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训育”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6-04枣庄市台儿庄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赵博峰
枣庄市台儿庄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徐 辉,赵博峰
自2019年1月以来,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系列重磅改革文件和改革措施先后出台,尤其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确立了职业教育是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地位,凸显了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构建了多元化办学格局;提出了建设产教融合型高水平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有活力的创新型教学团队;规划了1+X证书制度;构建了职业教育国家标准;提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工学结合、育训合一的双元育人途径,努力推进“三全育人”,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这些内容为职业学校的高质量育人指明了方向,为提质增效谋划了宏伟蓝图。
1 融合的内涵
“做”是指学生在汽修专业学科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使用工量具、设备和仪器从事汽车维护、保养、拆装、检查、维修、更换、故障检测、诊断和汽车其他服务的行为;“学”是指学生借助阅读、听讲、讨论、研究、实践等途径自主习得汽修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教”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活动;“训”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专业要求的规范,学生获得技能或规范的行为方式,主要指实训、大赛训练、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训练;“育”主要指学生从学、做、训中内化为职业素养、职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价值观等核心素养的过程。
要想实现“教学做训育”的一体化人才培养,需要从办学主体、育人主体、学习主体和评价主体等4个层面实现融合。办学主体层面:办学主体不能仅限于学校,还应将政府、行业、企业纳入统一的政、行、企、校四位一体的多主体办学模式中,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与引导,区域经济的规划、发展;行业、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岗位人才的需求诉求;学校应主动对接行业、企业,适当放权,充分发挥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和专业的师资力量。育人主体层面:育人主体也不是单一的学校主体,而应该是政行企校多元主体育人,采用现代学徒制或新型企业学徒制模式育人。企业导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指导;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制定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课程资源建设;共同参与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学习主体层面: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基于岗位的工作过程,将理论知识学习、实习、实训、技能大赛训练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培训融合在一起。评价主体层面:育人效果如何,传统的评价主体是学校,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学校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失去了评价的公正性。评价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学校或者第三方机构组成的多元评价融合。
2 融合的途径
2.1 搭建“政行企校”一体化办学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供给目标与需求目标的融合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其本质特点是与产业、行业、企业直接对接,所以,“政行企校”都应发挥育人主体作用,缺一不可。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供给侧,要与政府区域经济的规划、发展相协调;要与行业发展趋势相吻合;要与企业岗位用人需求及标准相一致;并且适度超前。学校作为育人主体之一,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应着眼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以培养面向未来、更具发展潜力的人才为目标。最终实现“政行企校”多元主体办学的格局,实现人才培养的供给目标与需求目标的融合,如图1所示。
图1 “政行企校”一体化育人目标构建
2.2 校企共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及实习实训设施,实现“教学做训育”内容的融合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后,如何构建与培养目标相吻合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课程体系的构建涉及以下两个要素。
(1)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来源于企业汽车维修及服务的真实工作岗位要求,依据岗位的真实要求,进行职业能力的典型工作过程、行动领域、真实工作任务分析,然后转化为典型学习过程、学习领域、真实应用任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做训育”系统化学习课程内容体系,如图2所示。
(2)课程内容的序化。对于汽修专业来说,除公共基础文化课领域外,依据工作内容构建4大专业学习领域:汽车维护与保养领域、汽车拆装与检测领域、汽车电路与故障诊断领域、汽车维修业务接待领域;依据每个学习领域能力层次又分为3个层次:专业基础能力层次、专业核心能力层次、专业能力提高层次。层次的提升按照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呈螺旋上升的认识规律排列;同一层次内又设置了多个平行模块。每个模块内再设置若干个能力逐步提升的真实应用驱动的任务。同时,在电路测量与故障诊断领域的专业能力提高层次设置了新能源汽车的两个模块,如图3所示。
图2 “教学做训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内容构建
图3 “四领域、三层次、多模块”课程体系
2.3 构建“四轮驱动”的教学模式,实现育人主体“教学做训育”过程的融合
2.3.1 “教学做训育”五元育人的特点
(1)“做”是核心,“教学训育”是通过“做”来实现的。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训、做中育,五位一体,是一件事,而不是五件事。
(2)“学”要借助模块化教材、活页式教材、模块化工单来实现,学的结果要依靠评价标准来检验。
(3)“教”是辅助学,教的内容由教学标准确定,实施办法由方案来规定,实施的效果要由信息化条件来支撑。
(4)“训”是实训、大赛及1+X证书考核的训练,实训包括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堂学习过程和企业的顶岗实训过程。训的依据是实训标准、技能大赛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
(5)“育”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做中学,做中教和做中训就是育的过程,通过育,最终实现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科学人文素养和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2.3.2 “四轮驱动”助力育人主体“教学做训育”学习过程的融合
针对课程体系中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可以采用“四轮驱动”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做训育”学习过程的融合,如图4所示。
图4 “四轮驱动”教学模式关系
(1)真实应用驱动适用于平时的校内及顶岗实习阶段的教学,设置一定的真实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经过通用的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等6个程序化过程,最终实现一个服务性结果(车辆恢复其正常工作状态),服务性结果的产生必然激发学生内心的成功体验,成功体验反过来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2)三级大赛驱动是指校内小组比赛、市内大赛及省级大赛。每一个真实的教学工作任务完成以后,为了训练学生的知识及技能迁移能力,从不同角度设置同类故障,开展小组间比赛,引入竞争机制,激发成功体验,优秀选手将被选为市级、省级及国家级技能大赛的选手。
(3)1+X技能等级证书驱动,为了配合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标准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内容中去,每年都要考取1个或2个技能等级证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每考取一个证书,反过来又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成功体验,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并形成良性循环。
2.4 构建“政行企校社”多元化评价平台,实现评价方式的融合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局限在学校的课堂上,由任课的教师评价,这显然既不客观也不全面,评价的主体应该采用多元主体评价方式,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甚至社会都纳入评价主体,评价的内容也不能局限于学生的学习,应将学校的办学状况、师的整体素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状况、教学质量状况等都纳入人才培养状况的评价体系中去,才能真正保证“教学做训育”五元育人模式的实施。
3 融合的保障
3.1 搭建1+1+X校企合作平台,提供育人软硬件支撑
搭建1+1+X校企合作平台是实施“教学做训育”人才培养的强有力支撑。“引店入校、店校合作”是我校汽修专业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合作方式,采用1+1+X校企合作模式,第一个“1”是学校,第二个“1”就是在校内引入一家4S店,“X”就是与多家4S店或知名企业合作。第二个“1”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实习实训不及时、不真实的问题;“X”有效地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及
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问题。通过1+1+X模式,深化了校企合作,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了人才的培养质量,解决了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对接不协调、课程资源建设不到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受阻、实训资源不足的难题,实现了高质量、零距离就业及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目的。
3.2 打造新型有活力的教学团队,提供智力资源保障
打造新型有活力的教学团队是实施“教学做训育”人才培养的关键。人才培养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涉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资源建设;教学过程实施;技能大赛辅导;1+X证书考核;教学评价、课堂信息化运用等系统化内容。对于汽修专业来说,这些内容单靠某一位教师是很难胜任的,所以必须提升团队教师的整体实力,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通过名师工作室、汽车运用与维修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智能新能源汽车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山东省教学团队等途径打造一支有活力、有创新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3.3 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实施制度保障
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是实施“教学做训育”人才培养的基础。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要注意以下几点:人才培养目标要适宜,课程内容选择要适当,课程结构要有逻辑性、课时计划要合理,保障措施要到位,制定的方案要实施,方案修订要及时。
3.4 编写活页式教材,提供实施过程保障
编写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活页式教材是实施“教学做训育”人才培养的抓手。活页式教材的本质特点不是页码活,而是为了促进职业活动的活,编写体例是基于行动逻辑或工作过程逻辑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做为核心,通过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等6个程序化过程,最终实现一个服务性结果并嵌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新形态教材,每个程序化过程都要采用引导文的方式告知学生行动方向、任务目标及保障措施。
4 融合的效果
经过4年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做训育”人才培养的融合,达成了以下目标。
(1)理顺了“政行企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功能定位。通过搭建1+1+X校企合作平台,真正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做学合一和德技并修。发挥了政府的统筹、协调、监督和引导作用;调动了行业的指引、企业的资金投入、设施投入、技术支持、文化建设、方案制定、实习场所建设、人才评价等作用。
(2)强化了实习实训设施建设,成就了品牌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及学校资金投入,现在已资助或购买传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近2 000万元,足够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技能大赛、校外培训和1+X证书考核的需要,建成了我市第一个汽修专业山东省品牌专业。
(3)锻炼了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做训育”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所有汽修专业的教师都已成为既能够胜任教学,又掌握修车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有的甚至成为研究型教师,其中3人成为齐鲁名师,2人成为山东省特级教师,立项建设齐鲁名师工作室、汽车运用与维修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智能新能源汽车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山东省教学团队等4个平台。
(4)提升了教育教学效果,培养了优秀人才。通过“教学做训育”人才培养的实施,提升了教育教学效果,培养了一批德技并修、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企业满意度高达90%,技能等级证书考核通过率高达100%,学生发展后劲足,有的在企业已成为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