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运行机制理论分析学科评估结果
——以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的分析为例

2021-06-03王国辉

关键词:师范大学竞争力优势

邹 娜,王国辉

(岭南师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评估是依一定的价值取向而进行目标设定、数据采集、结果分析的行为,评估的目的不仅仅是组织或方案绩效的评定,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评估越来越被当作促使组织改进的有效方式。但任何形式的评估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因价值选择的倾向性而在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层面的局限,盲信或过度关注评估的绩效导向和“排名效应”易导致被评估者顾此失彼,丢失对重要过程信息的把控,从而影响评估的改进作用。被评估者应关注评估信息的反馈和评估结果的诠释及运用,以使其为“改进”这一目的服务。这也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闭环”得以完成和实现的关键。

学科是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国家及省教育行政机关为代表的公权力既支持大学学科建设,也通过评估的方式对大学学科建设进行资源调控。全球化、市场化、多元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之下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各大学为争取公权力的支持及市场竞争的优势,在评估结果和诠释方面关注由评估而来的“数据效应”和“位置排名”。作为被评估主体的大学既要认识到绩效导向在大学学科评估中的“双面效应”,更应透彻理解学科运行机制的原理和规律,以学科运行机制的原理诠释学科评估结果,以克服由于过度关注评估结果的绩效导向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并在反省自身学科发展历史脉络的基础上,透彻理解学科及学科群生长的内在机制和科学规律,寻求其学科优劣势与具体外部环境的最佳结合点,以调整学科布局、提升学科竞争力,找到适合其学校的学科治理路径。

一、大学学科评估制度绩效导向的双面效应

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加剧使其愈益关注绩效目标的达成、顾客需求的满足、服务品质的提升,从而进一步催生了高等教育场域中评估制度的勃兴与繁荣。毫无疑问,评估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质量保障及信息传递具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评估导向促进现代大学组织绩效管理及目标的达成,促使大学开展更为优异的教学、科研活动及产生服务社会的成果;第二,学科评估促使大学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倾力提高学校优势学科之竞争力,以满足国际化、市场化、多元化高等教育环境中的竞争需求,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国家一流学科乃至世界一流学科的形成;第三,各类评估借助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所构建的大数据提供了更为多元且详细的信息以备学生、家长、产业界等进行专业选择、学校选择及就业人员信息选择的路径。

诚然,学科评估的绩效导向在结果评定、优质提升、资源配置、信息服务等方面有着显著效果,是现代高等教育组织竞争环境中促使高等教育快速成长的助推器。然而,在高等教育需要内涵式生长、创新发展,达成卓越、创新和多元发展之时,学科评估的绩效导向与以上需求之间不断产生摩擦,具体表现在:

1.管理性与教育性规律的价值磨合。评估制度起源于现代公共组织和企业组织管理之中,强调以一定的目标为导向,采用数据分析、信息技术等手段分析资料获得数据结果,强调过程数据的对标达成,因而其关注的核心是管理性。而教育事业以“人”为对象,人的个体特点及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难以用标准去衡量教育的成效,大学之中承担大学学科发展的人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其主要任务离不开教育性的规律。教育性的另一深刻含义是大学学科发展必须遵循学科发展机制的规律,包括不同学科自身特点、学科发展脉络、学校发展定位和培养目标,这些都因大学的人才培养任务不可抛弃教育性而只顾管理性的效率、对标。然而,现实中大学过于关注评估结果,以及由结果带来的资源、利益、声誉,如学校的招生资格、政府的经费支持、与产业界的合作关系、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乃至对学校发展影响至深的学校声誉等,从而使大学行走于教育之间却游离于大学学科运行机制之外,不利于探究大学及学科深层次的发展规律和内涵。学科评估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志,意味着与之相关的高等教育各类资源获得,作为办学主体的大学必然聚焦于以上影响带来的增值或贬值,并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调整,这是大学关注评估结果的管理性而忽视教育性的直接原因。

2.结果评定与质量改进的断层与疏离。新管理主义影响下的学科评估,存在着重结果计量轻过程剖析、重增量轻改进的倾向。被评估高校存在着对评估目的过度工具化的取向,“这折射出我国学科评估制度变迁受工具理性驱使……从重点学科评选开始,我国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就以客观评价为主,主观评价为辅;评价方式以量化评价为主,声誉评价为辅;学科评估结果则常被窄化为学科排名并被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作为资源分配的依据而广泛使用”[1]。评估的价值正在追求绩效的道路上被片面化,其仅仅被当作价值判断的工具,作为改进的功能被忽视和弱化。在大学学科评估的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有结果评定无质量改进,或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缺乏聚焦于内涵式发展的实质性研究,缺乏基于剖析遵循学科生长规律和学校发展目标的现实路径分析,重量化轻质性、重结果评判轻过程分析的做法不利于学科品质的提升,不利于以评促建目标的有效达成。

3.局部观与系统观的现实碰撞。以由点及面的对标方式进行的学科评估,可以有效提升学科实力,这是已被企业及公共管理领域证实过的实现组织绩效管理的高效途径。然而,任何排名或评估制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指标选择、资源获取及工具方法方面的局限性使其难以真正呈现事物的全面样貌。这要求以整体观和系统观去看待和诠释学科评估结果,以学科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为基础,结合学校的办学实际,分析、审视、改进从而达成提升之目的。学科评估结果中表现极佳的团队不是整日孤芳自赏,坐拥桂冠时更应立足实际并高瞻远瞩,反思学科的创新水平,成为全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的学科;而一个表现不良的学科,不能仅以结果去增加某方面的物力投入,而应结合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资源条件,在把握学科运行内在机制的基础上着力于自身的改进。真正有效的做法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应该采取系统的方法。陈洪捷教授指出:“一个‘一流’的学科,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科基础好、实力强、科研产出丰富的队伍,更应当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不断推进科研前沿的团队……我国目前的学科评估报告或自评报告……往往只能看到所工作的‘数量’而看不出其‘进展’,能看到‘面积’,而看不到‘层次’。”[2]

二、学科运行机制剖析是分析诠释学科评估结果的基础

如上所述,学科评估中的绩效导向存在着双面效应,学科治理的领导者应理性审视学科评估、学科竞争力与学科运行机制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诠释学科评估结果。学科运行机制、学科评估和学科竞争力三者间的关系表现为:学科评估是保障学科发展质量、实现学科品质提升的手段,评估之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科评估结果体现了某些维度上的学科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科内涵式发展和学科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剖析学科运行机制规律基础上的发展。

学科运行机制包含学科运行中的要素和资源、学科竞争力形成的矛盾运动及其所发生的场域,具体而言,是指学科各要素和资源在其面临的场域中(包括学术和市场场域)围绕学科生长、变化而发生的内部矛盾运动,其表现出以一定的要素和资源为代表的学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包括学术场域和市场场域两个场域、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种资源,学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两种竞争力、知识逻辑和市场逻辑两种逻辑。

以下以学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发生论述学科的运行机制。

1.学术竞争力是学科竞争力的内生动力。知识的生产和创新从来都是大学的原生动力。学科的学术竞争力表现为学术产出的品质和数量,尤其是具有开创性的高品质的学术成果。当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之后,大学肩负着知识创新和前沿科技研发的使命,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加剧了其输出型竞争。“所谓输出型竞争,是指同类学科实体之间在学术水平方面展开的竞争,其性质是学科运行过程的产出,承载这种竞争的主要场域是学术领域。”[3]学术竞争力是大学在“产出”(output)上的重要体现,它聚焦于学术成果的衡量,体现的是对知识价值的尊重,遵循的是知识生产的逻辑。

2.市场竞争力是学科竞争力的外部动力。当大学走向社会中心,在新管理主义理念的影响下,大学成为市场主体,关注作为顾客的学生以及教师、投资人、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市场之手”影响其资源获得力和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大学以人才培养或科学研究等形式的成果产出获取声望的累积并反哺其竞争力,但这些成果与资源的投入密不可分,资源的匮乏足以掣肘大学的学科建设,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条件中,资源的获取力和吸引力成为支持大学发展及学科产出质量的关键因素。各类资源的获取竞争表现为输入性竞争,“输入性竞争通常表现为顺利获得较高数量与质量的学科投入”[3],它主要体现为各类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在有形资源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从事知识生产和创新为主要任务的学科团队即学科人力资源,以支撑学科成果产出和学科团队发展的物力和财力资源;其中,最核心的人力资源——学科团队和生源,具有强烈的主体选择性,“投入”的品质决定于学科所具有的吸引力,优质的资源会为学科带来更大的吸引力,产生附加价值。教师和学生这两者是高等教育市场中最核心的竞争要素,遵循着“优胜劣汰”的市场逻辑。在无形资源方面,包括有着严密逻辑体系的学科知识资源、由学科发展脉络沉淀而形成的学科文化和学科精神资源、由学科管理的制度体系而构成的制度资源,以及由学校的学科布局形成的学科文化资源等。无形资源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独特性学科资源既包括以质量形式而存在的学科人力资源,也包括独特的、优良的学科文化与制度资源……具有异质性、难以模仿性”的特点[3]。龚怡祖教授强调学科资源的稀缺性对学科竞争力形成的特殊意义。有形与无形资源间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优质的有形资源尤其是人力和学生资源,为无形资源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3.学科运行于知识逻辑和市场逻辑的张力之中。大学中学科实力的消与长、学科形态的交叉或融合变化是动态发展的,它展现了学科在知识和市场双重逻辑下的矛盾运动。首先,知识逻辑是以追求高深学问为己任的大学的基础逻辑。龚怡祖教授将学科赖以存在的知识运行机制逻辑归为两类:一是以康德为代表的知识逻辑决定论,其核心思想是学科知识运行完全受自身逻辑支配;另一类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以福柯为代表的制度决定论,认为制度化状态下的学科知识运行过程具有强大的规训和控制功能,并不完全受控于知识逻辑本身。[4]随着知识运用到社会的中心及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运行逻辑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环境的指引和制约,“在现实中知性与利害关系都会对学科产生牵引作用,两者总是既矛盾又同在,想完全压倒对方是不可能的”[4]。科学知识亦处于不断发展的矛盾运动中, “科学知识在增长和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和‘范式转换’,科学从基础研究领域向应用领域的延伸,各门学科在科学体系中地位变换,科学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交叉与综合”[5],反映了学科在知识和市场的逻辑形成内在张力中的动态变化。高等教育在由大众化走向普及化的过程中,市场化、多元化、消费者导向化的选择使市场逻辑影响力越来越大,而学科“输入性资源”的变化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三、师范类大学学评估结果的获得

2016年的第四轮学科评估,全国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有94%申请参评[6],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评估根据学科特点分类评价,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不强调单位间精细分数差异和名次前后。[7]学校所获得的评估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学科布局,集中对师范大学学科评估数据整理,可呈现其学科布局的特点及优势学科的分布情况。

1.数据整理:优势学科与潜在优势学科。以第四轮评估的数据分析师范类大学作为一个“种群”的优势学科的分布情况。为便于分析,将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和潜在优势学科的操作性定义定为:优势学科——将至少有一个学科进入A类(包括A+、A、A-三档),至少有3个学科进入B类(包括B+、B、B-三档),且有更多数量的学科进入C类(包括C+、C、C-三档)作为衡量优势学科的标准;潜在优势学科——将至少有3个学科进入B类且至少有学科进入B档以上(即B+、B两档),同时有更多学科入围C类(个别学科种群规模偏小的学科,对入围B类的学科数可适当降低)作为衡量标准。在此基础上对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

2.数据结果。根据数据基本情况,得出师范大学优势学科分布情况:(1)优势学科。若按学科性质分,本次学科评估中,师范类大学集群优势学科主要分布在人文学科(文、史、哲、教、艺等,11个,占52%)和理学类基础性学科(数学、统计、地理、生物、生态等,5个,占24%)中,此外在社会科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2个,占10%)、工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2个,占10%)和管理学(公共管理,1个,占4%)中各有1~2个,具体见表1。(2)潜在优势学科。本次学科评估中,师范类大学集群至少有物理、化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应用经济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以及艺术学理论等11个潜在优势学科,这些潜在优势学科主要分布在社会科学大类(5个)、理学类基础性学科(2个)和管理学(2个)中,工学类和艺术类各有1个,具体见表1。

表1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师范大学优势学科分布情况

3.数据分析。依据对优势学科和潜在优势学科的操作性定义,师范类大学集群的优势学科主要在人文学科(含文学、史学、哲学、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和理学类基础性学科,即所谓文理两科,这是师范大学种群优势学科的第一阵营;社会科学(含经济、法学、管理等学科门类)和工学类学科构成其优势学科的第二阵营。

以上结果似乎以现实的数据验证了我们的一个基本假设:师范大学强文理科,而轻工管。但这种不争的事实并不足以对师范大学的学科布局或学科发展提出建议,政策决定者更不可以“优”与“弱”对学科进行盲目的增减,相反,还必须结合处于现代高等教育市场中师范类大学学科运行机制,综合学科发展的具体脉络,把握其内部矛盾运动规律和各类资源的特点,才能真正有效提升其学科竞争力。

四、对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的诠释

学科评估结果数据不应被当作“静默的尾音”,它只是大学发展“乐章”中的“休止符”,大学决策者既应关注评估数据作为“事证为本”的决策参考价值,更应以学科运行机制理论诠释学科评估结果,这是现代大学治理和校务研究所倡导的精神要义。以上案例中师范大学之评估结果,应结合学科运行机制理论进行诠释。

1.正确看待学科竞争中的市场竞争力。大学从资源获取到产品产出环节都难以避免市场竞争带来的波动,市场因素彰显着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受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影响,大学中的专业为减小“学用落差”需要对专业及培养模式做出积极调整,而人文学科和理学类学科等基础学科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在吸引学生、社会资源等输入性资源竞争方面相对处于弱势。近年来师范大学的一些传统学科遭遇冷门面临招生困难便说明此种状况。面对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开放性,师范大学应正视学科市场竞争力的力量,既要看到因应市场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要关注自身资源条件、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这样才不致于面对市场而惊慌,不致于迷失学科建设的方向。

2.保护优势学科形成的优质独特性资源。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呈现出师范大学优势学科集中在人文学科和理学类基础性学科的分布图像。我们或许将此作为“师范”之人文积累带来的必然结果,但结合近些年师范大学在办学方向上综合化的转向,及其在办学资源上向应用型学科倾斜等状况,师范大学仍可保持人文学科和理学基础学科的优势,足以说明师范大学深厚的人文性学科文化基础,可称其为独特性资源。与管理学类及工学类等应用型学科相比,人文学科和理学基础学科具有相对弱势的市场竞争力,这或许成为引导政府及大学决策者将资源调整转而投向市场竞争力强的学科的直接动因,从而采取过于“功利性”的学科发展策略。再者,从学科特点来看,人文学科和理学基础学科更需要思辨、坚持不懈的学科精神和学科文化的沉淀,研究者个体则需要“积累、沉淀、碰撞、对话、突破”的过程,其成果的形成呈现长期性和非显性特征。从这点看,人文和理学基础学科的优势是师范大学难能可贵的独特性资源。师范大学的决策者应充分认识到人文学科和理学基础学科的发展规律,发扬“抵制喧嚣、甘于寂寞”的精神,将其优势学科之优势保持下去,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中国梦。

3.因地因时制宜,增强优势学科市场竞争力。以人文学科和理学基础学科为优势学科的学科布局,师范大学学科体系市场竞争力不足、外部资源汲取能力欠佳,这是制约其高水平办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挖掘优势学科的市场需求迫在眉睫,以人文学科见长的师范大学应关注服务社会的能力,地方师范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问题调整,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将人文学科与社会现实议题紧密结合,如关注AI科技、人口结构变化等现实问题,发扬人文学科的关怀精神,增强学科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工科和社会科学类应用性学科普遍偏弱,是国内几乎所有师范院校在学科布局与结构方面的短板。师范大学应充分利用文理两大学科基础较好的学科优势,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走学科综合化的路子[8],通过不同类别优势学科之间的有效沟通对话与深度交叉融合,在原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谋划和打造新的优势学科增长点。在此方面,师范大学应努力克服自身在长期封闭式师范教育办学格局中形成的某种学科发展“自闭化”倾向,克服各学科所习惯的“单兵作战”“闭门造车”之弊端。

4.盘活人才资源增强学术动力。首先,对教师和科研人员,不仅应关注人才的引进,更应关注人才资源的“盘活”,关注学科团队建设、激发教师及科研人员的教学动机和研究活力。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提高大学内部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吸引学生的硬实力,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树立良好的声望,增强学校的无形资源,反哺学校发展,从而吸引更多优质资源,以取得竞争优势。当前我国师范大学优势学科仍未达到世界一流,我们在关注指标原因的同时,应关注怎样将师范大学优势保持并继续提升,再度重现学科内在机制,重视输入性竞争中优势资源的培育,形成现代市场机制下的独特性资源,弱化增量提升,真正实现内涵式的增长,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学科。

5.学科竞争力的提升路径应与学校发展定位紧密结合。借用纽约大学校长约翰·萨克斯顿所言,“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大学通用原则是几乎不存在的”[9]。大学的学科发展与学校发展互为一体,大学的学科建设不能均质化,许多学者愈益关注标准化的学科评估所带来的流弊。“在高校层面,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根据院系学科排名结果投入建设经费,开展学科建设。不少高校采取‘扶强不扶弱’的学科建设政策进行学科布局结构调整,导致有的院系及其学科被合并调整甚至裁撤。”[10]学科建设不能以学科评估之“量”为单一衡量维度,应结合学校自身实际调整。师范大学现有的学科布局及办学模式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及体制因素,其办学体制与惯性为师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客观上却形成师范院校学科集中于人文学科及部分理学类基础性学科,而应用性学科相对较弱。学科成长机制具有长期性,并非一蹴而就,它仍然必须遵循知识的生产逻辑,以本学科领域的师资和研究人员力量为基础性条件,贯穿于人才培养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中,产生显性知识成果并进而形成学科文化。师范院校在调整学科发展策略之时,应与自身发展定位紧密结合,切不可盲目摈弃传统优势学科过度追赶热门学科。“学科发展具有内在的自为性和生成性,需要适当、适度的宽松环境,而不能完全通过预设指标或外力干预实现学科建设的宏伟目标。”[11]

猜你喜欢

师范大学竞争力优势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画与话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