相关知识和医院情况向其进行详细的讲解,针对存在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干预。对于一些缺乏健康知识的患者,需要进行系统的健康宣教,将仪器相关知识、治疗流程、治疗方法等向患者进行介绍,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建立治疗信心,使紧张感与恐惧感在短时间内减轻,提高治疗依从性。(2)重视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在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需要保持热情、真挚的态度,在对其病情给予高度关注的同时,还要对其心理状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最大程度满足其合理的个体化需求,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尽快解决。(3)为患者营造良好环境,室内环境要布置得尽量温馨、舒适,保证物品整齐、有序,控制光照和温度,尽可能确保室内安静。(4)随着病情的好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家属通过微信视频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安慰,使孤独、焦躁等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2)并发症情况;(3)ICU救治和住院总时间;(4)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

1.4 评价标准

满意度:以100分为满分的我院自拟问卷,主要包括9项内容,对满意度进行不记名打分调查。100分非常满意,80分一般,0分不满意[2]。

心理状态改善:利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焦虑与抑郁情况进行评价,以此判定患者心理状态。SAS焦虑量表中,如测评分高于50分,则患者属于焦虑症(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量表得分为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5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计数资料n>40 ,且理论频数T>5时,用x2检验;n>40,但1<T<5 时,用校正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P<0.05。见表1。

表1 满意度[n(%)]

2.2 并发症

两组分别有1例和7例并发症,比例2.5%和17.5%,组间数据比较P<0.05。

2.3 ICU救治和住院总时间

观察组较对照组短,组间比较P<0.05。见表2。

表2 ICU救治时间和住院总时间(d)

2.4 护理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SDS和S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对比(±s,分)

SAS(分) SDS(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0 59.34±3.7453.26±1.0260.57±4.9350.26±3.37观察组 40 60.48±3.1949.02±0.3560.30±4.8045.70±2.04 t值 1.467 24.867 0.248 7.321 P值 0.146 0.000 0.805 0.000组别 例数(n)

3 讨论

在ICU进行重症监护的意识状态清醒患者,通常情况下会由于各种操作的进行,而导致心理压力加大,加之该类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重,对病情感到担忧会使心理压力程度进一步加大,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进而出现不适感,或疼痛程度加重,使病情的康复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3]。一旦形成上述的恶性循环模式,不仅仅会使患者承受更大的痛苦,还会使ICU治疗时间延长,成本增加,对医疗资源造成浪费[4]。如何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帮助ICU清醒患者在救治期间保持良好心态,已经成为近年来临床加相关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5]。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消除陌生感,减轻疼痛,同时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使其积极态度面对疾病和治疗,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ICU救治计划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研究说明,ICU重症监护的意识状态清醒患者在救治期间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救治时间,使护理满意度提高[6-8]。

综合上述,对ICU重症监护患者意识清醒状态下开展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心理舒适度,该护理模式并发症相对较少,安全性尚可,缩短了ICU救治时间和住院总时间,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较高。研究因病例数相对较少、研究时间短等特点,致使研究数据普遍性所有缺失,建议临床加大病例数再次开展其他类型的研究,同时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确定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远期效果。

猜你喜欢

监护针对性重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加州鲈烂身病因复杂,准确诊断,针对性用药十分重要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神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