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盘山风景区生态规划研究

2021-06-02杨至德

现代园艺 2021年11期
关键词:风景区规划资源

王 婧,杨至德

(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天津西青 300380)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逐渐追求回归自然、置身于自然的旅游方式。同时,随着《国务院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有关政策相继出台,大量的乡村优质生态区开始进行开发利用,乡村旅游在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受到了人们的青睐[1],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旅游的首选,但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势必会对风景区的生态系统造成相应的消极影响。山岳型盘山风景区与周边村落、名胜古迹、商业活动用地以及自然景观组成了一个整体的环境氛围,各区域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故此,社会规划尤为重要,它源于人们对良好居住地点的关心[2]。在生态保护利用与规划上必须遵守周边各要素整体统筹规划原则。对盘山风景区如何高效合理地进行统筹规划,使盘山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与旅游、经济发展相协调是当下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 盘山风景区规划背景

盘山风景区地处京津唐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兼具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堪称天津市山岳型风景区之明珠,吸引了一众向往自然生态的旅游爱好者汇集观光。伴随盘山风景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其整体的规划布局相应进行。盘山风景区自正式开放迄今已有38 年,期间经过多次开发建设。其中最早于1979 年所颁发的《修复天津市蓟县盘山风景区总体规划》中,明确划定盘山风景区的范围为:北至挂月峰,东至报国寺,西至法藏寺,风景区总面积约7km2。此后,又在1994 年、2002 年先后2 次修订调整和完善原有规划,将规划面积扩展至106km2,同时在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出现生态资源受到破坏等现象。综上可见,2016 年所新修订的《盘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 年)》在盘山风景区实践规划中未见显现,因此本次研究拟针对盘山风景区现状问题进行相关研究。

2 盘山风景区总体概况分析

2.1 盘山风景区区位分析

盘山风景区北部中心是盘山主景区,整体由奇峰、怪石、古树、庙宇、秀水等极其丰富的景观资源组成。从宏观位置看,盘山风景区地处京津唐腹地中心,路程约100km,为京津唐地区短途旅行游客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其次,盘山风景区在历史上是清代皇帝由京城到达东陵祭祖的必经之路,是清朝祭祀文化的重要节点。从微观位置看,盘山风景区位于天津市北部的蓟州区,该区也是天津市16 区中唯一具有山地地貌的下辖区。依据《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条例》中“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总体规划战略[3],更加明确了盘山风景区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由此可见,深入优化盘山风景区生态资源,调整完善空间结构,提高盘山生态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2.2 盘山风景区土地利用现状

依据《盘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2020年)》规划方案,可知盘山风景区总面积106km2,北部与区界相接,南至邦喜路北侧官庄,西至白涧乡与许家台乡交界处,东至五名山西部。盘山风景区内除景点之外现有村庄、农田、疗养院、农家乐、宾馆等常住居民与商业活动建筑设施。

在对盘山风景区实地调研发现,风景区规划范围内居民散落分布在山谷以及山麓平原,东南部平原居民较为聚集,同时在盘山东、南部山麓与山谷以及省道平宝线两侧,建设了大量的农家乐、宾馆、娱乐项目等建筑设施。其次,植物作为一种建造材料,在景观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4],人为活动的加剧导致盘山风景区内空间异质性降低,生态景观趋于简单化,盘山自然生态面积的缩小不仅导致动植物栖息地面积减少,更重要的是盘山生态异质性与边缘效应的减弱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对动植物栖息地的维持能力。并且,盘山景观的普通特征决定了其生态资源的有效程度,较大程度破坏了生态景观,对盘山动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综上所述,盘山风景区在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配置方面存在部分不合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图1 盘山风景区现状

通过对盘山风景区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实地调研,总结出盘山风景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随着景区的开发建设,生态资源受到了相应程度的威胁,不利于景区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景点多分布于盘山中心景区,导致中心景区人流量大,旅游压力大;景区内土地利用率与空间结构存在一些不合理;盘山风景区与周边村庄之间的经济效益联系微弱[5]。根据上述问题,本次盘山风景区生态规划研究将对该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

3 盘山风景区生态规划策略

本次规划研究以2019 年新颁布的《土地管理法》为依据,通过与2004 版的《土地管理法》进行调查对比,明确了此次规划研究的主要目标及方向:强调保护和改善生态坏境,坚持生态优先的重要性以及严格管制土地用途,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优化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对城乡生产生活与生态用地进行科学安排,共同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规划研究中参考了《景观艺术与城市设计——玛莎·施瓦茨及其合伙人事务所作品集》有关作品[6]。

3.1 盘山风景区生态规划原则

3.1.1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1980 年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以明确提出,自此以后,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亘古不变的话题。在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其目的是规避人类社会活动对生态资源造成的不可逆的影响,这种以保护为目的的限制方式有利于生态资源的可持续性。盘山风景区生态资源不仅是构成优美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调节蓟州区气候、带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生态因素。由此可见,盘山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促进蓟州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

3.1.2 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风景区景观空间结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盘山风景区中景点较多的区域成为了游客观光的热点,从而出现景区内游人活动范围不均等的现象,虽然景区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游赏路线与范围,但同时也是一个整体。在生态、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联系,任何一个范围出现细微的变化,都会对整个风景区造成连续性的影响。盘山风景区主要由盘山、村庄、农田、商业建筑组成,个体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性,商业建筑面积增加,势必会对村庄、盘山生态资源等造成影响。因此,对盘山风景区进行规划时,必须考虑各区域之间存在的连续性,才能保障风景区可持续性发展。

3.2 具体规划策略

盘山风景区内土地资源利用状况总体可以分为4大类,分别是生态资源类、农业类、居住类、服务设施建设类。对已开发的农业类、居住类、服务设施建设类用地,应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加强利用现状的管理,对一些已开发但利用价值较低的土地,应改变利用方式。综上所述,已开发土地应在发挥其环境、经济、旅游效益时确保生态资源环境的稳定性。对于生态资源类用地,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八条规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可持续发展”。对生态资源类用地进行敏感性分析,制定相应措施,严格依法进行分类保护。

3.2.1 严格控制建筑规模,对现有服务设施建设类用地进行整改。严格控制建筑规模,只建充分发挥效益的必要建筑,建造建筑必须做到建筑服从环境,与环境相协调。已建建筑方面,盘山风景区东南部大量的宾馆、农家乐等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可以说是杂乱无章,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的同时还影响景区内整体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合法建设的建筑设施,在整改方面要求在满足游客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小建筑的占地面积,增加绿化范围,改善服务设施建设类用地环境。

图2 盘山风景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类

3.2.2 将历史遗留非重要的建筑迁出,恢复生态资源,增加风景区景观优美性。在风景区内一些历史遗留的建筑,例如: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建筑、小学、原住居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风景区优美的景观。因此,需要将这些遗留建筑进行拆迁整治,恢复其生态资源[7]。从长远的角度看,将历史遗留非重要的建筑迁出是坚持盘山风景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3.2.3 严格管理、保护现有生态资源,依法治山。山岳型盘山风景区属于原始生态资源较高的保护型风景区,对此类风景区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当下盘山风景区内开发者为了争夺有利资源,过度开发盘山风景区内资源,在山谷及山麓部位建设大量农家乐、宾馆,并进行娱乐活动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盘山下盘的生态环境。在《钦定盘山志》中有描写盘山三盘之胜“晾甲石为下盘,古中盘为中盘,云罩寺为上盘。上盘之胜以松,中盘以石,下盘以水”[8],可知下盘流水涓涓,宛如白绸飘然而下。并且下盘曾有万壑之水,奔涌而下,驻入深潭的著名景点“千尺雪”遗址,现如今已被农家乐包围,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应严格管理、保护现有生态资源,分析盘山风景区生态资源敏感性的高低程度,在风景区规划时根据敏感区的高低程度划分保护范围以及制定相应措施进行分类保护。在加强宣传的同时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一经发现侵占风景区土地资源者,应依法查处。

3.2.4 提高土地利用率,转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带动经济,促进生态、产业、城乡融合发展。为带动风景区内乡村经济发展,改善风景区内乡村生活环境,转变传统农业向旅游业发展,将景区内游客服务部分活动,有计划地让利于民。经村民协商,将部分农田规划为休闲娱乐田园生活体验区、农业文化体验区、农产品销售区,通过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目的[9]。

4 结语

风景区的开发推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相应的弊端,许多忽略的小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棘手,可见盘山风景区生态规划的重要性。本次研究以可持续发展论、生态学理论以及最新版的《土地管理法》作为基础,明确了盘山风景区生态规划原则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策略。通过对生态资源的保护策略、风景区内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土地利用功能的转变,给游客和当地居民提供不同的生态与人文体验。

猜你喜欢

风景区规划资源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规划·样本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议如何平衡风景区建设再投入和收益平衡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