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原则在高中体育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05李冠华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育老师因材施教足球

李冠华

(湖北省鄂南高级中学,湖北咸宁,437100)

随着新时代教学改革计划的延伸,社会各界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也更加关注,特别是像足球运动这种分化严重的学科,教师不应采用原始的统一教学方式,而是应该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规划出不同的学习方案。由于高中生的身心发育已经逐渐成熟,这导致不同的学生在心理和身体上有着极大的差异,对同一件事物的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指导学生时容易造成学生课堂学习目标不明确、不适用等情况,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

1 高中体育足球教学的现状

1.1 体育老师同一标准的教学方式忽略了男女体质的先天性差异

现在的高中体育足球教学课堂,教师通常采用统一教学的方式,对男生、女生无差别的完成教学方案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减轻教师的压力,但对于学生并不有利。男生和女生无论是心灵上,还是身体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例如,男生由于从小就活泼好动,所以更偏向于激烈的体育运动,对足球也是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而女生可能相比男生没有那么好动,身体素质上与男生差异较大。因此,如果男生女生有着同样教学目标,这将导致男生能够比女生更加轻松的完成任务。换言之,教师按照男女不同的性格差异调整教学方案将更加适合学生,这也是因材施教中的重要一点。

1.2 体育老师统一标准的教学方式忽略了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

高中教师在课堂中会将所有学生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培养,而大多数老师认为这是非常公平的方式。然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即使是同一课堂中的学生,在家庭背景、性格特征以及爱好兴趣等方面也有着天差地别。有的学生天生喜欢足球,对足球有着较大兴趣,而课堂只是帮助这类学生提升技能的方式。有的学生则对足球没有任何感觉,过强的训练只会让学生对足球产生恐惧感。因此,体育老师在要按照不同性格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解决方案,实行因材施教的解决方案。

1.3 学校和老师对于足球运动不重视

我国多数中学对于体育运动并没有倾注太多心血,特别是像足球这种需要大规模场地的运动,学校可能难以提供过多的帮助。同时体育老师也可能并非有专业的足球知识和足球技巧,因此在课堂时,教师也难以提供给学生过多的帮助。因此,学校和老师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度越来越低。

2 在高中体育足球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

2.1 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则

在教学中,许多体育老师都将学生看做统一的整体,并不区分对待,这也就导致一些体质较弱或者对足球没有兴趣的学生难以接受当前的训练强度,学生无法对体育产生热爱,也就无法学好体育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因材施教变得相当重要。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导向和教学方式,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分类学习,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其类别设定是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而划分类别主要依据在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性格、性别以及年龄等等,找出适合学生的分类。

2.2 根据学生的心理差异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经过了近十年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习惯。对于同一件事物,学生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喜欢体育,热爱体育,因此在足球课时会有着积极的心态,能够帮助学生提升体育成绩。而一些从小就不喜欢的运动的人对于体育则没有好感,这类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一轮的挑战。老师不仅仅要对成绩好的学生锦上添花,更要对没有兴趣的同学给予热情,亲身示范运动的乐趣,帮助学生加入到体育运动中来。同时,也要对那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培养其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兴趣。学生的心理是能否学好体育内容的关键,因此必须加以重视,用不同的方式教育不同兴趣的学生。

2.3 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的基础要求和提升课程

体育老师在足球课堂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备课,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制定出适合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要求和针对少部分高中生的提升课程。基础要求和提升课程要融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帮助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提高体育技能,最终达到同等的足球水平。此外,教师也要更注重一般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精力付诸于一般学生之中,制定出适合普遍高中生的足球教学方案,充分挖掘出学生积极主动的状态,让大部分学生能够乐于踢球,喜欢上足球运动。一些体育运动的标准如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足球技巧等等都需要根据学生要求灵活改变,每次让学生都有所进步,一点一点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此外,对于一些有足球爱好的学生不可放置不理或者与大部分学生同样对待。要积极培养有爱好的学生,对其足球技能或力量训练等等提出要求,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足球才能,同时也要加入适当的鼓励,使得这部分学生能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让其爱好能够生根发芽,为祖国培养优秀的足球运动员。

2.4 足球课堂可根据男生女生进行性别分组

高中生课堂一般都是采用男女混合制教学,保证男女一律平等,在文化课课堂中,这样的混合方式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但在体育课堂中,由于男生女生身体素质有着明显差异,大部分男生要比女生更容易锻炼肌肉,并且体力也要比大多数女生要好。因此,有必要对男生女生展开不同方式的教学。由于男生对于足球的热爱程度较高,更倾向于老师教授足球技巧和体能训练,因此教师可以关注于这一点。而女生则更需要激发其兴趣爱好,通过一些教材、活动,营造舒适的氛围和相关教学情境,使得大部分女生也能喜欢上足球这个运动。通过男女分开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体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对不同的学生也可以有着因材施教的效果,有助于提升课堂学习的质量。

3 在高中体育足球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具体应用

教师在对学生分组前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研,从教学内容、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方法三个指标出发,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策略。此外,教师也要对课堂评估制定出合适的评估标准,如颠球个数的评分等等,这有助于评价每个学生的实际足球能力。

3.1 教学分组

体育老师在对新的高中生教学前,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各项情况,例如心理发展、身体素质、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等等,都要做一个预先的调查。调查方式可采用问卷法、资料法以及交流法等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善学生资料。此外,对于足球运动,体育老师也要有特殊的分组要求,要结合高中体育教学中足球教学大纲的要求,融入高中足球教学的特点,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从而为每个学生划分出合适的组别。每个组也要的教学内容要保证适合学生,同时课堂评分标准也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从脚背的正面颠球、精准射门、运动过杆射门、三人或多人互传接球等多个方面着手,充分锻炼学生的足球能力,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和后续发展做相应的评估工作。将课堂得分与发展潜力相结合,最终做出对于学生的综合分析结果。

3.2 实施标准

为保证因材施教在高中体育课堂的合理实施,教师应多注意教学内容与评分标准的相互参考。在“左右脚轮流颠球”教学项目时,教师可给予学生3次机会,取三次机会中的最大值作为最终的结果,每个球的分数设置可初始设为1分,在后续过程中可逐渐添加一部分惩罚和奖励措施;在“绕杆精准射门”动作时,教师可预先设置5到8根杆子,让学生绕过杆子并且精准射门,也可以让其余学生当做障碍物,具有一定的实战性,每次运球的时间、是否射门等都可作为最终的评估标准;在“三人或多人传球接球”测试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足球能力划分组,每组三到五人,每两人之间的间隔约为5到10米,小组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传球并计个数,如传球接球失败则扣除一定分数,这样的项目即能考验每个学生的足球能力也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团队配合能力。

4 结论

高中体育教学是高中学校经常忽略的部分,很多学校都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作为主要培养对象,过多的删减了高中体育课堂的内容。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老师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老师也要对学生有充足的了解,因材施教是建立在足够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展开的。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顺序以及训练强度的重新分配和重新组合是保证教学过程科学性的关键,同时教师也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必须严谨对待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严于律己,善于观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高中足球技巧。

猜你喜欢

体育老师因材施教足球
体育老师在电影院上语文课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有些唐突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四百秒的体育课
认识足球(一)
姜还是老的辣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