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让小学《道德与法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021-06-02国立伟
国立伟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初始建立的阶段,对于一切事物都有着新鲜感。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着正向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師应当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阶段;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8-316
前言:《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阶段的必学科目,对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遵纪守法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应当重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运用适当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原则,激发学生对于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使《道德与法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1、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
作为一堂课的开端,导入环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导入环节,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将导入环节变得生动有趣。当前社会,科技水平飞速发展,适用于教学的科技资源也越来越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课程需求以及学生发展阶段的特点,选择运用科技教学资源,设置生动有趣的课程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导入阶段,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音频,从多媒体的角度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于该堂课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时,便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动画片《熊出没》中的片段来进行课堂导入,在学生观看完毕后,教师通过趣味的引导:“同学们,通过观看《熊出没》的片段,大家想到了什么?光头强一直想砍树,那熊大熊二为什么要一直阻止光头强呢?大家可以联想一下,光头强砍树破坏了什么呀?”通过联想导入、设疑导入等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对于《公共生活靠大家》这一单元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讨论结束后,由老师总结大家的讨论结果:“看来大家今天都是有备而来呀,提前预习了课程内容是不是?大家的讨论非常正确,光头强砍树不仅破坏环境,还破坏了森林里的公共秩序。”通过《公共生活靠大家人》这一单元的学习,能很好的引导学生成长,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学会参与,懂得奉献,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成长。
2、创设情景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专注力与学习能力还处于需要培养的阶段。面对新鲜事物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如果《道德与法治》课堂只是一味的讲述、灌输,没有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那么一定会让学生失去对于课堂的专注力,而学生对于课堂的专注力降低,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也达不到预期,《道德与法治》对于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的引导效果肯定也会大打折扣。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了解学生是独特的个体,依据课文内容为学生创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与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得《道德与法治》与学生的生活产生联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还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的不良影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道德与法治》的课文内容除了具有基本的生活常识,在生活中也有很强的实际运用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依据课文内容创设教学情景,在课程中加入有趣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公共生活》这一章节时,便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及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在教学中插入角色扮演的情景,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我们的公共生活》这一章节的兴趣。在这一章节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知道每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明白只有每个人都做到维护公共利益,大家才能享受公共生活。明白自己在公共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言行举止,好一个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孩子。
3、从家校共育的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除了从课堂中培养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家庭教育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在学校之外的实践。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与孩子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示范性作用。同学生一样,每位家长也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言行习惯。这些言行习惯有些正确,有些不正确。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我们能够教会学生辨别哪些是好的行为,哪些是需要改正的行为。还能够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讨论在自己家庭中,家长的哪些行为是值得学习的,家长的哪些行为又是需要纠正的。通过这种小组讨论的开展,使得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又能促进学生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
从家庭教育中激发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受当今社会以成绩为主的功利思想的影响,不少家长只注重孩子成绩的好坏,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予重视。不仅在孩子道德与法治方面不加以教育,还甚至对于老师在课堂上教导的内容嗤之以鼻。若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兴趣,而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却受挫,那么《道德与法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便起不到引导的作用。所以应当促进家校共育,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或者召开以《道德与法治》的实际运用为主题的家长会,促进家长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在家庭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结束语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导入、创设情景、家乡共育等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与实际生活中,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对于法治的认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雷鸣. 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 基础教育研究,2017(11) .
[2] 窦秀艳.当 前教育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 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 .天天爱科学: 教学研究,2021(3) :63-64.
[3] 郑术焱.小学道德与 法治教育的“ 生活化” 实践:评《小学道德与 法治可以这样教》[J] .食品科技,2020,45(8) :311-312.
泰安市财源办事处三里学校 山东 泰安 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