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境,提升儿童阅读素养

2021-06-03陈凤

阅读(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识字能力想象能力交际能力

陈凤

【摘要】寓言故事中,潜藏着丰富的情境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巧妙把握时机,化文字为情境,可以提升识字能力;化文本为情境,可以提升讲述能力;化留白为情境,可以提升想象能力;化文理为情境,可以提升思辨能力;化文体为情境,可以提升交际能力。以文“化”境,这些情境就成了儿童阅读素养生长的有机土壤。

【关键词】情境 识字能力 讲述能力 想象能力 思辨能力 交际能力

李吉林老师倡导的情境教学法注重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帮助儿童提升阅读素养。其实,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潜藏着丰富的情境资源,巧妙运用,这些情境就会成为儿童阅读素养生长的有机土壤。著名特级教师祝禧执教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游刃有余地把握契机,在课堂上形成自然的情境,促进了儿童阅读素养的提升。

一、化文字为情境,提升识字能力

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显著的形象性,尤其当汉字处在特殊的语境中时,顿时变得灵动鲜活起来。祝老师在教学焦急的“焦”时,首先指名学生上台,在老师写的“急”字前面书写一个“焦”,让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焦”字的下面四点像什么?有的学生说像火,教师追问,像火跟“急”有什么关系?学生们顿悟“因为心里急得都冒火了”。有的学生说点的方向像被一阵风吹过,说明农夫急着看禾苗,像一阵风一样跑过去。可见,祝老师巧妙地把字形与情节相联系,使“焦”字变成了心中的一团火,变成了跑过去的一阵风。

这时,师生同时发现,上台写字的学生把“焦”字写得太小了,祝老师立刻抓住这个课堂生成的情境,提问:“要体现焦急,这个‘焦字应该写得大呢,还是写得小呢?”学生们齐声应答“应该写得大”,此时此刻,这个字又有了形象的外延。祝老师继续提示学生:该用什么颜色的笔板书四点底?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红色,因为“焦急”意味着心急火燎,此时此刻,焦急通感成一种色彩。

祝老师慧眼识汉字,在这样的情境里,一个汉字成了一幅鲜明的图画,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成了一种有温度的体验,成了一种有色彩的情绪,像微电影一样,镌刻在儿童的记忆里。

二、化文本为情境,提升讲述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一学段的儿童要“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揠苗助长》故事非常简短,情节之间联系紧密,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梳理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讲述能力。

教学中,祝老师借助“开始”“接着”“结果”这三个词,帮助学生弄清了故事的来龙去脉,师生合作概括了故事情节小标题:看苗、拔苗、枯死。随后教师介绍《揠苗助长》是两千多年前的孟子给自己的弟子公孙丑讲述的一个故事,请学生们根据小标题练习讲述。教师用亲切的语言营造情境,她对讲述的学生说:“现在你就是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来给你的弟子讲故事了”;她对其他学生说:“现在站在大家前面的就是孟子老师,你们都是孟子的弟子。孟子老师要讲故事了,你们要恭恭敬敬认真听哟!”在生动的语言渲染下,讲述者、聆听者都走进了角色,全身心投入。

祝老师在教学中还给了讲述的学生一个简单实用的开场白:“公孙丑呀,我来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一下子让学生们打开了话匣子,娓娓动听地讲述起来。实践证明: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呈现出一定的紊乱性,有时虽然想了很多,一时却不知从何说起。祝老师化故事背景为讲述情境,解决了学生表达滞塞的困难,提升了儿童的讲述能力。

三、化留白为情境,提升想象能力

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大片空白,是艺术创作中常见的表现形式。留白中蕴含着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有的发人深省,有的引人幻想,可谓意味深长。

教学时,祝老师抓住课文中农夫拔苗后的留白,仿若不经意地说:“唉,农夫拔得筋疲力尽了,可是禾苗们愿意吗?现在你们就是被拔的禾苗,你们会说些什么呢?”學生们的角色体验被唤醒了,有的说:“别拔我,别拔我,我疼死了!”有的说:“别拔我,别拔我,我吸不到水,就要枯死了。”

方寸之地更显天地之宽,祝老师抓住了故事中的留白,让学生摇身一变,成了可怜的禾苗,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激活了一池想象的春水。

四、化文理为情境,提升思辨能力

《揠苗助长》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深奥、抽象的哲理,不容易理解,因此,需要教师发掘蕴含其间的情境,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

祝老师的课堂上,有一个环节设计得特别巧妙,她说:“儿子到田边一看,总算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他回去会怎么劝父亲呢?父亲听了儿子的话,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提问后,祝老师让学生以同桌配对,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儿子,互相讨论一下。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幕:

父(戴着斗笠,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我的禾苗长得高,今年一定大丰收!

子:父亲,禾苗都枯死啦!

父(惊讶地):为什么呢?我明明让它们长高了一大截呢!

子:因为你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父:什么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子:就比如说禾苗吧,它们生长需要水分、阳光、泥土……本来就要慢慢地生长。你如果用外力把它拔高,它不是真的长高了,反而还吸不到水了,只能枯死了。这就是禾苗的生长规律。

父(恍然大悟地):好有道理哟!

不同的文本蕴含着不同的哲理,这些哲理就蕴含在具体的情节、生动的情境里。化文理为情境,有助于提升儿童的思辨能力。

五、化文体为情境,提升交际能力

《揠苗助长》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的妙处在于“寓”,用故事来说理。在教学中,抓住文体特点,将其转化为交际情境,可以提升儿童的言语交际能力。

课堂上,祝老师告诉学生:“千秋万代后的我们,也可以算作孟子的弟子。知道这个故事后,你们会不会在日常生活中给别人讲道理呢?”很多学生表示,当父母为自己报很多培训班的时候,想给父母讲这个故事。于是,教师当妈妈,学生当女儿,课堂上出现了师生合作、即兴表演的一幕:

母:我的宝贝女儿回来啦!今天上学累不累呀?

女:不累。

母:明天星期六啦,妈妈帮你报了英语、古筝、舞蹈、奥数班,一天时间都没有浪费。

女:不好。

母:为什么不好呀?妈妈就想让你多才多艺,成为最棒的孩子呀!

女:如果双休日太累的话,我就什么也学不好了。

母:不要怕累,妈妈给你做好吃的补充营养。

女:妈妈,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讲《揠苗助长》的故事)

女:妈妈,我就像禾苗一样,要慢慢地长,你如果违反了我的生长规律,我就什么都学不好啦!

母:让我好好想想,我是不是不能做拔苗助长的农夫呢?

新教育提倡培养儿童的卓越口才,祝老师发掘了课文的文体资源,转化成母女交际的情境,使学生不但领悟到寓言故事经久不衰的魅力,同时学会了用故事讲道理的本领,言语交际能力得以提升。

一字一句总关情,一言一语都是境,祝老师潜心会文,把隐藏在文中的资源,化作儿童喜欢的情境,他们的阅读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拔节、茁壮……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平山小学)

猜你喜欢

识字能力想象能力交际能力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浅探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
优化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学习能力
巧妙利用教材插图,有效培养学生能力
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