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据陕西省高校发展优势推进体医融合研究

2021-06-05刘丹青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医陕西融合

刘丹青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65)

1 “体医融合”概述

1.1 体医融合的概念

最初将“体医融合”这一概念被美国相关专家提出,就体育与医学能否融合进行一系列探讨,最终在美国形成。随中国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模式“体医融合”将体育与医学的结合,将两者中纯粹的精华历练出来,以体育中体育保健学、运动学和医学中康复医学、营养医学、运动处方等众多知识进行糅合,让“体与医”紧密结合。“体医融合”涉及范围很广,无论是疾病状态或亚健康的人群还是健康人群,都可结合医疗手段进行初筛、监督等来达到健康的目的。体医融合通过高校医疗卫生部门、体育部门、心理咨询部门的有机融合发展来推动高校的体医融合。

1.2 体医融合的益处

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社会保障系统已成为了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的一条红线,其中医疗保险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就政府而言,为减少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推出了相关健康中国的一些批示,为鼓励大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也为体医融合搭建了桥梁。通过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医疗费用地增长,逐步解决我国医疗资源有限,与慢性病供需增加的问题矛盾,为实现中国健康、全民健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提高预期寿命、改善人民幸福做出贡献。

1.3 高校体医融合的必然性

国家关于“体医融合”有关方针、规章相继出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不断强调“体医深度融合”,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展开全国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医疗卫生的融合和干预,完善人口体育活动。同时指出发布体育健身活动指南,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身体状况制定建立和完善特有的运动处方库,推动体医结合的服,务管理新模式,在促进健康过程中全,民科学健身在预防慢性病,康复理疗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1]。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的体育和医疗的融合发展,已成为趋势,“治病”与“预防”“康复”这三者是不可分开的,体医融合不能只保留在字面上,全民健康旨在全民。作为即将成为祖国未来人才的大学生,他们肩负着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责任与重担。因此可以看出,在创建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陕西的高校体医融合的不断推行发展,是完全符合国家意志的。

2 陕西高校进行体医融合的优势

2.1 高校资源优势

体医融合的模式主要就是体育与医学两种学科的交流与融汇。陕西高校体医融合的优势主要包含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这两大类,无形资源是指高校校医院相关部门、体育部门、心理咨询部门的规章、管理制度以及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高校师生对运动锻炼的意识等;有形资源主要指的是活动的器材、运动的场地、活动设备、运动资料、医疗器械等进行相关的运动健康数据分析的电子设备。

2.2 陕西地缘优势

陕西的铁路、公路、航空交织成网,使陕西与全国连成一体。陕西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重任。陕西省共有本科高校57所,陕师大、长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高校也均开设有体育专业,陕占比约为26%,西安体育学院开设16个体育专业,以上学校为陕西乃至全国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体育人才。陕西的医疗资源也极为的丰富,陕西中医药大学、延安大学医学院、西安医学院等高校培养出部分优秀的医学类人才。陕西的地理条件,人文社会条件都十分的充足,有助于高校体医融合的发展。

图1 陕西高校体育专业开设情况表

2.3 高校发挥优势的措施

2.3.1 成立运动健康促进委员会

在高校实施体医融合模式的发展可通过成立运动健康促进委员会来体现。建立运动健康促进委员会的,主要是为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开展健康研究、检测干预、健康教育服务,以便建立更新的服务体系,通过“体医融合”试点工作的推进和完善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广大师生。委员会负责制订在运动体育健康过程中的项目计划和制度,权利和义务一目了然,并与多个学校部门协调,促进负责部门工作对其进行评价,积极料理运动健康促进中心的其他事务。把健康作为基础,依照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的信息落实,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评估,制定与之对应健康指导手段和措施,做好各个项目之间衔接,把工作落实到最后一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是运动健康管理的基本过程,结合运动处方师给与的专业指导与帮助,给与大学生健康知识的引导。

2.3.2 开发健身指导 APP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由PCD端过渡为移动端,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提升的也在不断变化和提升,传统的健康服务体系已不能满足,新的信息技术发展达到新的高度。新技术的应用,建立以学校APP模式平台提供健身,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随时随地的对其喜爱的健身项目进行了解,平台上给与适合于学生身体锻炼的指导意见,指定合理的锻炼时间和方式,以APP作为学生的网络健身教练,合力地在每日进行一定运动强度锻炼,并进行打卡,规范学生的健身方式,同时提高了运动的效率,优化服务质量。

2.3.3 大学生体质监测

对大学生体质监测是校园健康卫生工作的基础。因此成功利用学校运动健康促进中能提升体育产业和高校医疗成长及发展的速度,同时大学心理咨询部门进行整合,获取大学生心理发展资料。使监测人员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让学生明确自身情况,养成较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制定健康评价指标,建立完善健康个人档案,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3 陕西高校体医融合的具体建议

3.1 确立现状目标,完善启动工作

参考学生的体检情况,对学生进行分析,给与加强身体健康的方法和经验进行指导。讨论可防控消极因素,发现积极因素。在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的工作过程中,使学生明白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加强高校的领导和教务工作者对体医融合理念,明确体医融合的必要性,动员全体教职工,是得高校教师可以充分了解体医融合的具体内容,并对这一概念达成共识。

3.2 坚持体医并重,加强身体抵抗力

体医融合促进作为一项科学学科,不会被轻易地替代。例如,心肺功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体代谢功能的强弱和健身锻炼后机体恢复功能的快慢;普通人在锻炼后身体产生不适,通过保健按摩缓解肢体疲劳,给与正确的运动处方,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身体健康去保证学习有效的开展。调查发现,长期坚持健身的学生比不常健身的学生身体抵抗能力更高。

3.3 实施方案落实,优化监测评估

结合方案对学生骨干、学生志愿者集中进行培训,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出人传人、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利用校园环境进行多方面的宣传;同时体医融合的工作也可同步于学校日常工作和教育、活动中;健康宣教课程除了教师授课,也可与陕西省卫生保健部门或高校学校医护人员联系,开设专家讲座;活动保证每一个大学生每年都至少参与一次,同时对各项活动的开展过程、工作进度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修改。

3.4 学生成为体育锻炼第一监护人

为减少学生受伤事故的发生率,学校实施“体医融合”教学通过安全、科学运动方式的培养,使学生成为体育锻炼的第一监护人,降低高校师生慢性疾病的增长,减少教学中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降低国家医疗的成本;学校体医融合,目的是通过传授运动技能和方法、运动预防和保健等知识,促进学生锻炼自身能力的培养,避免盲目锻炼,促进全民健身,提高学生的体质。

3.5 进行资源整合

通过对高校资源(医疗卫生部门、体育部门、心理咨询部门)的整合,利用现有的大数据对全体师生进行每学期的核查,来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合理高效的利用其现有资源,避免造成资源的闲置或低效率的浪费。

4 结论

目前从国家政策的倡导性来看,高校体医融合的发展已然成为必然性,利用陕西高校校医院、体育部门以及心理研究部门这些有形资源优势,通过对这些部门深入进行融会交流,成立如校园运动健康促进委员会来对大学生进行运动指导,运动损伤治疗及预防,运动心理研究分析来加深大学生对“体医融合”功能的认识。从教学方面讲,现有的教师为已具备实施“体医融合”教学的能力,仍需要不断提高师资的素养,加强对教师“体医融合”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对体育教学器材,进行不断的开发与研究,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做到合理化地利用资源。

猜你喜欢

体医陕西融合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融合菜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