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农村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调研
——以黄平县野洞河镇为例

2021-06-04田海霞王勇丽赵雪峰

散文百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黄平县河镇农村

田 春 田海霞 王勇丽 张 丽 赵雪峰

六盘水师范学院

随着经济的发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但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落实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就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贵州省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此次调研的黄平县野洞河镇中所包含的民族有汉族、苗族、革家、仫佬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主要以苗族和汉族居多,本报告实际调查了贵州省黄平县野洞河镇的野洞河小学、崇仁小学、龙角小学、万峰小学、泥巴寨小学、希望小学,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来自贵州省黄平县野洞河镇老师、学生、家长来进行调研。

一、入学率

表1 黄平县野洞河镇所有小学入学率调查表

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人民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调查表明现在大多数父母为90后,对小孩的教育非常的重视。大多数父母宁愿异地分居也要把小孩送到城里读书,导致农村学校的入学率大大降低。

由于我国前期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大量的年轻人往沿海发达方向去赚钱,劳动力大量的流失。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人们都坚信优生优育,导致出生率下降,适龄儿童的减少,现在很多小学濒临淘汰,很多小学实行“撤点并校”。“撤点并校”导致学生上学距离过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儿童与父母情感恶化,家长对投入学校建设感情淡漠等。[1]例如,黄平县野洞河镇中的野洞河小学仅有二十多名学生与四名老师而且只开设有一年级和二年级,并且没有开设有任何关于学前教育的相关班级、其他的龙角小学、万峰小学、泥巴寨小学的都存在着相同的情况,由于适龄儿童的分布不均,学生读完一年级和二年级后,便送到野洞河镇最大的小学就读---中心小学。当然中心小学设置相应的寄宿条件及相关的设施,以便于满足居住较远学生的需要,解决义务教育问题,但是这对学校、家长和老师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教师配置

表2 黄平县野洞镇的教师配置所占的比例

1.学前教育。

黄平县野洞镇是个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如果教师会两种语言有较大的优势。随着国家对儿童教育的要求,黄平县野洞河镇也建立了一个幼儿园,但由于偌大的镇只有一个,只能满足附近村民的需要,住得远的村民又不得不将孩子送到城里。学前教育的教师较少,有些甚至安排快退休的老师任教,学前教育的师资比较匮乏。

2.小学教育与特殊教育。

小学的师资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学校里开设的美术、体育、英语等课程几乎找不到专业的老师来教,这时就需要老师身兼数职,一位老师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并且教师的“老年化”问题较为突出,虽然有新鲜血液的输入,可是“供不应求”,年龄较大的老师难免会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可见当前农村师资队伍的薄弱。

黄平县的其他村镇里也建立有特殊学校,可以让有缺陷的适龄儿童得到特殊的教育,但一个老师要管多名有缺陷学生,教师压力比较大。虽然国家在大量广招特岗教师但层层分下来到各个学校并没有几个。

三、教师队伍现状

表3 黄平县野洞镇的小学教师队伍不同的年龄段比例

农村学校的局限性在于和其他常规学校相比,小规模学校的学生数量少,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设施设备落后且教学结构安排不合理,在道路交通方面也显得十分不方便。[2]而且教师队伍已经出现了老龄化加重、教师与学科的不平衡、教师学历的偏低的现象。现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中有很多是民转公的教师,还有大部分教师的第一学历是中师或高中毕业,虽然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也获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但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接受大专或本科的教育,可以说是有其名而无其实。[6]甚至大多数的老教师还是有曾经的继承制的,教师的自身素养并没有得到提高,在教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也只是为了应付,并没有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大部分的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师技能训练,教师的学历不高等。并且依据当地老师反应出去学习更好的教学经验的机会还是比较小,组织参观示范学校的话比较片面。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农村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

城里的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农村的教师只要一有机会都会想调到城里,优秀教师的流失。黔东南州的小学教师达标率为70%,其中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占到一半以上,正规的在编教师由于生活条件艰苦。[3]经济压力冲击,有些老师不得不转行,留下的老师由于经费有限,无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农村的师资队伍状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但当前农村师资队伍的问题仍然突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基本情况统计结果表明,实行税费改革以来,过去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基本得到扭转,2019年黄平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绝大多数地区不再拖欠教师工资。

四、调研分析与建议

依据上述内容可看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师资队伍还是存在大量的问题,教师学历不高、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教师幸福感较低。想要解决少数农村师资问题主要从政府、学校、教师三个方面进行。

1.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提供学习的机会。

国家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师资队伍的财政支持,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农村的条件比较艰苦,农村教师的待遇应该优于城市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来,增强教师队伍的力量。实行带薪休假,不得无故扣除教师的工资,增强教师的幸福感,为教师提供基础的物质保障。

教师的学历不高仍然是个严重的问题,随着时代发展,知识内容是在不断地更新,教师步伐应该走在时代的前沿,所以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一些优秀的教学技能,在这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步,促进教师教育实践的发展。教师在掌握教的技术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技术。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提高学历的机会。外出学习应该实质性的而不是走马观花,能够真正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的,真正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学习。

2.健全基础的教学配套设施。

不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提高教师职业归属感。农村大部分学校缺乏教学辅助工具,与城市相比,设施缺乏、陈旧等问题突出。据此,国家和政府应大力呼吁社会对农村学校的投资,进而缓解当前农村教育资金不足的问题,增加财政投资,完善道路交通和通讯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大对教育资金投入,并做到专款专用,将资金落到实处,在硬件设施上给予足够保障。加强调研,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规划。对投入的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学习其他优秀实例,了解整个学区所有适龄儿童,合理规划教育资金。加强监督,解决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完善进度,教育部门应该深刻烦死自己,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制定相应的机制,对重大项目聘请社会独立部门进行专门的工程验收。

3.引进多方面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农村学校可以让大学生来支教,现在大学生不谙世事,真正能够利用寒暑假实习的人很少,如此以来大学生就缺乏工作经验,毕业后就很难找到工作。如果大学生能够到乡村学校去学习,不仅解决了大学生的工作经历问题,还可以可以为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并且可以让大学生得到一定的锻炼。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也是非常关键的,学校应该除了注重教育教学外,也应该注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的自信。农村体育、音乐、美术、英语等专业教师匮乏,导致大量器材闲置,导致生源外流和学生发展不协调。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属于留守儿童,长期和老人生活在一起,而老人关注的往往是吃饱穿暖的问题上,导致学生在学校打架、玩手机、违反纪律、不完成作业、信息接收严重滞后以及对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偏离正确轨道等现象,因此学校应大力引进思想品德的专职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就需要教师多加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多设置一些学生集体活动,设置儿童心理咨询室,确保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4.家校合作,共同培养我们的孩子。

对于农村来说,大部分的家长都是为了生活长期在外打工,进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应该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应建立起三维机制,确立统一目标。国家和社会应加强对农村经济建设投入,振兴乡村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让父母在家发展,既可以发展当地经济,也可以陪伴孩子成长。

五、总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就一个人绝非一日之功,绝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要看经济的发展,还要看教育是否进步。成就一个人的往往不是物质的高低,而是知识的涵养,说到底还是教育的力量。对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宣传力度,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教育,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就社会层面而言,可以在生源地增加就业机会,让更多的人留乡发展,关注孩子成长。对于家庭层面来说,可以和学校一起合作,培养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单是哪一个部门的责任与义务,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猜你喜欢

黄平县河镇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梦与美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贵州黄平县:“三变”改革激发产业活力
丰收会
高河镇
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民法律意识探析——以贵州省黄平县为例
河镇的土地流转和农民分化
雨中祭竖河烈士
黄平县老年大学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