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与预后分析
2021-06-03覃艳林
覃艳林,袁 玮,李 聪,吉 宁,郭 洋
(咸丰县中医医院妇科,湖北 恩施 445600)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属妇科常见疾病,该疾病进展慢,具有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且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或性交痛等,对患者生理与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1]。临床上常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进展,但若病灶清除不彻底容易复发。米非司酮具有抗孕激素的作用,可有效阻止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的增生,防止囊肿的产生,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米非司酮,治疗效果良好[2]。本研究旨在探讨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与预后,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咸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78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44岁,平均(30.24±1.35)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96±1.26)年;术前B超检测囊肿直径为4~10.2 cm,平均(5.21±1.08) cm。观察组患者年龄26~39 岁,平均(30.42±1.64)岁;病程 5 个月~7 年,平均(4.12±0.11)年;术前B超检测囊肿直径4~9.8 cm,平均(5.24±1.11) 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且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无既往药物过敏史者;手术前经癌胚抗原检测排除肿瘤可能性者等。排除标准:存在相关手术禁忌证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泌尿系统与免疫性疾病者等。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应在患者月经结束后第3天实施,手术前为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并对阴道进行常规消毒处理;采用全身麻醉方式,保持截石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放置举宫器,如放置举宫器,则应对举宫器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固定;在患者脐缘上方0.5 cm位置处作一横向切口,切口长度控制为1 cm,通过脐孔下微小切腹将气腹针置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保持腹腔压力为12~15 mm Hg(1 mm Hg=0.133 kPa)范围内;经脐孔为患者安放直径为10 mm的套管在腹腔镜中,在患者下腹左右两侧麦氏点位置处建立手术操作点,调整腹腔镜位置,对患者盆腔、病灶进行探查,评价病变位置、粘连情况,选择电灼或切除病灶,使盆腔恢复至正常解剖结构;手术结束后采用生理盐水对盆腔进行反复冲洗,并为患者涂抹透明质酸钠,避免出现粘连,实施常规抗炎、补液治疗;手术结束后3 d内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避免感染。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基础上实施米非司酮片(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51,规格:25 mg/片)口服治疗,12.5 mg/次,2次/d,连续口服12周。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消除,经B超检查,患者盆腔不存在肿块;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经B超检查后,患者盆腔肿块减少;无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未有好转,且B超检查盆腔存在肿块[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 LH)及雌二醇( E2)水平,离心机转速设置为3 000 r/min,离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3 mL空腹静脉血,5 min后取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水平。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排卵恢复时间与月经恢复时间等预后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卵巢功能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SH、LH、E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卵巢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2.3 预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排卵恢复时间与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d)
表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d)
组别 例数 月经恢复时间 排卵恢复时间对照组 39 37.24±6.21 24.83±4.15观察组 39 28.95±3.13 12.42±2.09 t值 7.445 16.679 P值<0.05<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属于激素依赖性疾病,疾病发生与发展均与患者体内孕激素与雌激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还与子宫内膜种植、淋巴散播等有关[4]。随着腹腔镜技术不断完善,其逐渐成为子宫内膜囊肿的主要手术治疗方式,但子宫内膜病灶具有增生与浸润等特点,且由于腹腔镜手术视野较小,会增加术中对病变组织分离的难度,使病灶难以被完全清除,易留下病变细胞,导致病情复发[5]。
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单独使用腹腔镜而导致的病灶清除不净问题,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抑制剂,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闭经症状,加速改善患者腹腔内部环境[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排卵恢复时间与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表明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该药物的有效成分可作用于下丘脑,有效抑制对激素受体表达水平,降低血清FSH、LH水平,对卵巢功能与卵泡发育存在明显的抑制效用,从而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降低血清E2水平,加速子宫内膜凋亡、退化及萎缩,加速患者身体康复,此外在实际用药期间,米非司酮的抗孕酮效果显著,药物通过与孕激素进行受体竞争,抑制卵巢功能,控制产妇雌激素[7-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FSH、LH、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卵巢功能,降低患者机体激素水平。
综上,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抑制患者卵巢功能,降低患者机体激素水平,预后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