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级养老护理员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初步构建

2021-06-03付雪连郭飏陈羽保廖艳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护理员指标体系养老

付雪连,郭飏,陈羽保,廖艳芳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 411104)

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化报告》中指出,在应对老年人长期照护方面的重要挑战之一是开展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对照护工作者进行认证。老年照护工作者在英国、日本、美国等都有不同的称呼,英国常称为“护理助手(Health care assistants)”,在日本常称为“介护士”,美国则称为老年护理助手(Geriatric aides),国内通常称为“养老护理员”[1]。一名合格的养老护理员除了需要具备必要的医学、康复、护理知识与技能外,还需要有较高的个人素养。

由于国内养老人才的短缺,为缓解这一困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颁布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 版)》(以下简称《标准》)[2],相比较2011年的版本,2019年的版本要求中放宽了养老护理员的入职条件,拓宽了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空间,缩短了职业技能等级晋升时间。

以往有部分学者探究了养老护理员核心能力的评价方法[3],主要涵盖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个人特质等方面,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4]。然而由于养老护理员分为不同的级别,不同级别养老护理员其要求也有一定的不同,其所需具备的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创新多元评价方式”[6],在养老行业中,由于初级养老护理员和无职业资格者所占比重最大[7],为推进初级养老护理员的评价工作提升养老护理员质量,该文就初级养老护理员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初步制定进行探讨。

1 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该研究课题组共7 人,高级职称4 人,中级职称1 人,初级职称2 人;硕士研究生5 人,本科学历2人。课题小组成员都有一定的老年研究方面的经验,其中一名为养老机构院长,一名为医学院校二级学院院长,其他成员的研究领域都与老年方面相关,包括老年心理护理、老年失智症患者的研究等。

2 初级养老护理员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的理论基础

2.1 胜任力理论

现代社会比较公认的胜任力的定义是指能够将某一岗位上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庸者区分开来的潜在的、隐性的、深层次的个人特征,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行为技能,并且能将工作中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显著区分的个体特征[8]。养老护理员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这一理论基础,并以胜任力辞典[9]为基本框架,根据胜任特征基本内容的6 个方面(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动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2 人岗匹配理论

人岗匹配理论认为,不同能力的人应匹配在不同的岗位上,以发挥其在组织中最大的优势[10]。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涵盖5 个职业等级,在对初级养老护理员进行评价时,应首先了解岗位的需求,若护理员的能力得到提升,可以考虑给予相应的职位晋升或者进入中级养老护理员行列。这样既可以为养老护理员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途径,又能增加其工作积极性,感受到职业带来的成就感。

3 构建初级养老护理员评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

在上述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根据《标准》的要求,初级养老护理员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从以下3 个方面考虑。

3.1 素质维度

基于胜任特征的6 个方面,结合初级养老护理员评价的实际需求,在评价中将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归为素质维度。养老护理员是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预期寿命延长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服务职业,初级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护理队伍中最底层的工作者,他们所承担的工作常常是繁重而劳累的,不仅工作时间非常长[11],而且由于服务对象大多数是半自理、失能或临终关怀的老年人,使其遭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虐待老年人倾向[12]及职业倦怠[13]常有发生。因此,对于初级养老护理员,在进行评价时,排在首位的是素质要求,一名合格的养老护理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还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更需要有爱老、敬老的情怀。另外,尊老敬老、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爱岗敬业;遵章守法、自律奉献3 个方面也不可或缺。

3.2 能力维度

熟练的技能是初级养老护理员最基本的要求,在临床上、养老机构或者居家养老过程中,技能熟练的养老护理员常常能受到老人的喜爱。根据《标准》要求,养老护理员需要具备的技能包括以下3 个方面:生活照护(清洁照护、穿脱衣物、饮食照护、排泄照护、睡眠照护、环境清洁、失智照护)、基础照护(体征观测、护理协助、感染防控)、康复服务(体位转换、康乐活动)。在相关的调查中发现[14],养老服务过程中,仅有这3 方面的技能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由于常常患有多种慢性病,加上年龄都比较大,常常需要护理员能够给予他们提供疾病护理、临终护理[15]。另外,为缓解老年人群中最普遍的孤独、焦虑、抑郁、自卑、猜疑和恐惧六种心理症状[16],初级养老护理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护理能力,如能识别老人的不良情绪等。

3.3 知识维度

《标准》中明确规定,对于养老护理员的普通受教育程度是“无学历要求”,这就意味着即使是文盲,也能进入养老护理员这个职业。同时《标准》中也说明了对养老护理员进行理论知识水平鉴定的方法:“针对参加五级考试的未取得小学毕业证书的人员,必要时可采用口试的方式进行。”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养老护理员,其知识方面的要求是非常低的。然而,技能的提升需要理论基础知识为桥梁,在对养老护理员进行技能评价时,也需要进行养老知识方面的考评,根据素质维度和技能维度的相关要求,一名合格的养老护理员需要具备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安全、环境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相关知识;老年人照护的相关知识(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老年人照护特点;老年人常见病的照护重点;老年人常见问题的观察方法;老年人饮食种类及营养需求;老年人常见冲突和压力处理方法;老年人照护记录方法;老年人康复理念、康复与健康的关系)。

表1 初级养老护理员评价指标框架

4 初步形成初级养老护理员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在初步确定评价的3 个维度后,邀请养老院院长3 名、在养老机构工作的养老护理员3 名以及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2 名召开会议,开展“头脑风暴”,将每个维度下的条目池进行确定和细化。最终形成了初级养老护理员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见表1。

5 结语

该研究以胜任力理论和人岗匹配的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 初步构建了三维度的初级养老护理员评价体系,并初步拟定了评价者,为初级养老护理员的聘用和考评提供一定的指导。下一步工作将采用专家咨询等方法,进一步确认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应用到初级养老护理员的考评过程中。

猜你喜欢

护理员指标体系养老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医疗护理员工作满意度研究进展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