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脉散加减联合酮替芬片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2021-06-02朱俊峰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气阴体征支气管炎

文/朱俊峰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长期互相作用的结果,但与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密切相关,临床以咳嗽、咳痰和伴有喘息长期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早期症状轻微,多于冬季发作,春夏缓解,晚期因炎症加重,症状可常年存在,尤其是在冬季,患者的病情会进一步加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喘息及咳嗽[1]。每年的发病时间为3个月以上,该种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气阴两虚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喘气促,动则尤甚,痰黏量少难咯,口咽发干,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红,苔薄黄或花剥,脉细数。在疾病治疗中应以补肺益气养阴治疗为主。在以往治疗中主要是使用酮替芬片治疗方法,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疾病容易复发,预后效果不好[2]。现阶段,倡导在气阴两虚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中使用生脉散加减联合酮替芬片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1月份至2020年4月份在我院接诊治疗的60例气阴两虚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30例。对照组,男、女为14例和16例,51-72岁,平均(63.8±2.6)岁;观察组,男、女为15例和15例,52-74岁,平均(64.3±2.9)岁。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酮替芬片治疗法,给予患者富马酸酮替芬片(国药准字H11021476,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口服,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mg。

观察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生脉散加减联合酮替芬片治疗法,酮替芬片与对照组用药方法一致,在此基础上增加生脉散加减治疗法,药剂方构成为: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6g、黄芪10g、桑白皮10g、熟地黄15g、紫菀10g。对于一些出现咳逆,痰液稀薄者,加苏子、款冬花、细辛;咳痰黏稠者,加百部、川贝母;对于一些偏阴虚者,加百合、玉竹、沙参;对于一些病重动则气喘者,应增加山茱肉、蛤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体征恢复时间(痰液颜色变化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症状好转时间、白细胞计数下降时间)。

观察两组并发症(心悸、恶心、头晕、腹痛、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的气喘、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肺部体征完全消失,心率及呼吸恢复正常,体温正常时间为≥3d;有效:患者的气喘、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部体征明显减轻,心率及呼吸趋于正常,体温正常≥1d;无效:患者的气喘、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未消失,肺部体征未消失,心率及呼吸未恢复正常,体温持续不正常[3]。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2.0软件,体征恢复时间用(±s)表示,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用(%)表示,用x2检验,差异显著(P<0.05)。

2 结果

2.1 两组体征恢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体征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体征恢复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体征恢复时间对比(±s)

组别(n=30) 痰液颜色变化时间(d)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d) 症状好转时间(d) 白细胞计数下降时间(d)观察组 4.01±1.22 2.42±1.22 4.13±1.23 4.12±1.16对照组 6.45±1.35 4.86±1.33 6.57±1.44 6.78±1.56 t值 5.977 5.874 5.885 6.285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支气管和气管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引发的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反复性咳嗽、咳痰及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部分病人可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以往疾病治疗中主要是使用酮替芬片治疗方法,但是难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4]。

中医上将该种疾病纳入到“咳嗽”、“喘证”范畴,引发疾病的产生受多种原因所致,既有外感,又有内伤,其中,外感为六淫之邪侵袭肺系;内伤为痰浊内蕴、情志失调、久疲劳欲等,使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而成。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病时间长,久咳伤肺,或病久肺虚,气失所主,气阴亏耗,因而短气喘促,喘证严重者,肺肾俱虚,肺虚不助心主治节,肾阳虚无以温煦,心阳衰惫,鼓动血脉无力,血行瘀滞,可至喘证危候。现阶段,中医倡导在气阴两虚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疾病治疗中使用生脉散加减治疗方法,在疾病治疗中通过使用中药治疗方法,使患者的通气功能得以显著改善,使气道阻力得以降低,痰液分泌量减少,平喘效果显著[5];在用药后,患者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完成了对心肌细胞的保护,对冠状动脉具有扩张作用,冠状动脉流量得以增加,血压降低,有助于确保微血流能够快速恢复正常[6]。

本文研究结果为,观察组体征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气阴两虚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疾病治疗中使用生脉散加减联合酮替芬片治疗方法具有可行性。再者,从中医角度对气阴两虚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疾进行分析可知,患者慢性长期反复咳嗽,可进一步耗气伤阴;而气阴亏耗,气失所主,再次出现咳喘,如此反复,恶性循环,致使病情逐渐加重,针对此情况,在西药治疗中主要是使用酮替芬片方法治疗,但是由于该种药物本身属于一种镇咳药物,会由于腺体分泌减少,引发患者出现严重的口干症状。而联合生脉散加减方法治疗,生脉饮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之功效,可减少此副作用,且有助于提升患者机体抵抗力,完成了对患者血压的有效调节,心功能明显提升,患者微循环改善效果显著,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好。

综上所述,在气阴两虚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疾病治疗中使用生脉散加减联合酮替芬片治疗方法,有助于缩短患者体征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气阴体征支气管炎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免疫的影响
生脉饮合百合固金汤对中晚期肺癌(气阴两虚证)化疗患者的增效减毒及睡眠质量效果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218例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